02 网师园
在苏州古城东南的阔家头巷深处,掩藏着一座小而精雅、富有书卷气的古典私家宅园,这便是名动中外的网师园。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侍郎史正志被罢官后来到苏州,在此建万卷堂和渔隐花圃,后废。到了清乾隆年间,此地为光禄寺少卿宋宗元所得,因宅园面临王思巷,就改名为网师园,既取其谐音,又与“渔隐”同出一意。不几年,园又荒废了。三十年后,画家瞿远村按原来的范围重新规划布局,叠山理水,种树莳花进行修建。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游园后做过这样的评价:“地只数亩,而有迂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
民国后,军阀张作霖曾以此作为礼物送给他的老师张锡銮,易名为“逸园”。张锡銮常年居于北方,此园就租给了书法家叶恭绰和画家张善孖、张大千兄弟。这三位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名家,他们在工作之余,也常常亲自治理园圃,点玩山石,植兰栽竹,陶冶性情,培养灵感。张善孖善画虎,为了能朝夕观察虎的各种姿态,他特地在园中饲养了一只幼虎,称其为虎儿。此虎后因畜养不善而亡,张善孖将其遗骸葬于园中花坛,张大千竖碑留念,至今碑尚存“殿春簃”前。
1940年,书画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逸园,根据园内所留文史旧规进行全面整修,并恢复网师园原名。1950年,何氏后人将园献给国家,经苏州市人民政府再次整治后,于1958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82年网师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与拙政园等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网师园总体格局上,东部是住宅,西部是书斋小园,主要的山水景色都集中在中部,是游览欣赏的主要区域,习惯上将中部称为大园。
我国古典园林,均十分注重水景的创造,江南园林,更可以说是无园无水。有了水的映照,园中山石、花木或建筑便有了生气。网师园和拙政园一样,也是水景为主,但两座名园的处理却大不相同。拙政园因其分散绵延之水景为特色;网师园因为园小,就以集聚之水景见长。在网师园大园的中央有一个二十来米见方的荷花池,名为“彩霞池”。池四周假山、建筑和花木布置得疏密有间,高下宜人。其中位于水池四周东、南、西、北向的四个景点:“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和“看松读画轩”,它们分别主赏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人称四季景。
春景射鸭廊在水池的东北角上,这里紧靠着住宅部分。廊西临池,槛外地上点植着一丛丛小灌木迎春藤,当万物尚处于冬眠之际,它那垂向水面的翠条上已缀满密若繁星的金花,预报着春之将临。而射鸭则是古代士大夫的一种游戏,在欣赏风景中增添了生活乐趣。廊北是“竹外一枝轩”,和廊首尾相连,环池形成一个曲尺转折,轩低平近水,栏前池岸边松梅盘曲,低枝拂水,新竹葱翠,建筑玲珑,景名取苏东坡“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诗意,将竹枝与春水直接联系了起来。
夏景濯缨水阁在荷池之南,与东边云岗黄石假山为邻,正好与春景犄角相对。水阁坐南朝北,前边临水一面开畅空透。它临水向北有两个好处:其一是看景点北向,则所看主要风景皆向阳,山石竹树,建筑亭台在阳光下,其阴影虚实的变化,就格外真切;其二是北向可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室内就清凉宜人,加上水面上不时吹来的习习凉风,能激发出游赏者最大的审美感受。“濯缨”的典故出自古代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彩霞池畔射鸭廊
秋景月到风来亭是赏月佳处。亭在池西岸凸出水中的高阜上,后面有曲廊南通濯缨水阁,北去看松读画轩。唐诗人韩愈有诗云:“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亭名就是取这诗意。每当秋时明月初上,在此待月迎风,堪称园中一绝。翘首仰望天上一轮皓月,俯视池面,银光荡漾,月沉水中。除了天上真月、水中影月之外,造园艺术家还在亭中置了一面大镜子,每当赏月者仰观、俯视之后,偶尔回头一望,会出乎意料地发现镜中还有一个月亮。三轮明月,虚虚实实环映在你周围,此景此情,不由得使人在心中萌发出对我国园林艺术的由衷赞叹。
在我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中,虚实相济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月到风来亭将天上真月、水中影月、镜中虚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园林艺术中应用虚实相济理论渲染意境的大手笔。
冬景看松读画轩在水池尽北头,朝南三间正房是网师园的主要厅堂。它的东边有廊可通集虚斋和竹外一枝轩,西边一墙之隔便是殿春簃。大荷花池西北隅的一个小水湾上有三曲平桥可通。另一边则是小巧的叠石假山,前面湖石砌的花坛、峰石之间,有古松三株,傲然屹立,传说是宋代建园之初所植,已有近千年历史。树虽古拙苍老,但依然枝叶青葱,虬曲老根盘结在苍苔顽石间,犹如一幅真实的古松奇石图。透过古树枝丫和峰石,则是一片开阔池水,对岸的濯缨水阁和云岗假山远远地在招呼,山石后还露出了“小山丛桂轩”的一角倩影。在这里,艺术家利用良好的朝向,布置了多层次的景物,特别适合隆冬观赏。要是在冬天临轩窗外望,在近处是古松虬枝、平桥石峰,中景是逆光中碧波粼粼的亭廊倒影,远处则是池南的山树小轩,景致深远、层次分明,网师园中部山水风景画面悉呈眼前。
彩霞池东南角在黄石假山间留出的水口和小涧,是分而理水的佳作。这一小溪除了延伸水面之外,还有着暗示源头的作用。
溪水断路就要架桥,造园师在水上架了一座颇有名气的小景桥—“引静桥”,俗称三步拱桥。这水口宽不过三尺,小拱桥玲珑精细,小巧逗人。而作为小桥配景的附近池岸石矶,也极有变化:有的出水留矶,使石岸逐步降低,成天然台阶形,好似山石浮于水上;有的石岸贴水挑出,看上去仿佛是水从石下流去,使人莫知池水之深浅,加上石缝中随风摇曳的书带草、常春藤等植物的衬托,这一小桥显得格外楚楚有致。
引静桥
木雕门罩
小溪从引静桥下流入,绕过园中主要假山—黄石堆成的“云岗”,终止于山林围绕的另一处精华之景—“小山丛桂轩”之东。这座敞轩是一座四面厅,离园东部住宅不远,有游廊可通。网师园是座小园,花园紧依住宅之西,两者虽只一墙之隔,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东边是传统式的严谨的官家住宅院落,沿中轴线规则对称排列着的是门厅、轿厅、大厅、后厅;但只要穿过轿厅西侧嵌有砖刻“网师小筑”四字的小门,那自由活泼、变化多趣的园林风光便扑面而来。对比强烈,能给游赏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因为小山丛桂轩是从前门入园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轩南轩北又都是小山,所以取北魏诗人庾信《枯树赋》中“小山则丛桂留人”的意思,题名为小山丛桂轩,有着迎接宾客,款留友人一起来赏景的寓意。
穿过假山间的小道和曲廊西行,可到“蹈和馆”。“蹈和”是履贞蹈和的意思,寓和平安吉。这里原来是园主人宴请客人之处。馆内由小门入,可达另一个环境幽静的小庭院,院门上题额为“琴室”,旧时为操琴之所。从“网师小筑”侧门入园,游廊曲径串起一个又一个的小庭院,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了。它们既有着各自的景色特点,是主景区之南很重要的游赏区,同时又能进行宴客、操琴、读书等多种生活起居活动,是住宅部分在花园中的有机延续。这种格局,在城中宅邸私园之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殿春簃在网师园西部,是一所独立的小园。从中部山池朗朗的园中,步过西墙上一个刻有“潭西渔隐”的小小洞门,便仿佛来到了又一洞天:一片素色鹅卵石铺就的地坪连接着北边三间小小的斋屋,旁带几楹曲廊,素静之极。它的题名亦十分富有诗意。按字面解释,“簃”是指在楼阁边用竹子搭成的小屋;而“殿春”则指暮春开放的芍药花。以殿春簃作为园中小园之题名,既点出了主题,交代了时空,又显得谦虚朴素。
这里原为园林主人的书斋,院内坐北朝南是小轩三间,西壁又附带着一间复室,轩北数步,便是界墙。在建筑和高墙之间狭长的院落中,疏松地种了竹子、芭蕉、腊梅和天竹,还点了几株松皮石笋。
斋屋南边的布置,更显出古代文人小园以虚带实的雅素风格。斋前一色鹅卵石花街铺地直到边上的花坛,十分平整洁净,四周则是淡灰色太湖石砌的花坛,高出地面一两尺。小园中实景并不多,除了花坛中的芍药,还点了一些珑玲多姿的石峰,植几株紫薇、腊梅。这些景物,均在周边布置,斜阳一照,其影子投在作为衬景的白墙上,分外好看。很显然,在这一小园的艺术构思中,造园家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计白当黑”的方法。
小园的点睛之笔是“涵碧泉”一景。造园家在西南角墙根下掘地得泉,因泉水晶莹清澈,就名之为“涵碧”,四边用湖石砌成小潭。此小池与花墙外的大池取得了绝妙的呼应。紧靠泉潭北,建一亭名“冷泉亭”。艺术家巧思创造,在局促的地盘里将原本很小的亭子再切去一半,只用两根柱顶起了半个屋顶,紧靠着界墙上,形成一座半亭。这一别具匠心的精深构思深得人们的称赞,以至于园林专家陈从周评说道:“苏州诸园,以此小园为最佳。”
1981年殿春簃又传出一段佳话,缘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基金会董事阿斯特夫人。阿斯特夫人曾在北京度过童年,美丽的中国园林景色一直魂牵梦绕在她的心头,她决定在博物馆建造一所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的小型花园。1977年,博物馆东方艺术部顾问、华裔著名艺术史家、普林斯顿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方文教授受阿斯特夫人委托访问中国,寻找合适的园林建筑。在上海,方文与园林专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再三商讨,最后选中了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经过中美双方艺术家、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这一精致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品被按照原样仿建到大都会博物馆二楼,英文名为“阿斯特庭院”,中文名称为“明轩”,作为永久性的展品和中国的文化使者,呈现于各国参观者面前。这座艺术建筑获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