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篇
01 拙政园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拙政园,占地七十余亩,是江南占地最大、景色最开阔疏朗、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名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至今已有五百一十余年历史。它的第一个主人是御史致仕的王献臣。王献臣世籍苏州,弱冠登进士,博学能文,为人刚直不阿,不得帝王欢心,干脆辞官回乡。“拙政”二字,取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意思是说治园圃、种菜蔬以供日常食用,悠闲自得,也不失为愚人的一桩乐事。王献臣将自己的园林题作“拙政”,很有点自嘲的意味,同时又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常会有的留连山林、归隐田园的思想。
王献臣归居苏州后,和当时的著名文人文徵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建园一开始,两人就一起磋商,精心设计。由于基地地势较低,有些地方积水,他们就因地制宜,加以浚治,开挖成池塘湖泊;又因为园子范围较大,空隙地多,就妥帖地栽柳植桃,缀为花圃、疏林;又在山水林木中参差错落地点置了厅堂轩楼和亭榭斋馆,这样就创造了一个以水景为主,疏朗简淡、自然典雅,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宅园。
拙政园平面图
园成之后,文徵明在嘉靖十二年(1533年),依照园中主要景色精心绘制了《拙政园景图》共三十一幅,每幅上均有题咏诗文,是我国古代集园林、诗歌文学及绘画等艺术于一身的珍贵艺术品。后来,清代著名画家戴熙又将文徵明所绘的各景集合成一幅完整的拙政园全景图。文徵明当时亲手栽植的一株古藤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王献臣死后,花园被其儿子赌博输给徐某,未经几年,园子就渐渐荒芜,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分割成东、中、西三块。
康熙十八年(1679年),拙政园改为苏松常道新署,由私人宅园变为官衙园林。1684年,康熙帝玄烨南巡时曾到过此园。以后,园子逐渐散为民居达六七十年之久。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驻苏州,忠王李秀成将花园并东西两面的民宅合建忠王府,又一次对花园进行大规模修建。相传现在拙政园的见山楼就是当年李秀成办公治事之所。但花园还未建完,太平天国就灭亡了。
进入民国以后,东部的归田园居久已荒废,中部、西部也因连年战乱,无人打理而渐渐残败。一代名园已不足欣赏。
1951年拙政园划归政府管理,延请专家名匠对中部、西部规划整治,按原样修复,于1952年竣工,正式对游人开放。1954年起开始逐步修复东部,历史上分而隔之的三部分重新合而为一,古老的拙政园以新的完美风姿再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拙政园原大门在中部主厅远香堂南。从临街大门穿过紫藤小院到花园的正式入口腰门,要步过一条长长的夹弄。腰门磨砖制作,雕刻精细,上悬隶书贴金的“拙政园”匾。门内游廊前,立着一座山骨嶙峋的黄石假山。山上草木葱茏,下有曲洞,挡在门前,使游人入园后仍然不能马上窥到山水的明秀景色。这就是园林艺术中所称的“障景”。要是你想看景,就必须依“左通”曲廊绕过假山,或者步下石阶,沿小径穿过山洞。熟悉《红楼梦》的游赏者见到这一进门的格局,就会很自然地想起那部文学名著中所描写的大观园进口处的布置。晚清的一些野史杂记中,常有论及拙政园与大观园的关系。
绕过进门的一带翠嶂,便可见园中的主要厅堂“远香堂”。此堂为四面厅,南北为门,东西皆窗,四边均可赏景。南边是小桥、清池,广玉兰数株,枝叶扶疏,树后池对面便是用作入口处障景的那座黄石假山。山岩古拙,老榆依石,幽竹摇曳,坐厅中南望,真是一架自然山水的屏风。北边是临水的大月台,是这座主厅最好的看景处。粼粼清波直接台下,池中一东一西立着两座土山,山上林木苍翠,磊石玲珑,山顶树丛里露出小筑的飞檐翘角。这里水面开阔,夏日荷花满池,清香四溢,故取名远香堂。
远香堂
远香堂东南隅有道起伏的云墙,墙外是中部山池景色,墙内是一座园中园—“枇杷园”,刻在云墙洞门上的朴素题名,点出了小园的景色特征。这里植有多株枇杷,每至初夏,一片葱翠的树枝上金果累累,很有点村舍小院的风光。
它的南边是“嘉实亭”,亭后白墙上开一空窗,正好框住亭后的石笋翠竹,远看还真以为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竹石小景,其匾额为“嘉实”,与枇杷小园能很妥帖地呼应起来。“玲珑馆”突出于围廊之前,馆的南边是一座纯以太湖石堆叠的假山,山形玲珑,宛如天上云彩。一道分隔小园的云墙依山势斜上山去,山上小巧的“绣绮亭”翼然而立。造园家以云墙、假山、月洞、花窗和回廊灵活地将小园从大的山水空间中分隔出来,使大小两个游赏空间既分又通。当你在清一色卵石铺砌的地坪上缓步游赏,偶尔返回身去,竟然又可以透过月洞形的院门看到水池对面的小山顶上的“雪香云蔚亭”。这一巧妙的对景借景在我国古园中是很出名的,更增添了这座小院的华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东,轩前一泓清水,池边栽着芭蕉、翠竹,轩后也植芭蕉。要是雨夜在此赏景,可闻“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这一雅静的庭院看起来很是封闭,实则处处畅通,面面玲珑,透过空廊、漏窗和小门,院外的亭阁山石,均隐约在望。
由听雨轩循廊折向北游,又有一独立的小院,题作“海棠春坞”。院中建筑朴素雅洁,它不拘泥于旧制,在结构上应用了半间的形式,共一间半,表明了园林小筑随宜的格调。小轩两边,各配一个小天井,分植海棠、天竹;轩前院子布置得很是素净,依壁山石造景旁,仅海棠二株,翠竹一丛。
这几处相连的园中小园,精雅小巧,各有自己的主题,与外边的大山水风景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同时,它们又通过门洞、漏花窗等与大的风景空间相互沟通,彼此呼应。
院东便是分隔拙政园东部的长廊,环境极清幽。要是出院门沿长廊再向北,就又回到了主要的山水景区,走不数步,就到了“梧竹幽居”。
要去池中的岛山上游览,必先经过此梧竹幽居小亭。这座小筑造型特殊,顶是方锥形的,在古建筑上称作四角攒尖顶;平面正方,每一边方墙上又各有一个圆形洞门。在东部长廊中漫步,可通过此亭的两道圆环看池中山水,极有趣味。亭周广栽梧桐、翠竹,十分幽静。隔着纵深很大的水面,西边游廊上的“别有洞天”半亭隐约在望。再远处,北寺塔影正好借进园来。这些景色往往使游人情不自禁地停下来细赏,而它的额对,又能将观赏者引入更高的境界。其联曰“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不仅道出清波粼粼、假山磊磊的动静对比,还借入了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构成了虚实相济的迷人意境,不能不令人心醉!
走过梧竹幽居,便踏上池中两岛。东岛较小,然而高耸陡峭,山顶设一座六角形的“待霜亭”,亭旁种橘数株,正合霜后赏橘之意。周围翠竹绿树四合,东、西、南则与“雪香云蔚亭”、“绿漪亭”及“绣绮亭”隔水互为对景。西岛较大,山势较为平缓。两岛间以一溪相隔,上架小桥,桥旁幽篁丛出,古树扑水,沟通池北池南的涓涓清流,好似与树上莺歌蝉唱相酬答,景色富有诗意。西岛之巅,雪香云蔚亭翼然而立。此亭高踞一园之上,四周又多植梅,冬春开花,冷香四溢,故名。亭柱上有一联,上书南朝梁代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点题贴切。要是从远处看来,这两座岛山一片苍莽,青翠欲滴,极富自然野趣。
中部另一处富有田园趣味的小景是东北角的绿漪亭。小亭北倚界墙,南临水池和东边山岛。亭西沿池岸栽植垂柳、梅花、碧桃,花时灿烂如锦;而南岸双岛山林屏障,隔绝繁华,北面沿界墙栽种一排翠竹,顺小径西行,但见竹枝共芦苇摇曳,别有一番乡村风味,故此亭又名“劝耕亭”。这里和枇杷园一样,是阐发拙政含义的重要小景。
拙政园的特点是水景,其中尤以中部的水景格外迷人,水面差不多要占到五分之三。在雪香云蔚亭中倚栏俯望,四面皆水,所有浓树翠竹、假山石峰、亭台建筑,都依贴水面。西南方,山岛伸出一只三角形的半岛小脚,池水周环。在这三角形的小半岛中央,立着一座六角形的小亭—“荷风四面亭”。亭悬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富有诗意地渲染了此处景色特点。
“见山楼”位于荷风四面亭西北池中。此楼虽然以见山为名,但三面环水,主面向北。由于这里是水池的西北隅,与四周景色间隔距离均较远。从前登楼赏景时,北墙外没有楼房遮挡,可以望见城外的虎丘山。推窗南眺,从近到远,则有曲桥、四面亭、香洲、廊桥,直至“小沧浪水院”,水面从开阔至狭窄,从坦荡至幽邃,山水、树石、建筑,层层叠叠,深远多变。
为了充分发挥水景的优势,造园家还别具匠心地创造了我国园林中很罕见的别院水庭景色,这就是小沧浪水院。
小沧浪一区在远香堂西南。从“倚玉轩”南边游廊向西,便可见一廊桥跨水而去,青瓦朱栏,桥身略呈拱形,清风徐来,水中倒影随波晃动,恰似彩虹一道飞越池面,故取名“小飞虹”。廊桥正南,有水阁三间架于池上,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这便是著名的小沧浪。进水阁凭窗南望,是一个幽静的水庭,除了南壁界墙前栽点竹石外,其余全是水面,碧水从北边大池穿阁而来,阁静而水流,形成很独特的小院水景。水阁北边是大池从四面亭处分出的一个水湾,合着对面横于水上的小飞虹廊桥,又构成了一个开敞的水院。如果在水阁槛外轩廊中北眺,透过廊桥的栏杆,掠过“荷风四面亭”,可望到远处见山楼。在纵深七八十米的水面上,层次众多,景观深远,湖光倒影,满目清新。
这一幽静的水景院落原来是园主人的读书之处。水阁内悬有一副对联“茗杯瞑起味,书卷静中缘”,对这景点恬静、闲适的气氛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阁外步柱上挂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更是园主心情的奥曲流露。
我国园林艺术的理水,有聚、散之分。一般说来,小园之水以聚为主;大园的水面,则要适当分散。拙政园水面大,就以“散”为理水主要之法。池中二岛将池水一分为二,又有见山楼、香洲、小沧浪等临水建筑分隔水面,这样就使池水曲折绵延。但散不等于零碎,而是有分有合,隔而不断,虚实结合。岛山虽实,但却分成两座;四面亭所处的小水洲虽实,却两面有穿透曲桥可通。从桥上看来,池水似乎是隔断了,但桥下流水依然,而且有了桥的遮挡,池水更有层次,现出一派江南河汊水乡风光。
鸳鸯厅内景
从小飞虹廊桥往西,穿过石舫便到了拙政园很著名的半亭,位于中部和西部的边界上,题额为“别有洞天”,意思是说,穿过这亭后的圆洞门,就会有另一个美丽的世界在等着你。那里便是原来基本上自成体系的张氏补园,也就是拙政园的西部。
当年张氏建造补园,为了能借赏中部的山池景色,在靠近隔墙的假山顶上造了一座小亭,亭高出墙顶,可隔墙浏览东面拙政园的水光山色,而向南看,则自己园内的假山景和倒影楼又完全摄入眼帘,故而题名为“宜两亭”。这是我国园林中隔园相邻借景的佳例。
我国古典园林极重视借景。计成在《园冶》中总结道:借景有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实借、虚借、因时而借等。拙政园的借景也有多种形式,如梧竹幽居的借风借月是因时而借;旱船香洲和得真亭中置有大镜,能将对面的景致借入室内,这是虚借。然而,简洁明了地点明借景主题,使游赏者能立即领悟艺术家匠心的唯有宜两亭一处。
从宜两亭下,便可到拙政园唯一的一座鸳鸯厅,这是西部的主要厅堂。所谓鸳鸯厅,是在一个屋顶之下南北分成两部分,中间用隔扇及雕花挂落进行分隔;结构上南北也用不同形式,一边用圆作(即用刨光原木作梁架),一边用扁作(即用方材作梁架,上施雕花)。这座鸳鸯厅南馆宜冬居,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的山茶花。山茶花别名曼陀罗花,所以南厅题作“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馆临大池宜夏居,夏日依窗小憩,可观看荷花池中驯养的鸳鸯戏水,额匾就题作“卅六鸳鸯馆”。
除了春天赏山茶花,夏日观荷纳凉之外,此厅还是园主人宴待宾客、听戏唱曲的场所。
为了适应宴客和听曲的需要,在房屋的设计上,此厅也有很独到的考虑,采用了连续四卷的卷棚顶作为厅堂的室内顶棚。卷棚顶是弧形的,能反射声音,增强乐器和演唱效果。在厅堂的四角门外各加建了一间耳房,形成一大厅带四间小耳房的格局,在使用上可大起作用:一是冬天可阻挡进门时带进的寒风,具有门斗的作用;二是在宴会迎宾时作为仆从等候之处;三是在听曲看戏时可作为临时的后台。
从中部流来的池水经过卅六鸳鸯馆之后,来了一个转折,并突然变窄,成为一条溪流,轻轻向南流去,两边栽植桃、柳、梧桐等,颇有小溪幽谷的趣味。循馆西游缘溪行,可到“塔影亭”。亭筑于水中,两边小溪相绕。这里是拙政园的西南角,据说当年园外尚无房屋遮挡,于此可以看西边北寺塔的倩影,故名塔影。
绕塔影亭走涧西小道直向北,可到留听阁。阁前有大平台,台边临水,东南由曲桥可通鸳鸯厅。池中植荷,仲秋夜雨,于此聆听雨打残荷滴答声,确实是饶有风趣的,所以摘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名为“留听阁”。
由留听阁后小道登山,可登上“浮翠阁”。阁踞园中最高处,八角双层,更增其高,登楼四望,满园葱翠。对面小岛上又有一形似笠帽的小圆亭“笠亭”相陪,更衬出此阁的高耸。在这小亭的东南,有一座平面为折扇扇面形状的小轩,轩门轩窗均作扇形。此轩凸出于小岛东南角,隔池与滨水长廊相对,是看水赏月、迎风小憩的好地方,取苏东坡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意境,题作“与谁同坐轩”,非常高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小轩对面的长廊是园内不可多得的一景,它从别有洞天向南贴着水面直达池北端倒影楼。廊有转折起伏,因地势而异,它既是人们赏景的一条精彩游路,又是凌波点缀的一条彩带,是西部山水景的点睛之笔。
拙政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将原已荒废的东部加以修复扩建,新建了坊式大门,游园路线也随之改为从东部进入。东部原为明代崇祯年间侍郎王心一的“归田园居”,建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等小筑,配有大片草地、一泓曲水,显得开朗疏淡。由此处漫步走进景色精彩纷呈的中、西部,倒也不失渐入佳境的铺垫作用。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中的典范,清代学者俞樾誉之为“名园拙政冠三吴”。五百余年来,拙政园几经名人行家居住和陶冶,不仅园景构筑臻于精美,而且文化内涵也益增深化。一代名园,当永续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