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57:中国甲胄史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武备时代革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代有大量青铜兵器被用于战争,放眼世界,青铜时代,地中海地区已经开始流行青铜盔甲,那么,同一时期的中国有没有青铜甲呢?还真有!山东西庵的西周车马坑出土过一具由青铜甲片编缀的胸甲。这副胸甲横向37厘米、纵向38厘米,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青铜甲的边缘有8个孔,说明这副铜胸甲并非独立的甲,而是钉缀在皮甲上的增补装置。如果没有皮甲作为底衬,青铜胸甲几乎不具备防护能力。

中国工业博物馆藏有战国时期的菱形青铜甲片编织成的甲,但该甲残缺不全,具体属于哪个部位的护具尚不好确定。此外,云南省博物馆藏有一套战国时期青铜镶嵌玛瑙管的“凹”字形胸甲,不过这与金缕玉衣一样,显然是陪葬器物而非用于作战的甲胄。总体而言,这些都属于个例,在春秋战国时期,皮甲占据着甲胄的主流地位,究其原因,首先是青铜相对于皮革更重,制作成甲胄灵活度不如皮甲,制作上只能采用甲片编缀的方式,多有不便;其次,经过多年的战争,人类在制作皮甲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皮甲已能应对青铜兵器以及铁器的穿刺。既然皮甲已能够应对,那就没有必要去制作笨重、灵敏度低的青铜甲。

实际上,在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为了不被残酷的兼并战淘汰,各国都在进行军事竞赛,皮甲制作技术突飞猛进,可以说已相当成熟。除了甲胄革新,战国时期军士的戎服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最著名的莫过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地处边境,北方有匈奴、楼烦之类的游牧民族。赵武灵王吸取了胡地的作战经验,对赵国武士所穿戎服进行改制,一改此前宽袍大袖的深衣,换为窄小利索的胡服,变战车作战为骑马作战,很快在军事上取得成效。而赵国的革新也被六国纷纷效仿,至此奠定了历代以来甲胄之下的戎服皆为窄袖轻袍的基本形制。

战国时期的镶玛瑙管“凹”字形铜甲,江川县李家山2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战国时期的菱形青铜甲片,现藏于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

不过,战国时期骑兵始终不是主流,重点还在步兵身上。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变革展开,开始出现重装步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魏武卒莫属。所谓“魏武卒”,指的是战国初期魏国军事家吴起训练的精锐部队。《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这里专门提及了魏武卒的甲胄,每个士兵身上必须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五十弩矢和强弩,从装备上看,已是不折不扣的重装步兵。他们不仅要带这些装备,还要携带三天的军粮,在一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士兵只有通过这一系列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魏武卒。

这些记载,在20世纪后半叶考古发现的大量实物中得到了印证,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甲胄的形制和制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古墓出土了大量皮制甲胄,经过专业人士的清理和修复,成功复原了其中比较完整的12套甲胄。学者刘永华根据湖北随县出土的实物,结合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银人像上的袍服,云南剑川出土的战国臂甲和辽宁沈阳郑家洼出土的战国薛,复原了战国武士图。从复原图上不难看出,战国时期军士身甲的覆盖率已相当高,形成了由胸甲、裙甲、甲袖、盔胄组成的完整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