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导向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与改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

一、主要观点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常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式增长的根本任务。鉴于民生福祉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高度关联,为公众提供民生性公共服务理所当然是政府应承担的核心职责,也是政府良治的基本表现。

第二,经济增长可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带来普遍且持续的改善,因为民生改善本身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和实现机制。

第三,化解当前民生难题、改善民生发展绩效的关键在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优化,也就是在有限的财政资源的约束下,需要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富效率、更有效果和更为公平的民生性公共服务。

第四,公共服务绩效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评价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应该秉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民生导向下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和谐统一,并基于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过程逻辑,整合考虑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绩效、效果绩效和公平绩效。

第五,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财政分权体制、公众参与机制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改善策略应当被置于中国经济政治体制背景下加以系统思考。

二、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本书契合转型时期经济社会体制背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理论范式,系统探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与改善问题,为新常态时期破解民生困境、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第二,研究内容创新。本书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融合价值取向,构建了一个包含效率绩效、效果绩效和公平绩效在内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框架,尝试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契合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中央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改善策略。

第三,研究方法创新。本书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的基础上,集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满意度指数分析、广义熵分析、受限Tobit面板回归分析、有序Probit分析以及面板计量分析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加以系统评价,且对其改善机制加以深层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