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早期的价格理论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了解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关系。直觉上,交换价值(也就是价格)必然是受技术影响的生产成本与使用价值之间力量的平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那些有兴趣获得商品的消费者的价值和有用性。但早期的研究者很难理解这些不同的价值(交换价值、生产成本和使用价值)是如何相关的。虽然那时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一件商品的有用性应该是决定消费者为这件商品支付多少钱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这显然无法解释钻石等这些看上去没有用的商品为何价格如此昂贵,而像水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却免费或价格低廉的问题。大卫·李嘉图为这一“钻石与水悖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可行解释(Ricardo,1817)。李嘉图认为生产成本对于确定交换价值至关重要,人们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其生产所需投入的价格,例如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等。根据这个理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由于钻石的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所以成本更高,交换价值也更高。
然而,劳动价值论很快就显示出明显缺陷。比如,来自深山中用来作为建筑材料的巨石与钻石一样难以生产,但它们的价格与钻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钻石与水悖论”的困惑一直围绕着经济学家。直到19世纪中后期边际效用革命的出现,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包括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和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hm-Bawerk)在内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对效用重新进行了概念化,他们认为效用不是商品和体验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是取决于该商品或体验的附加单元可以满足愿望的重要程度。
还是以水为例。边际效用学派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水的价格不应被视为所有水的平均价值,而是应该根据所谓的边际价值来考虑。边际实质上是指一个函数的一阶导数。因而,增加的1升水的价格取决于决策者已经拥有多少水。边际效用学派基于经验观察到第2升水(基于已经拥有1升水)的价格要高于第101升水(基于已经拥有100升水)。这个经验规律适用于普遍的消费场景。由此,这些经济学家指出,1升水的边际价值随着消费者拥有的总水量增加而下降。由于水很多,并且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拥有大量的水,因而额外增加1升水的价格很低。这也意味着如果水变得稀缺,那么价格将变得非常昂贵,甚至可能超过钻石。
早期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家紧接着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为什么一个已经拥有大量水的消费者只愿意支付少量的钱再购买1升水?而当他仅仅拥有少量水时,他却愿意支付大量的钱购买同样1升水?同一个人在某些条件下愿意为1升水支付大部分的财富,但在其他条件下只愿意支付微不足道的金钱于完全相同的商品?这种现象现如何解释?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得出一些结论。他们认为决策者从自身所拥有的第2升水(比如在缺水的沙漠中)而不是从第101升水中(如在雨水充足的江南地区)获得更多的快乐或满足感。这些具有开创精神的经济学家假设决策者在显示这种出价行为时必然采取行动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或满足感。他们为第2升水而不是第101升水支付更多的金钱是因为他们更想要它并且更喜欢它。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假设当决策者决定支付多少时,他们必然采取行动以最大化整体效用。因此通过观察到的价格模式,我们可以推断效用如何随着消费者拥有多少钻石或者多少水而发生变化。从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决策者为更想要的东西愿意付出更多)出发,这些经济学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消费者已有某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为该商品附加每单元所支付的价格递减,即意味着消费者从每单元附加商品所获得的满意程度也递减。
边际效用革命非常重要,因为它最终解决了自亚当·史密斯(1776年)以来一直困扰经济学家的“钻石与水悖论”的问题。经济学家通过引入三个抽象概念来解释为什么定价与稀缺性有关:①假设决策者通过他们的行为最大化效用;②决策者从拥有或消费商品获得了效用;③他们从每单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量边际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