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虽然创业与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个范畴之间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包容和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发展。第一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能够使原来的成本曲线不断更新,由此会产生超额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创新活动的这些本质内涵,体现着它与创业活动性质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1)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推动着创新。从总体上说,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的创新,正在促进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引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为整个社会不断地提供新的消费需求,这是创业活动之所以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创业在本质上是人们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无论是何种性质、类型的创业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创业是主体的一种能动的、开创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高度的自主行为,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正是这种主体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创业的创新性特征。

(2)创新是创业的动力与源泉。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新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

(3)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从一定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创业者可能不是创新者或是发明家,但必须具有能发现潜在的商机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者也并不一定是创业者或是企业家,但是创新的成果则是经由创业者推向市场,使其潜在的价值市场化,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侧面体现了创新与创业的相互关联。

(4)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创业可以推动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各方面的创新,因而也就提高了企业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通过以上对于创业与创新关系的论述,我们知道其内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并且了解了创业与创新的联合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大到影响我国的发展与前景。由于创新与创业的密切关系,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创新教育应该相互渗透融合,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完善创新与创业的环境,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与创业的交叉渗透和集成融合,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案例1-3

南工学子和他年产值15亿元的创业神话

年生产能力1 400万套,产值高达2.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7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5 000多万元人民币。15亿元人民币,对于任何一个工薪阶层来说,集一生之功也未必能够创造出如此多的财富。但是,这将是南阳理工学院98届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李峥创建的深圳热键科技集团2009年一年的产值。李峥是谁?他何以创造出令人瞠目的神话?

毕业与就业

1998年2月8日,4辆大巴缓缓驶出南阳理工,车上载着200多名1998届毕业生,应用电子专业的李峥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南阳理工学院较大规模尝试南方预就业大实习的开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汽车来到了广东省东莞市,李峥和他的同学们被安排到一家电子厂,李峥的工作是做仪器维修。一个月后,和许多同学一样,李峥选择了跳槽,应聘到一家从事ERP(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台资电脑公司,进行网络硬件的设计制作。在东莞的一个多月里,一种闯荡的激情,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始终在冲撞着他的内心。同事留给他3本关于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书籍,他一个星期就啃完了,如此高的学习效率,李峥自己在回忆起那段历程时也感到不可思议,“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他说。2000年年初,李峥又应聘到一家生产电脑鼠标的企业。熟悉IT发展的人都知道,这一年的计算机硬件领域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鼠标由机械向光电方向转型,光电鼠标以其锐不可当的技术优势,迅速占领着市场,而在这家企业进行了一年鼠标设计和开发实践的李峥,借着这一场来势迅猛的浪潮,熟练掌握了其专业领域的设计和开发技能,并开始蓄势拓展出一片更为广阔的事业领地。

就业与创业

2001年,李峥辞掉公司的工作,倾其所有的积蓄,总共两万余元,和两个朋友一起进行无线光电鼠标的开发。在全球数以千计的鼠标生产厂家中,困扰大家的最大难题就是无线光电鼠标的电源消耗问题。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无线鼠标安装两节普通5号电池,只能维持它运行一天,李峥和几个朋友便瞄准这一技术“盲区”,集中精力攻克电源节耗难关。李峥说,当时自己顶着很大的压力,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尝试一个新的领域,6个月过去了,无数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大家几乎有点动摇。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步之遥,“很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案,安装两节普通电池,就可以让无线光电鼠标运行两个月。”李峥说,他预感到自己的新方案将对无线鼠标领域带来一次强烈的震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和完善,他们把制作好的一个样品带到香港的一次产品博览会上,出人意料的是,新加坡一家公司慧眼独具,不假思索地和他们签订了第一笔订单,总价值12万元人民币。此时的李峥和朋友们倒有点慌了手脚,自己一没有生产工厂,二没有专业的技术工人,怎么完成订单生产任务?无奈,他们只好临时招聘了十几个工人,租赁别人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李峥说,刚开始的一个月,十几个工人只生产了500只鼠标,勉勉强强过关。“花香蝶自来”,第一批产品走向市场后不久,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便蜂拥而至,世界知名IT生产厂商、韩国LG公司也和李峥的公司主动谈判,买断了他的鼠标在韩国的知识产权。2002年10月,李峥的公司已经赢得了10万套的订单,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需求,他们开始筹划建设自己的厂房,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终于,一个800平方米的厂房在深圳落成,深圳热键科技公司这匹横空出世的IT“黑马”,其“热度”骤然上升,产品销售一路飙升。2003年10月,热键公司的订单已经达到50万套,公司也扩建了一个8 000平方米的新厂房。2003年全年,李峥的热键科技公司出口创汇1 000万美金。之后,李峥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CEBIT”IT博览会,在这个被誉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T交易盛会上,李峥的热键科技公司一次赢得了500万美元的订单,再加上其他的合同,李峥说,他的公司2009年的出口创汇有望突破2.2亿美金,公司年产值将有望突破20亿人民币。公司目前正计划在深圳市大工业区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预计于2009年年底竣工并运营。届时年生产能力从目前的500万套跨越式地增长到1 400万套,产值高达2.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7亿元,上缴税收5 000多万元。现在,热键公司已经拥有员工2 000多人,并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开发团队。

感悟与感谢

在与记者谈及自己在南方闯荡的经历时,李峥反复强调说,自己是一个技术工人出身,对企业的管理知之甚少,公司规模膨胀得这么厉害,总感觉力不从心,“我以前的头发比你的要密得多,现在你看都成什么样子了。”李峥指着自己的头顶笑着说,“从毕业到就业,再到创业,其实每一步都很艰难,创业初期,公司租借别人的厂房,可能是出于一种嫉妒的心理,同行对自己的公司百般刁难,甚至开出一些十分苛刻的条件,但我挺过来了。”李峥说这两年自己招聘员工时,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交流过,自己的员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普遍发现他们缺乏一种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不能承受住一定压力的人,是不会有大的作为的。”李峥很怀念在南工的时光,他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培养。

面对未来,李峥说,IT行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十分残酷无情的,稍有不慎,一夜之间也可能会使一个如日中天的企业垮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李峥说,这两个成语形容他和其余两名公司负责人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

拓展阅读1-2

俞敏洪:为什么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次创业

这个世界有很多座山,也有很多条路,创业之路就是那条通向山巅的最难之路,这条路充满艰难险阻,需要不断翻越一个个的山丘,山丘之上写满了关于选择、勇气、挣扎、失败、成功的故事。

对很多人来说,创业只是好奇和时尚,所以当他们走到山腰,意识到这条路其实是“自我折磨”的过程时,就转身下山了。

可对于有些人,如果不创业,他们会后悔一辈子,会充满遗憾地度过余生;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生命无法永生,不能去过那种没有挑战的庸常人生,对创业有着强大的内心引力。

当一个人在内心引力的作用下全身心投入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时,很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会无比专注于手头的任务,以至于周围的一切都感觉不到了。在心流中,行动和意识合二为一,时间飞逝如电,自我消失,一切的一切,无论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达到巅峰状态。

梦想往往无法带给人们世俗的享受,但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正是内心深处来自梦想的引力。王胜江,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强大内心引力的不安分子,他在40岁人生最辉煌之时毅然跳出生活舒适区,成为商业地产界转型创业投资第一人。

对于创业者,王胜江一方面鞭策“创业者只有亲力亲为、以一当十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鼓励“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直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他相信自己到60岁的时候,还会保有一颗创业创新的心,相信胜败由心力而生。

王胜江平均每个月跑3个城市,做4场校园公益创业讲座,参加5场创业路演大赛,点评24篇创业文章,点评超过100个创业项目,平均每天处理5个事件,经常来回200千米地奔波,在车里处理公务。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写进这本《创业生存法则——迈向成功的10堂必修课》中,希望创业者们找到自己的内心引力,少走弯路,最终挤进成功这道窄门。

对创业者来说,真正想厚积薄发,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可以给人带来3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把事情长远做下去最好的3个动力。要坚持读书,把情怀修炼出来,把胸怀修炼出来,把气质修炼出来。

王胜江的这本书,诠释了一个40岁中年男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他把智慧知识、经验才能、与人交往的全部集合,慢慢地转化成自己内在气质的一部分,并且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创业生存法则,辅之以最新点评的创业案例,值得每一个创业者细细品读。

其实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人生本来就可以有很多不同,既然人生只有一次,选择你爱的,怎么选都不会错。人生一辈子一定要有一次创业的机会,当然这样的创业机会可以是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也可以是单独创业。

创业是艰难的,需要容忍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关系,甚至有时候必须屈服于某种既定的规则、习惯和习俗,但要知道,人是可以站起来行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