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部分】
我们的祖先究竟从哪里来的
我们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你是否想过:黄帝、炎帝的祖先又是谁呢?我们祖先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先听一个古老的神话: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是混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他用大斧子一下子开辟了混沌。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也每天长高一丈……眨眼间,一万八千年过去了,这时候,天高地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自然万物:太阳、月亮、星辰、大海、山脉、花草等等。
这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代表了远古人类对于生命本源问题的探索和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后来,经过理论家的探讨和科学家的考证,人们终于弄清人类真正的祖先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元谋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此外,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而最有名的北京猿人距今也已经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从猿人到人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要经历许多过程。猿人首先要学会劳动,解放双手;其次要学会说话和直立行走;最后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人”。
伏羲氏:中华民族文明始祖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帝王,比如: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最早的王又是谁呢?
伏羲氏是中国古籍记载中最早的王,大约生活在五千年以前。传说伏羲氏的出生很神奇,他的母亲是一位叫作“华胥氏”的姑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她到沼泽边游玩,双脚踩上了一个巨大的脚印,此后便怀孕生下伏羲氏。
伏羲氏有个妹妹叫女娲,据说这兄妹二人都长着“龙身人首”。这说明伏羲氏可能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首领。
伏羲氏所处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末期,有许多重大发明都与他有关系。据古籍记载,他根据天地万象、鸟兽的足迹创造了奇妙的八卦。这八种符号相互配合,就包括了天地万物的各种名称,于是人们开始用它来记事,从而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这样一来,绳子成了多余的东西,于是伏羲氏又把绳子编织成渔网,并教会人们捕鱼打猎的技术。为了庆祝丰收,伏羲氏还制作了乐器“瑟”,创作了名叫《驾辩》的曲子,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伏羲氏还教人们钻木取火,吃熟食,这样人们就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
据说,伏羲氏生活的地带为现在的山东济宁,所以在济宁至今仍存有伏羲陵。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原始人为什么崇拜“图腾”
原始人对于图腾的崇拜近乎疯狂,他们把一些图腾当作自己的祖先,并认为这些图腾能保护他们。这种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几乎不可理解,可是你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崇拜图腾吗?
图腾崇拜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认为自己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联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人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者与某种神秘的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史记》曾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因此商族把玄鸟作为祖先来崇拜。
因此,图腾崇拜从本质上说,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和对特定动植物的称呼看出来。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
图腾不仅仅是一种原始的祖先崇拜,还是一种氏族“标志”。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原始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分享集体劳动的果实,共同抵御外族的侵入和猛兽的袭击。同时原始人认为,图腾这种神灵一直就在他们身边,冥冥之中保护着他们的生命。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图腾,我们一向被称为“龙的传人”,直到今天,依然到处可以看到龙的雕刻、龙的装饰、龙的器皿、龙的绘画……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龙这种动物呢?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会对它顶礼膜拜?
龙的传说历史已久,但其实世间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它是人类想象的产物。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北方有个华夏族,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在蛇的图形上,添加了图腾的特征,有鳞甲类图腾、有角兽的图腾、有四只爪子的爬虫类图腾,还有多种猛兽的图腾,最终融合成一种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这就是“龙”的由来。后来经过商、周以及战国时期对龙的不断完善,到秦汉时,龙的框架便成型了。
在龙图腾的发展过程中,龙逐渐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帝往往自称“真龙天子”。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了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象征着中华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更象征着我们的国家——中国。
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
方块汉字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但是,汉字真的是他造出来的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黄帝时期,仓颉是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由此可以推知,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文字,并且比较一致的说法为文字是仓颉造出来的。
近代以后,人们对于仓颉造字开始有了分歧。其中关于造字比较权威的观点是:承认仓颉造字,同时,认为当时应当是有很多人参与的,或者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的积累,文字的创造并非仓颉一个人可以完成。比如,鲁迅先生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也就是说,鲁迅认为,汉字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是这些人中比较重要的一位而已。
其实“汉字是不是仓颉造的”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汉字出现的意义。自从有了汉字,我们国家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用这些方块字记下来,从而使我们的历史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
远古时期,人们都是以狩猎和采摘野果为生,根本不会种植粮食。因为食物单一,所以他们的体质并不好,平均寿命很短。那么是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学会种粮食的呢?又是谁教给他们这项本领的呢?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类生活异常艰苦,瘟疫和伤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部落首领神农氏见到人们被疾病和伤痛折磨着,心中非常不安,便下定决心去为人们寻找治病救命的药物。他踏遍了许多高山,采集各种草木的花、实、根、叶,然后亲自品尝味道,并体会服食之后的感受。这些植物吃下去,味道各不相同,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吃下去以后,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热,有的温润滋养;有的能止痛消肿,有的使人呕吐腹泻,也有的让人精力倍增,甚至还有的服食之后,令人痛不欲生。
但这些并没有动摇他为民除病的决心。据说,那时神农曾在一天之内中毒七十多次,最后终于找到了各种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他记下这些植物,并教给人们播种五谷。从此人们学会了采药治病和播种五谷。
这个教给人们采药和播种五谷的神农氏便是“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则是他的大德的完美写照。
文明新阶段——仰韶文化
目前,国外已知的最早文明是位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苏美尔文明,此外,还有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埃及文明等。咱们中国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仰韶文明。1921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我国河南境内的仰韶村发现了这一古文明。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居多,它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当时已经有了村落,并有一定的房屋布局。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用木头做骨架,用泥和草混合做成墙壁。
这时候,人们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使用的工具有石斧、石铲、磨盘等,此外,他们还会捕鱼并蓄养了狗、羊等家畜。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从而可知,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编织和织布了。
仰韶文化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它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摆脱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逐渐进入一个相对文明的新阶段。
华夏大地上最初的房子
我们现在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都丝毫影响不到我们的生活。可是,人类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筑造房子的呢?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少而兽多,人类吃住行都在地面上,经常遭受野兽侵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类开始北迁。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开始在山坡上打洞,人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也有一些人不愿向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从而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在树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还能遮挡风雨,这样,人类再也不用担心猛兽攻击了,从此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我们祖先的那个时代,房子是很简陋的,与他们当时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相比,我们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呢!
我们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黄河流域住着很多分散的人群,当时他们的生活并不安宁,既有猛兽来袭击他们,又有疾病来困扰他们。他们为了共同防御野兽的侵袭、饥饿和疾病的威胁,开始按照亲属关系组成氏族,集体去狩猎、采集和捕鱼,后来,很多氏族又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那个时候最高的部落首领。
那个时候的人们和现在不一样,他们对于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缺少抵抗力。于是,一遇到水灾、旱灾,就得搬家。有一次,炎帝部落在搬家的时候,来到了黄帝部落占据的地方,这是一片相对富饶的土地,有数不尽的野果和小兽,还有甘甜、清冽的水,他们被这片土地迷住了,认为是最适宜生存的宝地,于是决定长期住下来。
当黄帝部落的人知道这件事后,根本就不肯让这些外来人入住,结果双方互不让步就打起仗来。经过三次战斗,炎帝部落伤亡惨重。炎帝为了保全剩余的人,只好向黄帝认输,表示愿意听从黄帝的命令。黄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这两个部落便共同生活在这片沃土上。
这两个部落的人相处得非常好。黄帝的妻子嫘祖亲自教给炎帝部落的人养蚕、织布、做衣服等技术,黄帝让人把造车、造船的技术教给他们。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药送给了黄帝。
后来,他们又组成了以黄帝为首领的炎黄部落联盟。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从这时开始了。因此我们现在常常说黄帝、炎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美德的化身”——尧舜禹
尧、舜、禹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所传颂,人们称他们为“美德的化身”。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褒誉呢?
我们先从尧说起。尧虽为部落联盟首领,但却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他吃粗米饭,穿粗麻布衣服,使用的器皿不过是土碗土钵子。尧自己很节俭,对老百姓却十分关心。古书记载说,当他的部落里有人挨饿,他就说:“这是我的错。”当部落里有人受到寒冷时,他又说:“这是我的错。”因此尧受到人们极大的敬重,后人尊称他为“仁君”。
舜的美德丝毫不在尧之下。舜待人非常宽厚,他几次受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弟弟象的陷害,险些连性命都丢了。但当他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却不计前仇,照样对他们很宽容。舜还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他亲自带领人们耕地、养鱼、制陶。正是由于他的高尚品德,使他在氏族和部落里享有很高的威信,得到所有人的爱戴。
舜继位后,派贤人大禹去治水。聪明的大禹吸取前人的经验,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最终,不仅制止了洪水,而且还充分利用洪水灌溉了农田。大禹治水尽职尽责,心怀百姓疾苦。在他治水的十三年里,因为他忙着为老百姓治水,三次经过家门也都没有回家看看。人们被他的功劳和美德所感动,在舜死后,顺理成章地推选他来当部落首领。
中国姓氏的来历
咱们国家有很多姓氏,比如张、王、李、赵、钱、孙……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姓氏来到世界的。那么我国的姓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离的。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说到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姓的来历,那可就多了。在此主要介绍六种。
以姓为姓。姓最初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母权氏族时期,以母亲为姓,那时的姓多带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都成为现在常见的姓氏。
以邑名为姓。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的封地。其后代便继之为姓。据统计,以邑为姓的姓氏有近二百个。
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次第为姓。如家族中按顺序排辈,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姓。
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知道了姓氏的来历,你大概就能推测出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的了。
【外国部分】
人类最早文明的创造者
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什么时候?创造它的使者又是谁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穿越时光,来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地球上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早在前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了苏美尔人。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如有大量的果树、数不尽的木材、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等,而尤为可贵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聪明的苏美尔人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创造了楔形文字、区分了五大行星,并将肉眼能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此外,聪明的苏美尔人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他们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
正是因为苏美尔人创造了如此多的人类早期文明,所以他们才会很顺利地走出原始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社会。
楔形文字:人类最早的文字
聪明的苏美尔不仅发明了太阴历,制造了车轮,并且还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只是图画文字,后来,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在潮湿的黏土制成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的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但不幸的是,这种文字由于极为复杂而难以普及,到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尼罗河滋养了古埃及文明
神秘的尼罗河在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它滋养了古埃及所有的生灵,同时,也带来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远在旧石器时代,非洲北部的埃及就已经有了居民。那时气候温和湿润,有大片茂密的森林。当时的居民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约在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北非的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气候变得空前干旱,并出现了沙漠。但纵贯境内的尼罗河却把埃及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于是早期居民开始迁到尼罗河两岸。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两次。泛滥期间,久旱的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并逐渐在河岸形成了冲积平原。
古埃及的农业开始得到极大发展,这一时期,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造出了纸草纸,确定了四十多个星座,制定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还大规模地修建了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等建筑,创造了人类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
埃及人把这一切都看作尼罗神灵的馈赠,并为之编制神话颂诗,如:“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
古埃及文字的演变
人类文明的创造,有时候真是有点儿不约而同的相似。我国的汉字最初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无独有偶,古埃及人也曾发明并使用象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为了记事的需要,便发明了最初的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原始的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可见于当时埃及的一些陶器、印章、石片和骨片上,多是古埃及人用简单的笔画形象地描绘下来的图形和符号。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得到改进,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发展成了比较完备的象形文字。
埃及历史上的第五王朝(约前2498—前2345年)时,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草体字——祭司体文字。这一名称是由古希腊文“祭司的”演变来的,因为在希腊人、罗马人统治埃及时期,这种文字仅限于祭司使用。
到了公元前700年前后,从祭司体文字中又演变出一种更为简化的草体,称为“世俗体文字”,最早也译为“本土文字”,这种文字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书写记录。
古埃及文字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产生于3世纪的科普特文字。那时埃及早已被罗马帝国吞并,其居民也改信基督教,传统的象形文字、祭司体文字为科普特文字所取代。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科普特文字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后来仅限于在科普特教堂里使用。古埃及文字从此被世人所遗忘。
南亚文明的滥觞——古印度文明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中有三个国家都属于亚洲,即中国、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而古印度文明可以说是南亚文明的滥觞。
古印度文明约在公元前2600年开始,并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达到它的鼎盛时期。据考古发现,古印度人同苏美尔人有往来,并同美索不达米亚的其他一些民族有贸易关系。当时最主要的交易品是印度的棉花。
但后来在其他一些至今难以解释的原因影响下,古印度文明在前1500年开始没落,逐步走向衰弱。据科学家们估计是生态原因,当时人们需要大量的木材,因此过度砍伐森林,也正是在那时出现了一场灾难性的洪灾。但致命的打击,估计是来自亚欧交界地区外敌的入侵。这些所谓的雅利安人,百年来一直南迁,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到达了印度北部,并与当地土著相融合,经过近千年发展形成的一个新的印度文明,其踪迹一直保留到今日。
印加人为何崇拜太阳神
印加人是南美洲古氏印第安人,“印加”的意思是“太阳的子孙”。印加人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别的民族崇拜各种不同的上帝,我们却敬奉永恒的太阳。”为何印加人这么说呢?
印加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印加人对祖先崇拜至极,他们认为祖先曼科·卡帕克来自太阳神,因此他们对于太阳以及自然的力量充满了敬畏。他们不仅膜拜太阳神,还崇拜其他的一些神灵。随着历史的发展,印加人的万神殿规模不断扩大,又添加了许多新的偶像和神灵。而在其信奉的诸神中,太阳神始终是至高无上、最权威的神灵。
印加人崇拜太阳神也与对自然的崇拜息息相关。对他们来说,太阳能给他们带来光和热,这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因此,他们建造了许多宏伟壮观的太阳神庙,用来供奉他们的主神。
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的璀璨文明
《一千零一夜》以它那诡谲怪异、优美动人、充满异域色彩的故事拨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弦。这些故事使我们对它那神秘的故乡也萌发出浓厚的兴趣。殊不知,它的故乡在很久以前,曾有过璀璨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就孕育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文明之一——古巴比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地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每年春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这两条河就在美索不达米亚泛滥成灾。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
聪明、勇敢的古巴比伦人在和洪水斗争中,学会了修堤筑坝,开渠造河。当洪水被治理以后,他们和埃及人一样,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滥的好处。泛滥的洪水带来大量淤泥,使两岸的土壤变得十分肥沃。再加上这里阳光强烈,水量充足,他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并屡获丰收。据说,小麦最早就是生长在巴比伦的。当时的古巴比伦王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
不幸的是,在公元前689年,亚述灭掉了巴比伦王国。前605年,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但后来神庙祭司集团坐收渔翁之利,掌握了实权,然而最终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就此宣告结束。
璀璨夺目的玛雅文明
你知道最先使用了“0”这个数字,并与建筑师埃及人齐名的古人类是谁吗?他们是聪明的玛雅人,璀璨夺目的玛雅文明的创造者。
早在五千年前,玛雅人就在美洲开始了他们的生产活动。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人进入了定点群居时期,并从采集、渔猎时期进入了农耕时期。农业和定点群居孕育了玛雅文明,玛雅文明从此就开始了。
玛雅文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和后古典时期。
前古典时期,玛雅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了许多大型的石碑,石碑上刻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形象以及记述统治者历史的文字。此外,城市里还出现了大型石料建筑物,这标志着玛雅人的建筑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古典时期,玛雅文明的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其中博南帕克壁画是世界有名的艺术宝库。
到9世纪时,玛雅文明衰落了,此后,玛雅文明北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在那里进入了后古典文明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明有奇钦·伊察、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三大中心。10世纪后,玛雅文明与托尔特克文明相互融合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再度繁荣的局面。这时期,玛雅人建立了许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伟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并且在天文和历法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发展和贡献。
古罗马城是怎样建立的
狼是一种凶残、贪婪的动物,如果没有武器,谁也不敢靠近它。然而,意大利人却把狼当作母亲和圣物来崇拜。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儿。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不妨先去了解古罗马城的来历。
意大利首都罗马,距今已有两千七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相传,罗马城的建成背后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王安喀塞斯的儿子埃涅阿斯逃出了特洛伊,并和拉提努斯的女儿结婚,继承王位。他的儿子阿斯卡尼乌斯又继其位,并建了新城。如此相传,至努弥托耳执政时,发生了内讧,努弥托耳被他的弟弟篡位夺权。国王的女儿西尔维亚也被他送入神庙为尼。后来战神马尔斯看中了她,与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西尔维亚被以破贞戒之罪判处了死刑,生下的孩子也被投入台伯河。
执行者出于恻隐之心,把两个孩子装入篮子里,顺着浅流放走。篮子漂到巴拉提努斯山下,被一只母狼发现,母狼非但不吃,反而把孩子带回窝中,以狼乳喂养。后这两个孩子被巴拉提努斯国王的牧人找到,交给了国王,国王给他们分别起名为罗慕路与勒莫,并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返回故土,杀死阿穆利乌斯王,救出祖父。事后,兄弟两人便在巴拉提努斯山下另立新城,拟自封为王。但在新城命名时,兄弟两人发生了争执,罗慕路杀死了勒莫,最终起城名为罗慕路,后称为罗马。
由于罗慕路兄弟二人是母狼所救,因此,后来的罗马人将母狼作为民族的母亲和圣物来崇拜。
紫红色的人——腓尼基人
“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译为“紫红色的国度”。而腓尼基人则被称为“紫红色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腓尼基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他们的记载大多出自曾经吃过腓尼基人苦头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之手。据说,腓尼基是古代的一个城邦国家,它地处西亚海陆交通的枢纽地区,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所以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
当时的埃及、巴比伦以及希腊的贵族和僧侣,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褪去。他们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褪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所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腓尼基人,叫作“紫红色的人”。
腓尼基人会生产这种染料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据说,有个腓尼基牧人,有一天从海边拿回一大堆的海螺,煮好之后,他扔了几个给他的猎狗,猎狗衔了一个使劲一咬,顿时嘴里和鼻子上都溅满了鲜红的汁水。牧人见狗的嘴流血了,急忙用清水给它洗伤。可是洗完之后,狗脸上仍然是一片红。牧人经过观察发现海螺壳里面有两块鲜红的颜色。他想,如果用里面的颜色染布,一定不会掉颜色。他又捡回一大堆这种海螺,将壳砸碎,放在水里熬,果然熬出了一种紫红色的染料。
从此,这种做法相传开来,腓尼基人纷纷用这种海螺染布并做起了贩卖染料的生意,在当时,腓尼基商人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的各个海港。他们逐渐由农民变成了纯正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