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主要聚居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居住于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居于东部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散居的形式同汉族杂居,或零星分布,或以民族乡镇的形式相对集中居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国至今仍可以称为“乡土中国”,中国的城市化及非农化过程还很漫长。要想获得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乡村生活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社会生活就是必须要加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即将研究区域界定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鲁回族镇。
民族性与经济性是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研究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经济性是民族性的经济表达方式,民族性是民族村寨经济的精神内核,两者的融合和相互作用是民族村寨经济的本质体现,即民族因素在民族村寨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民族村寨经济变化与经济关系的考量离不开民族要素,正如洛克伍德所言,“经济活动是涵括了大量的非经济因素的”[2],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非经济因素,都具有民族的特征。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各种关系,是由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心理、社会形态、价值取向等众多因素决定的。这样的研究也可以对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主流经济体系的民族村寨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回族作为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除了少数几个回族聚集区外,一直以来被汉族文化圈所包围。当前,学术界对民族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研究,多侧重于西南或西北少数民族研究,而单独对东部少数民族聚集区,特别是某个回族聚集区的经济社会研究较少,而民族问题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少数民族群体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从而为国家提供政策决策的支撑和参考。本书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方法对山东西北部地区一个典型回族聚集区的分析,力图由点到面地了解此类社区的内在发展机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