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被动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明的不断进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师徒相传、家庭传承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被打乱,同时面临巨大的危机。大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排挤到社会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便逐渐掌握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很多文化传统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中自然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而成为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23]没有传承,传统文化会随着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没有传承,传统文化就不能得到保护和新的发展。所以传承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头等大事。传承需要传承者和传承方式,仅有传承者没有传承方式,传承活动无法展开,所以传承途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且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对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主要是进行保管、保存和保护。而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重点不在“物”,而在“物”背后的文化信息。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我们发现非物质形态的传统主要依靠代代相传,以此来保留和承继,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阻塞了传承途径,也就意味着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丧失生命力,濒临消亡。从共时性角度看,如果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不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进行传递和传播,也就不会有非物质文化在同时代的人群中进行传承了。现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主要有:以传承人为中心的传承途径、以节庆旅游为基点的传承途径、以物化的形态为载体的传承途径、以广大受众为关注点的传承途径、以学校教育为方式的传承途径、以宣传和评论为目的的传承途径等。[24]上述分类存在交叉,但是阐述比较全面,尤其是其提及作为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的人是不断变化的,不仅有年龄、代际的差异,而且同代人对同一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可能是不尽相同的,并且传承者存在的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固守一成不变的传承途径是行不通的。为了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时代意义,借助现代化的传承途径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必然之选,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社会组织传承途径、大众娱乐传承途径与媒体化传承途径。
其中媒体化传播途径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每次有新的大众媒介出现,文化传承方式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现阶段,大众媒介主要有广播、电视、纸媒、互联网等。之所以强调电视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意义,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从传媒方式的历史演变来看,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传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早在20世纪初巴拉兹就预言: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印刷传媒主导的文化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视觉文化”时代。[25]虽然这是针对电影而做出的预言,但是其后与电影技术基础与美学最为接近的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更加证实了巴拉兹所言不虚,时至今天,视觉文化显而易见已经是发展的趋势。视觉性内容压倒了其他传媒形态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主体。如果说世纪之初的“读图时代”的提法更多是针对纸媒提出的,那么当下中国的影视艺术已然开始了对华丽画面的追求,影视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第二,在上述几种媒介中,印刷媒介作为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时成本较高,对参与者又有文化层次的要求,“互联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互联网的超大容量,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另一方面,互联网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的立体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营造出的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受众接受的效果”[26],但互联网媒介传承在现阶段仍旧对参与者有限制,是否拥有电脑和是否会使用互联网就成为限制低收入者和幼年及老年参与者的经济或技术门槛。广播媒体没有技术及经济方面的制约,但是广播媒体只有声音符号系统,不能将传统文化中很多需要有形态展示、过程演示的内容予以全面立体的展示。比如剪纸艺术、社火表演、书法、绘画等,所以广播媒介本身依然存在着局限。只有电视可以通过自身符号、话语、形象的综合优势实现对传统文化相对充分全面的展示。因而,随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原本土壤的破坏,传统文化必须寻找现代语境下适合自身传承的途径,电视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成为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