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个案”经验的分析。徐桂庭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分析与实践探索——对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调研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对理事会、执委会、监事会三会并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进行了全面介绍。陈斌、唐永泽《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与思考——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职教论坛,2015年)一文基于南通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提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前提、科学办学和规范管理是学校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基础、敢抓机遇善抓机遇是学院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关键。段明、黄镇《公办高职院校经营性资产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营性资产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学校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产权管理人,与社会资本混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二级学院进行托管,充分激发社会资本的产业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竞争力。王志明、黄宇慧、段淑娟《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建设为例,介绍了政校行企打造协同育人的升级版的主要经验。潘奇《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进展、路径及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4所案例院校的分析》(教育与经济,2018年)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理工学院四所学院的对比分析,认为当前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方向与内容已明晰,其改革路径体现在推动学校产权组织结构的多元“混合”,建构“权责一致、高效、激励”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不断创新多方合作办学模式上。作者提出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法人的营非分类、认定院校身份、保护国有资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强化政府引导,是下一步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是对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层面的思考与分析,大都集中在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依据、现实背景及发展条件、整体改革方向等的宏观思考。比如闫飞龙在《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一文中指出,冲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是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依据,高等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坚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者的价值取向与权力的统一。高文杰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内涵与意义及其治理分析》(职教论坛,2015年)一文中认为,混合所有制高校要建立股东会、董事会(或理事会)、监事会、校长层与各职能机构或委员会等相互协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等。俞林、周桂瑾《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改革困境、路径与现代治理》(教育与职业,2018年)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及治理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以深层资本关系为纽带,从办学理念、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着手,构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发展共同体”。万卫《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共同治理的逻辑基础与实现方式》(职教论坛,2018年)指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共同治理的实现,可以从明确共同目标、鼓励共同参与、优化治理结构和改善治理机制等方面努力。郭盛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典型业态、实践之惑与治理路向》(教育与职业,2018年)提出要加快调整教育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既能保障出资者权益又能遵循教育规律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探索多元主体办学,丰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

三是对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某一环节的思考与分析。比如王忠诚、赵东明在《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型产学研基地建设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一文对构建混合所有制产学研基地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放开制度约束,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坚持采用市场机制,促进合作;坚持现代的治理方式、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宋书彬、方红在《高职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研究》(职教论坛,2015年)在混合所有制的办学视野下对实训基地管理机制设计理念、进入与退出机制设计等进行了分析。陈桂梅、周桂瑾《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问题反思及体系重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认为从现有的校企双主体共建二级学院、产学研科技园、企业大学(学院)等校企合作实体的育人过程来看,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存在来自发展环境、育人质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主体、内容、制度环境等要素,逻辑重构“双向参与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孙杨、王颖《公办高职院校PPP办学治理结构要素及组织原则探索》(教育与职业,2018年)提出公办高职院校引入PPP办学模式是以经济供给侧改革倒逼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PPP办学模式的稳定长效发展需要通过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的“微刺激”和基层院校治理理念、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改革的“强刺激”双管齐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赵章彬《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从治理体系角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指出由于产权主体虚置和投资主体单一,致使我国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学校缺乏办学活力,提出可以通过开展以多元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进一步明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和办学活力。

(二)当前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以上研究成果,在学理层面、个案层面或者某一环节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技术细节磨合、主体运行架构及治理模式、基于产权变革的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关联风险防控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适时总结了改革的新经验、对未来改革模式与机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思考。但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是对于高等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最核心的“产权变革”及由此对驱动的办学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办学机制路径等的深层次变革关注还有不足。产权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教育语境、教育环境、教育价值体系中科学定义产权复合办学的价值取向,由此厘定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并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系列变革,形成系统化的改革方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下来本专著将高度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最核心的“产权变革”环节,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型产权的架构原则及架构方式,复合型产权结构对办学模式、治理机制等的全新引领作用,明晰混合所有制院校建设的发展路线图及实施方案,破解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惑、之难,破解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之惑、之难,并着力在体制创新上做出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成果,夯实当前高等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探索形成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鲜经验”,为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破题及实质性推进提供实践指南,更好助力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文化转型升级。

第二,行业或区域先发优势对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催化作用的研究还很不够,特殊与重点“改革样本”的研究亟需“破局”。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试验过程,需要“化行业创新之势、区域先发之势为教育改革之势,借行业创新之力、区域先发之力为教育改革之力”,汇聚各方面的合力,找准改革的先锋试验样本和突破口,以关键领域与关键样本的破局探索一条改革的新路,这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有待加强和弥补。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发展的促进与贡献作用研究需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贡献率直接决定着改革获得的社会支持度大小,关系到改革潜力的发挥。如何将改革的内容、节奏及方向更加精准对位行业产业及区域创新发展趋势,构筑两者之间的合力机制也是接下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未来愿景研究有待触及。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创新技术发展快速迭代,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时代命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大变量、更加广阔的空间。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不应该仅仅满足当前发展现状的厘清及探索,更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未来,这样的站位和高度有可能为当前的改革提供新的破题视角,这也将成为接下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