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大致概括如图1-2所示。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

图1-2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主要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关联。本章系统地梳理了与本书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包容性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学术界目前已有的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影响的相关研究,指出本书研究的不同和创新点。

第三章对东道国宏观经济环境与投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本章重点分析柬埔寨和老挝基于自身发展诉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章分析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直接投资的动因。本章以邓宁投资动因理论为依据,根据课题组对220家在柬埔寨和老挝的中国投资企业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国别和产业差异,从战略驱动、市场驱动、成本驱动和政策驱动四种投资动因类型深入剖析中国企业的主要投资动因。

第五章从经济维度分析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本章首先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和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案例分析的方法,根据课题组对816家柬埔寨和老挝当地企业的调研数据,研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的溢出效应,包括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人力资本培训—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最后基于中国投资企业的角度,评估中国对外直接企业投资绩效(Enterprise Performance,EP),剖析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EP)的因素。

第六章从社会和环境维度分析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本章采用多元回归定量分析和重点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员工与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同时,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中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改善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是对政策建议。本章从中国政府、东道国政府、中国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四个角度提出了包容性促进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主编:《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2] 张幼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

[3] 《“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http://fec.mofco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