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意义
(一)缘起
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每个民族都力求在现代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因为,一方面,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每个民族不应该拒绝现代化,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贫困;另一方面,每个繁荣的民族都应该保持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自己民族的基本特点,丧失本民族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当务之急。京族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京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临海而居的民族,也是跨国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尾、巫头、山心三个村落,散居于潭吉、红坎、恒望、寨头、互村、米漏、三德、竹山等地。据考证,大约在公元15世纪,其祖先从越南迁移到中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我国京族承袭了越族先民的传统文化,到京族三岛定居后又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如喃字(也称“字喃”)、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戏剧、歌舞、节日、生产习俗、服饰、饮食、建筑等。京族与汉族、壮族等民族杂居,其民间文化与杂居诸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既传承保留了越族先民文化原有的海洋性特征,又吸收了汉、壮等民族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文化特色。京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本民族杰出的集体创造,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蕴涵着京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理想追求。其中哈节、独弦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歌、服饰制作技艺、鱼露制作技艺、风吹饼制作技艺等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大力传承和弘扬。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近年来泛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两廊一圈”的构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居住于广西北部湾地区京族三岛上的京族同胞进入了完全开放的生活环境之中,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融入现代社会,他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背景之下,京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间文化生存现状如何?发生了哪些变迁?这种生存境况说明了什么?京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教育传承模式和现代教育传承模式是什么?各有何特点及不足?如何改善多种教育传承模式,对京族民间文化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将使我们能够有机会探索如何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并实现功能互补,进而有效传承京族民间文化的路径。
本书以教育人类学理论为视角切入,同时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问卷、历史文献等多种调查方法,详细考察京族三岛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在京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成效,对京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及其原因,以及保护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试图为民间文化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历程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探讨当今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研究中日益引起关注的教育传承问题,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对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二)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既冲撞又交融,京族民间文化已呈现衰落的态势。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与发展正陷入生存危机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通过对京族民间文化的实地调查,分析京族民间文化的内容、特点、教育功能、教育传承模式,研究其在现代社会的境遇,探索京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通过此项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整体地认识京族民间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其生存与发展状态,积极调适、优化影响与制约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民族性、地域性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使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研究成果对如何建立起京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长效机制具有参考与借鉴作用,可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订民间文化的保护相关条例时参考,可作为民间文化课程辅助教材供民俗学、民族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使用,也可为京族地区中、小学编写“京族文化进校园”的乡土教材提供参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正式启动,广西沿海地区成为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重要桥头堡。本书不仅有助于跨国民族京族宝贵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广西民族区域文化的建设和北部湾城市文化品格的提升,也有利于加强中越等国的文化合作,促进中越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
此外,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京族民间文化,给我们提供了对当下的民间文化生存问题重新思考的契机,使我们能够有机会探索一种将家庭、学校及社会协作统一起来的“活”的教育传承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在理论上为京族文化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提供新的视野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