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壮侬岱泰族群文化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手工业

壮侬岱泰民族的手工业,其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工具和生产习俗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区和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需求有所不同,在手工业生产中也有相异之处。

一 制陶业

制陶是壮侬岱泰民族较发达的手工业之一。据考古发现,壮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烧制陶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片,经考证,距今已有9000多年,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所见的年代最早的陶片。越南革新开放以前,侬岱泰族地区人民基本上都会制陶、制瓦,其中侬、岱民族比较擅长于制瓦,泰族擅长于制陶。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泰人制陶使用的转盘技术的生产率相对较高。平均每4个小时,泰人制陶工匠可以做成一个容积为20~30升的缸,这样的缸当时的市场价格为25越盾,相当于目前的25万越盾。[1]壮侬岱泰民族生产的陶器主要是坛子、砂锅、烧水壶、缸、碗、勺子等生活器具。越南勐蒸地区生产的陶器最为著名,勐蒸地区因为制陶的黏土黏性高和在陶器烧制过程中能准确控制火候,所以制陶过程中不需要经过涂搪,制出的陶器亦能盛液体,而其他地区的黏土制陶都必须经过涂搪才能盛液体。

壮侬岱泰民族陶器的生产步骤相差不大,分为原料制备、坯体成型与修整、划纹、阴干、烧制等工序。

首先是采泥。陶泥要选择结构细腻、黏性强、杂质少的泥土。泥土有黄、红两种颜色,以红土为佳,因为红土黏性强,烧制出的陶器声音清脆,坯体强度较好。泥土采回后,需要将土块晾干、砸碎,挑出杂质,加水和制陶泥。

其次是抟泥。如果是夹砂陶,要将方解石放入石臼中,用杵锤捣碎,筛取细末。然后将石英石粉末撒在石板上,接着取出事先制备好的泥团,按胶泥四成、石粉末六成配比,在石板上双手反复抟压泥团,使石墨粉均匀地掺入泥团中即可用于制坯。如果是泥陶,要将陶泥弄成稀泥状,稀释出很细的泥浆,再将这些泥浆反复筛洗,直至滤出很细的浆为止。将滤出的浆泥放置空地处晒至半干(以手指能在泥块上按入为宜)后,搬到作坊,用人力或牛再将陶泥反复揉搓,踩溶后即可用于制坯。

图3-28 轮车

图3-29 木刀、外板、内板、布条

制坯方法主要采用轮制,兼用手制。工具包括轮车、木刀、外板、内板、布条等。制坯时,先在轮盘上撒一小撮草木灰,后将草木灰拌均匀,目的在于防止泥坯与轮盘发生粘连。在草木灰上按压一层陶泥,呈圆饼状,且中央厚边缘薄,用刮板、木刀削成所需的坯体的底部,然后将泥料搓成圆形泥条状,盘筑或圈筑在圆饼底上,转动轮盘,修整成身、颈和口沿,利用制坯工具反复加工制作,直至制成所需的形状。

装饰:为了陶瓷的美观,以及有防滑作用,壮侬岱泰民族会在陶器上做一些纹饰,这些纹饰大部分位于陶器的肩部和上腹部,纹样有方格纹、弦纹、水波纹、树叶纹、圆圈纹等。这些纹样都是壮侬岱泰民族人民根据在生活中接触的自然景物,经过加工创作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的特征。

回形纹:由直线或者曲线组成,如同汉字的“回”层层环绕。

图3-30 回形纹

圆圈纹:由大小不一的圆圈组成,有单个圆圈组成的,也有几个同心圆连在一起的的纹样。

图3-31 圆圈纹

羽状纹:羽状纹是壮族较具有特色的一种纹样,模仿自然界中羽毛的形态,由内向外散射的直线和折线组成。

锯齿纹:呈大三角状,图案规整,一般排列有细小密集和稀疏粗大之分。

图3-32 羽状纹

图3-33 锯齿纹

图3-34 广西钦州泥兴陶茶叶罐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这些纹样造型朴素简洁,排列起来规则有序,体现壮侬岱泰民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富有一定的代表性。陶坯制好后,放置通风较好的地方阴干,待烧制。

壮侬岱泰民族烧制陶器的方法相似,主要有露天焙烧和装窑焙烧。露天焙烧,陶坯不用装窑,而是平地堆烧。堆烧时,先在平地上放两根平行的长木块,然后在木块上、与木块垂直的角度放置一两排木条。接着将器坯横放在木条上。装器坯时,大件器物放在底部,小件器物垒置上部。每一次可烧制数十件甚至上百件陶器,器坯上部裸露,没有任何掩盖。先从底部开始点火烧制,待顶层陶器热透后,再在四周围上柴草,全面点火烧制。搭架的木条被烧断,器物滚落至火堆中,用木棍将器物翻滚,火灰均匀覆至器壁即可。装窑焙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仰烧法,因所装陶器有限,费时费工费料,所以现今较少使用。另外一种是叠烧法,陶器相叠的地方用泥团垫起,此法所装陶器较多。

壮族装窑焙烧前要进行祭祀,祭品可丰可俭,一般用猪头、狗、公鸡等。装窑讲究时辰,一般在中午12时,下午5时装完,6时点火,第二天清晨加柴烧火,烧2~3个小时即可烧透,待冷却后可出窑。出窑时,家中坐月子妇女不得参与。陶窑左侧上部一般供有神位,所供牌位为“勒封鲁班师傅七位仙姑八位仙娘前传后教神位”。每年农历九月,全屯人集资备祭品,进行“祭龙窑”仪式,一般用烧熟的整猪祭拜窑神。祭祀时,将全屯中最年长者使用过的陶器放到窑神前祭祀,以祈求窑神保护,制好陶,烧好窑。

二 纺织印染

(一)纺织

壮侬岱泰民族纺织业历史悠久。在壮族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举世闻名的壮锦文化。壮族纺织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纺轮可以说明,壮族先民这时已学会了纺织。出土的纺织印染工艺品证明,在汉代壮族地区的织染业发展很快,壮族先民已经能用植物的叶“芽纬”和麻,纺成线,把线染成各种颜色,再织成布。到了汉代,便能织造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壮家“男耕女织”的记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唐代,壮族的纺织工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蜡染、扎染、绞缬等工艺已普遍得到应用。到了宋代,壮族妇女的编织工艺奇葩——壮锦出现了,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并成为壮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民族工艺美术织品。

壮侬岱泰民族的纺织机的构造十分相似。纺织机台长170厘米左右,从前端到后端呈倒梯形,前端宽65厘米左右,后端宽80厘米左右,机架中部和上部有两个杠杆结构,分别用来提拉地综和悬挂、提拉编结。但是壮族和侬岱泰民族织布机的机架部分不太相同,壮族的机架部分主要是用竹笼,壮族古老的纺织工具——竹笼机因此而得名。壮族纺织机的机架较侬岱泰民族的织布机机架要高。

壮侬岱泰民族纺织的生产步骤相差不大,纺织工序主要分为纺纱、经线、穿扣、卷机头和织布5个步骤。

图3-35 宾阳竹笼机

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5213272.htm。

图3-36 侬族织布机

纺纱:将晒干的棉花用弹枪弹松后即可用于纺纱。纺时右手转动纺轮,带动线锭子转动,左手捏着棉条接向线锭子的线头,棉条上的棉花随着线锭子的快速转动自动捻成线,缠绕在线锭子上,左手顺势向后拉,纺出的线越来越长,手不断由前向后,由后向前,线丝丝缕缕绵延而出。纺出的线一层层缠绕在线锭子上,越积越多,逐渐成为一柱,这时一锭线就纺好了(图3-37、图3-38、图3-39)。除棉纺纱织布外,壮族在很早以前利用蚕抽丝纺纱、织布。《岭外代答》“虫丝条”中记载横州生产的枫蚕,“以酽醋浸而擘取其丝,就醋中引之。一虫可得六七尺”。即在锅中加入水和醋,把蚕茧倒入水中,加热,待蚕茧松软散开后,以竹棍抽其丝,把丝晒干用于纺纱。

经线:将所有的线头固定在第一根经柱上,接下来用一截木棍套在线中拉线,用木棍是为了防止线把手划伤。拉出的线按照之字形依次套在经柱上,从第一根经柱循环依次绕到最后一根经柱,然后拉着手中的经线按原路依次返回,将经线拉回到第一根经柱,让线尾和线头重合,将线尾剪断。

图3-37 壮族纺纱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图3-38 岱族纺纱

图3-39 泰族纺纱

图片来源:http://www.vietnamculture.com.vn/show.aspx。

穿扣:从穿扣开始各道工序都在为上机织布做准备工作。从线团中心将交叉线头掏出,用两根竹棍,也叫交棍,穿过交叉头,将交棍两边用绳子连接固定牢,让线始终保持交叉的状态。然后把两根交棍与支架扎紧,把经线搭在支架上,去掉绑着的绳子,把线抖开铺平,开始穿扣。钢扣是由排列有序的钢片组成的,中间有均匀的缝隙,经线可以从中间穿过,既是织布过程中重要的部件,也是经线排序的重要工具。第一次穿扣,就是要让经线的排列顺序用钢扣固定下来,用篾片将经线按顺序一根根分离,然后全部插入扣中,使经线各司其位。一定要细心,织品才能保持完整。

图3-40 经线

图3-41 清·杨屾《豳风广义》中的经耙整经图

卷机头:经线穿过后绑在竹竿上固定,再把竹竿固定在机头上。然后手执机头两侧木板,转动机头卷纱,一边借用腰力绷紧经纱,一边加入旧报纸将转入的经纱层层分隔,避免纱线紊乱,梳理、卷纱完成后,用绳子穿过并取代之前的竹竿,同时取下筬,整个机头就卷好了。

卷完机头装机后就开始织布了。在织布过程中,手脚的配合最重要,双手轮流操作,右手投梭,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右手拉动钢扣,拍打一次纬线,这时脚踩踏板一次。然后左手把梭子穿过经线交回给右手,左手再拉动钢扣,拍打一次纬线。双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投梭拉扣,即可织成布。

根据壮族民间习俗,每年第一次纺织要选在晴天吉日。纺织最忌“乱”,理纱上机时,要净手梳发,禁讲与紊乱或断裂有关的言语,否则纱不易理顺,且易断线,不能上机织布。禁止孕妇到织布场所,不准在织布场所内吵架。总之,凡可能与“乱”相关的言语活动均避开。

岱族和侬族传统的纺织印染普遍都很发达,然而由于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不一样,反映在纺织、印染中还是有各自的特点。侬族的棉花种植、纺织和印染比岱族的发达,反过来,种桑、养蚕、缫丝和纺丝在岱族地区比较发达,在侬族地区却很少见。岱族和侬族的纺织印染都是由妇女完成的。[2]

图3-42 壮族织布

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picview/5205878/5233644/0/3853ad1bfb43524b8618bfc2.html。

图3-43 侬族织布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泰人的纺织历史久远,一直都是传统的手工纺织,所以大都停留在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阶段,没有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越南革新开放之前,泰族妇女纺织是为了解决自身及家人、亲戚的“穿”,这里的“穿”指的是广义,包括所有的通过纺织而得到的:衣服、裤子、裙子、被套、垫被、帘子等。年少的时候,泰族姑娘就跟长辈学习纺织;成家后,给丈夫和儿女织布做衣,此外,还要为娶媳妇和女儿出嫁准备不同类型的布;年老了,给孙辈们织布以及给自己“百年”做准备。泰人的纺织品完全是妇女完成的,男人负责制作纺织用的用具。这是泰族社会的自然分工并在泰人的心中形成固定模式。泰族谚语有云:妻子女儿纺车旁。因此,当时的泰族女性必须学会纺织然后才结婚。小伙子找媳妇首先考虑那些手巧、纺织熟练的姑娘。作为母亲,还要教会女儿纺织,歌谣有云:女儿啊,你要跟阿姨畬地学干活,要跟父亲田里学干活,要跟同伴们地里摘棉花。待到女儿出嫁,则具备了纺织的本事,歌谣有云:我俩心连心,布匹装满箱,花纹衣裳上;织土锦,织丝帘,财产装满箱,暖暖一家子。虽然织了一辈子的布,但是泰人很少把布拿去出售,其中不乏一些十分漂亮和珍贵的土锦。泰族妇女为自己纺织了很多布匹而自豪。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在青黄不接、歉收时期,泰人才把土锦或布匹拿去交换,以换取大米。泰人把布匹、土锦拿去换黄金、白银和珠宝等,因此,布匹和土锦对于泰人而言就是财富的象征。越人管钱叫“银子”,钱与“银子”密切相关,而泰人则称为“布钱”,钱通过“布”来表示,与“布”密切相关。在泰人的观念里,认为布犹如黄金、白银和钱一样珍贵,可以留存多年。相反,泰人认为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布以及黄金、白银,但有布以及黄金、白银想要换成钱就很容易。与岱族和侬族的风俗一样,泰族地区也有把布匹送给新出嫁女儿作为珍贵的“回门礼”。旧社会的时候,还可以通关交纳布匹给泰人贵族的方式以抵扣“人工”[3]

(二)印染

在很早以前,壮侬岱泰民族先民已开始制作印染着色的纺织品。最常见的就是将白布染成蓝色或黑色。其染料就是山林中长的板蓝根,又名野靛叶,这种野生植物可直接用来做染料,制作方法是将板蓝叶放在缸里泡制待发酵后将渣子过滤,并加上石灰水,待沉淀后即可制成蓝靛菌种,同时放入清水,并加适量的石灰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的酒和碱水,经过反复搅拌,便制成了蓝靛染料,这种染料放在缸里可以长期保存。为了使着色均匀,染色之前,用水洗过坯布。然后放入用蓝靛膏调配好的水中浸泡几十遍才染好色。越南侬族的英侬在染了10次之后,就把坯布放入泡有牛皮的稀释过的水中固色,然后再拿到蓝靛水中浸泡10遍。染色之后,他们还把坯布拿去磨光:把坯布放在黑石上,然后用石条在布面磨,直到布面变得光滑、乌亮。

值得注意的是,壮族的印染工艺比侬岱泰民族要精细,可以改变布料单一的色彩,运用扎染和蜡染两种方法,是壮族民间工艺的一大杰作。

壮族的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用蓝靛染成的布颜色是单一的,若要想使布料具有花纹图案,则可增加另外一种工艺,即是用麻线或麻绳把织物扎起来然后放到缸里去染,染好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去除杂质,待干后取下线、绳,各种各样的图案就出来了;也可用针穿入织物中,然后抽紧扎好,再染色,按上一种方法操作,织物上可呈现各种图案;也可用镂空花纹木板夹住织物染色,这种方法叫“夹色”。

图3-44 壮族传统染布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图3-45 侬族传统染布

壮族蜡染古称“蜡缬”,是民间一种传统的印染方法,壮族蜡染纺织品,以盛于宋代的“青斑布”闻名。蜡染主要是蓝底白花,朴素大方典雅,雅俗共赏,工艺不算复杂,但技术相当高超。所用原料主要是当地土产如蜂蜡、白布、魔芋、草灰、蓝靛。先将白布用草灰漂白,再把浆糊抹在白布背面,晒干后放在板上磨平,然后按需要幅度大小剪下,再用蜡刀蘸蜡液(用木炭煮后溶在容器中),自由地在布面上勾画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画好后将蜡板放入蓝靛中浸染数次后再投入沸水中漂去黄蜡晾干即成。

(三)织锦

壮侬岱泰民族的传统手工织锦,古称“土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作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

壮族的土锦,一般称为“壮锦”。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广西通志》记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据传约起源于宋代,壮锦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

壮锦可分织锦和绣锦两类。壮族的织锦与岱侬泰土锦差不多,用已染好颜色的丝线纺织土锦,通过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得以织出花纹和图案。土锦上的花纹、图案分布均匀、整齐,取材于自然界,贴近生活,有人形、花草、树状和鸟兽等图案,以及八角星状、三角状、铜钱状、六菱形等几何图案,体现了壮侬岱泰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织锦图案生动,色彩夺目,而且结实耐用,可做被面、床罩、窗帘、壁挂、锦屏、台布、围巾、头巾、背带、围裙、挂包、坐垫等。纺织土锦在越南怀安、河广、高平等地的岱族和侬族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纺织土锦很费时间和精力,岱族和侬族都是在农闲时间纺织土锦,每天只能织出很小的一块。土锦出名不只是因为花纹漂亮和色泽鲜艳,更主要是因为土锦十分耐用,一幅土锦做的被套,可以用三四十年,土锦常作为新娘回门的时候娘家送的珍贵礼物。[4]

图3-46 扎染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图3-47 蜡染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g。

图3-48 壮族织锦

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picview/2979863/297 9863/0/a992e31f123ddb4a304e15ee.html。

图3-49 岱族土锦纹饰

相较于侬岱泰民族,绣锦是壮族的一大特色。在土布或织锦上,再刺绣出别具特色的花色图案,可谓锦上添花的工艺。绣锦工艺手法多变,可分为平绣、剪贴绣、挑绣、包绣、缠丝扣绣、布贴叠绣等手法。平绣是在布上绘图案,用绣花针穿上不同色彩的丝线进行刺绣;剪贴绣是取硬纸片或布片,剪出图案造型,再以平绣手法按造型刺绣。挑绣是依锦布的经纬线绣制几何图案造型。包绣是选色彩艳丽的布块先剪出花、鸟、鱼、虫等造型,下面垫衬棉花,再把它绣在锦布上,以求图形的立体浮雕效果。缠丝扣绣是先取彩色丝线数根缠织成粗彩线,再按图案要求以扣结模样钉绣在锦布上。布贴叠绣是取有色锦布剪形,按构图先钉在锦布上,再在钉上去的图形上采用平绣、剪贴绣、缠丝扣绣等手法绣出一些小图案。绣锦的彩色图案颇富魅力,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独特且神秘深奥。破译绣锦图案,可视为壮族从古至今的灿烂文化之一。

图3-50 壮族绣锦

图片来源: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三 编织业

编织是壮侬岱泰族的传统手工艺。壮侬岱泰族所在地区都盛产各类竹子,因此竹编产品丰富多彩。

汉代时期,壮族的竹编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竹席、竹篮可与现代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媲美。壮族竹编的主要原料是青竹(其韧性大,编织出来的竹器结实、耐用、颜色青而亮)。其工艺最主要的是破篾(也叫撕篾)和编织。其中破篾是竹编的关键,篾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竹编的好坏。将选好的青竹按照其粗细长短以制作不同尺寸的竹器,用锯子锯成不同的长短节,将竹梢留下在编织过程中量材使用。将锯好的青竹节用竹刀破开后,按其需要加工成不同尺寸的竹篾,再将竹篾浸泡在水中1~2天,使其变软后即可用来编织所需的器具。有些地区的壮族还用桐油涂在编织好的器物上。壮族竹编的主要品种有箩筐、背篓、鱼篓、簸箕、鸡笼、猪笼、菜篮、竹壳帽等。各类竹编器物造型精巧,结实耐用;有的还织有几何和花鸟鱼虫等花纹图案,有的则利用竹篾颜色的深浅,编织出有规律纹理的竹器。

越南侬岱泰民族竹编多使用已经烘干了的竹子,目的是让编织品耐用、不生虫,他们通常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把竹子砍回来,编织之前把竹子烘干,选用篾青进行编织。在谅山、高平省岱族和侬族村落有用竹子编织桌椅的传统,编织的桌椅款式漂亮,经久耐用。通过侬岱泰族人民的一双巧手,编织出多种多样的家具,有饭桌、供桌、椅子、书柜以及晾晒和储存粮食的器具,如谷围、粮囤、篓子、筐、筛子、簸箕等。谅山和高平地区的竹子编织品不仅在本地区畅销,也销售到其他地区,并且受到游客的欢迎。[5]

此外,壮族所在地区还盛产各种藤类、草类等植物,因此壮族藤编草编也较为发达。

藤编:20世纪50年代前,壮族的藤编就已颇具名气。如广西宾阳、德保、龙胜、那坡、象州等地的藤编。藤编的原料是来自壮族本地产的大黄藤、鸡藤、牛皮藤、小圆藤等。这些山藤长在深山老林中,具有质地柔韧、拉力强、弹性好等优良特性。采割之后,经过剪除杂枝,刮去表皮和水洗漂白,即成为优质的藤编原料。用它编织成的制品有通风凉爽、美观大方、结实耐用的优点。主要品种有藤篮、箱、椅、沙发、茶几、书架、童车、凳及其他工艺品等。此外,在壮族地区南部,即防城港市的防城和东兴盛行利用一种介于藤、草之间的蕨类植物芒萁(俗称“土藤”)编织各种生活用具。

图3-51 壮族竹编品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图3-52 侬岱泰族竹编品

图片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 http://image3.chaobuoisang.net。

图3-53 壮族藤椅

图3-54 壮族草席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草编:早在100多年前,富川的龙须草席和隆安草席就有“甲于各省”和“物负盛名”的美誉。草编工艺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山箭草(民间又称“油草”)编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最为普遍,有些地方也用榨糖剩下的甘蔗渣来编织。草编制品主要有草席、草鞋、草帽、草墩。

四 造船

壮族和侬岱泰族地区地理环境相似,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又濒临浩瀚的海洋,渡江航海需用船只,于是逐步发展了造船技术。

壮族江河小舟,皆刳木为之。如今桂西的驮娘江上,壮族人民仍在使用这种刳木舟,保持古老的传统。近海居民便造大船,称木兰舟,一舟可载数百至千人,扬帆而行,用于海上运输。《岭外代答》中所说的壮族地区“米兰舟”,舟若巨室,有帆,载重量大,不怕巨浪,可载数百人乃至上千人,船上可存一年粮食,能在船上养猪、酿酒。此外,还有用藤编成的藤舟,其制法是用藤将空板穿连约束而成,再用茜草塞于缝中。茜草浸水后膨胀,不透水,可用于江海航行。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壮族民间的造船技艺已逐渐消失,只在江河沿岸的一些居民中保留。

越南侬岱泰族主要制作独木舟和“燕尾船”。独木舟是以一段完整木头凿空木心,以成船。而目前在越南砍伐大树,则为森林监管机构法规所禁止,所以如今保留的独木舟并不多,有部分用于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燕尾船则是船底依然保留独木船的痕迹,船两边放有两块木板以增加船宽,船宽一般有80厘米至100厘米,船尾部分的木板像鸟尾一样翘起。船尾上雕有许多精美的花纹,所以称为“燕尾船 ”。

壮族地区造一艘木船,每一道工序都有祭祀风俗。例如造船场地的选择。壮族人认为,船用以载人,犹如棺材。故造船不能在他人的大门前或新房前,尽量选择河边空旷的沙滩上进行。不得已必须在房子附近造船的,则须选择在已有人居住过多年的房子的侧面或后面,船头不能对着大门,否则找来麻烦。

图3-55 岱侬泰族独木舟

图片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images.yume.vn/blog。

在上山伐木之前,要供祭山神,方可上山砍木,造船忌用桑木,因“桑”与“丧”同音。把木头搬运到河边进行加工前,要请巫师卜择吉日在河边沙滩地带举行祭祀木马神仪式。所谓木马神,就是木工架木用的三角形木架。届时将一块精心挑选的木板(日后用作船底的方板)横置在一对木马上,在木板中央摆上一块猪肉、一只鸡、一对香烛、一碗米、三杯酒,米上放一个包有3.60元人民币的红包。待船工到齐了,师傅站在前面中间,徒弟站于其后,燃放鞭炮,一起供祭。此时,师傅口念“顺风得到,水路平安”。祭毕,众人分享供物,图个好兆头,即可开工。开工后,凡遇农历初二、十六,都需要供祭木马神。

造船的最后一道工序——封金关顶,极为关键,故有诸多讲究。封顶须选择吉日吉时“送木马”,届时船主准备鸡、猪肉、酒和香烛之类供祭木马。不能拿鸭和鱼作为祭物,因为此二者和船均在水中,与船同类,不能以己之身供祭自己。祭毕后即可封顶。封顶由师傅亲手用铁钉将横板钉于船底。钉第一颗钉时,不能由上往下钉,而是由下往上钉。每钉一颗钉子不能完全钉死,要留有一小段,意味着好事不封顶,还留有余地,意谓此船以后在水中有退路(活路)。因封顶又叫封钉,钉与丁谐音,封钉意谓断后,故年轻人不参与。在封钉过程中,如若不慎将铁钉折断,便预兆该船日后必遭不测,故船主宁愿弃之重造。

新船竣工,师公选好吉日吉时进行供祭后,在船头挂块红布,称挂红,方可下水。

五 造纸

由于地理环境相似,壮侬岱泰民族地区造纸所用原料也都差不多,主要有杉树皮、竹子、禾草等,造纸用的竹料多为自家种植。每年立夏之前,趁嫩竹未开枝时砍伐造纸。伐竹之前,需用鸡、鱼、肉、米、酒、香烛供祭神灵以求顺利,此后逢节日都要供祭。

壮族在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已有手工纱纸生产,清末民初最为鼎盛。其中,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区的纱纸品质特好,曾盛极一时。这些地区中又以都安最为著名,当时都安县内造纸户达1000多家,年产纱纸近2.5万担,产品远销广东、香港及东南亚各国。民国十年后,机制有光纸大量入境,传统的纱纸业虽受到冲击,但都安纱纸生产仍闻名全省,纱纸质量依然负有盛名。新中国成立后,都安传统纱纸业发展跌宕起伏。1952年,全县从事纱纸生产户共计有1354家,4558人。之后,县内兴办纱纸生产合作社和造纸厂,造纸技术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变迁,工具多数已采用现代的机器。到1960年,全县共有7家纸厂,产纸(包括纱纸和竹纸)199吨,纸浆3550吨,1962年7家纸厂全部停办。直至1970年,都安才重新开始纱纸业发展,第一造纸厂和第二造纸厂相继兴建。都安第一造纸厂初期产品为机制纱纸。1975年用沙树皮作原料,成功地试制出打字蜡纸,填补了广西打字蜡纸的空白。1982年,都安县兴办都安书画纸厂。该厂的兴办,结束了我国华南地区不能生产宣纸的历史。都安宣纸可与著名的安徽泾县宣纸相媲美。1985年12月29日,该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举行“试笔会”,北京各界书画名流200多人应邀赴席试笔。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挥笔赋诗盛赞都安宣纸:“得心堪应手,良楮克笔随。西南雅缘结翰墨,洛阳夸贵讵足奇!”不少国画家用都安宣纸作画后,赞不绝口。都安宣纸在20世纪80年代远销韩国、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国家,成为全国宣纸行业的出口大户。

壮侬岱泰民族造纸工具主要有浸泡纸制原料的纸塘、纸槽、竹篾编的案台、纸帘、木杠杆、纸刷、刀和纸幅等。造纸主要分为浸料、踩料、捞纸、压纸、晒纸和切纸等工序。

浸料:纱纸和竹纸因原材料不一样,故浸料方式也不相同。纱纸的原料主要是沙树皮,先将沙树皮放入锅里煮,煮时一定要按比例加烧碱,煮到用手可将沙树皮撕碎即可。将煮好的沙树皮放入池水中冲洗,当池水由黑色变干净,沙树皮由黑色变成黄色时,将出水口堵住,将漂白粉倒入池中,使沙树皮由黄色变成白色,并且变柔软。之后,将未煮软的沙树皮拣出(一般都是被虫蛀过)丢弃。竹纸的浸料方式则相对简单,从竹林砍伐竹子,去除竹叶和竹皮,砍成90~100厘米长的竹段;用斧背或锤子把竹段劈裂,捆扎成竹把,将竹把投进腌池,用石灰水浸泡。水要浸过竹面。待一个月左右竹沤烂后取出,排干净池中石灰水,再用清水浸泡烂竹。每天要换水,又过一个月左右直至竹变熟烂。

踩料:将柔软变白的沙树皮或是熟烂的竹搬至作坊,放入纸槽,反复踩踏,将其捣烂,直至呈浆糊状。料踩得越细越烂,出纸率越高。

图3-56 捞纸

图片来源:http://bbs.hcwang.cn/thread-104739-1-1.html。

图3-57 贴纸

图片来源:http://bbs.hcwang.cn/thread-104739-1-1.html。

纸药(有些地方叫“胶水”):纸药是造纸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壮族地区,人们会去采集一种壮语叫“go we”的植物,把植物晒干碾碎放到锅里煮,见到水中冒泡即说明已熟,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待锅冷后,放入少量石灰膏搅拌均匀即可。

捞纸:把踩好的料、清水、造纸胶液以一定的比例一起放到纸槽里搅拌均匀,然后双手持纸帘,将纸帘连同纸帘架呈倾斜状放入纸槽中,双手持纸帘架往前伸,再左右摇晃,使纤维均匀分布在纸帘上,再拿出水面,将水倒掉。把捞过纸浆的纸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纸帘,接着再抄下一张。

压纸:目的是把湿纸中过多的水分去掉。以重物挤压,压纸时先在湿纸上放一个竹帘,竹帘上再压一块木板,然后在木板两侧各压一块方木,便会有水流出。

晒纸:把纸一张一张地贴到墙上晒干。有些收购商有特殊要求的,也会用烤炉来烤纸。

切纸:把晒好的纸从墙上揭下来,按照纸幅的要求切成各种不同规格的制品。

六 冶铸业

冶铸业是壮侬岱泰民族一项重要的手工业,由于铁器中的刀、锄、铲、锹等工具是壮侬岱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铸铁业在壮侬岱泰民族都较发达。

壮侬岱泰民族铸铁工序大致相同,均分为熔铁、浇铸、修饰等。

熔铁:把铁矿石或回收的废铁放入炉中冶炼,直至融化为铁水。浇铸:这也是重要的步骤,因为这直接决定产品的款式。模子多是传统款式,很少有新的款式,大都按照工匠的经验而浇铸。浇铸需要掌握好浇的力度、角度,使器物表面均匀光滑。修饰:运用磨、刨、削等方法对浇铸的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完善成成品。在习俗方面,壮族铸铁开工前一般都要用鸡、猪肉、香烛等祭供老君、涌铁夫人等神。开炉之前,忌遭他人作法,若有此事发生,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炉口上方可解法。有些壮族地方则是用稀鸡屎抹炉口,即可解法。侬族信仰城隍、祭拜祖师爷,都有冶铁业特有的祭祀仪式。[6]

图3-58 市场上售卖的安侬铁具

图片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imagevietnam.vnanet.vn//Upload//2011/5/6/。

侬岱泰民族相较而言,侬族地区的冶铁相对发达,尤其是在越南安侬、英侬等地。侬族每个冶铁班子都会在产品上标注自己的标记,并且一辈子都努力维护自己标记的信用。顾客买了哪个师傅的产品,一旦坏了就可以拿到购买的地方修,师傅也很乐意帮忙修补,且不收手工费。[7]安侬人还有把自己锻制的铁具送给朋友或是心上人的习俗,送的东西包括:刀、镰刀、剪刀等,通常会在赠送的铁具上刻上纹饰来表达一种对朋友的特殊感情,同时也增加美感。

壮族的铜冶业则较其他民族发展程度要高些。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工匠学会了冶铸青铜器,到秦汉时期乃至隋代,随着中原人民的不断南迁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壮族工匠逐步积累经验,青铜冶铸技术不断提高,其中以壮族最具代表性的器乐——铜鼓为最。铜鼓分为两种:一种是铅锡青铜鼓,除了以铜为主要原料外,铅的成分多过锡的成分;另外一种是锡青铜鼓,除了以铜为主要原料外,锡的成分多过铅的成分。这主要是因为铜鼓为器乐,对铜、锡、铅比例进行不同的配比组合,就能铸造出不同声音和色泽的铜鼓。铜鼓制作主要采用合范法和失蜡法。合范法指的是铸造铜鼓用的“范”不是一体的,而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制作铜鼓时合为一个整体并将它固定住,浇铸铜液,冷却后再分开。失蜡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内外范,并在足部留出蜡口,将鼓范阴干,用慢火烘烤,让蜡模全部融化流出,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了空壳,再将鼓范放在微火烘烤热透后,就可往内浇灌铜溶液,铸成器物。此法制作出的铜鼓四壁看不到疤痕。壮族铜鼓上的花纹、装饰工夫尤为精细。花纹有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等;装饰有立体蟾蜍、龟饰、鸟饰等。这些纹饰,造型生动,疏密有致,对称协调,深浅适度,体现了壮族先民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图3-59 铜鼓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i?d=50316482&z=&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

七 酿酒

酿酒在壮侬岱泰民族地区传统悠久,多以自给自足为主。酿酒的方法各民族有所不同,岱族、侬族主要以植物为原料酿制蒸馏酒,而泰族主要是把酿酒原料和酒曲放在密封容器中直接发酵而成。壮族则根据需要两种方法都采用。

酒曲:不管哪类酿酒方法,都要使用酒曲。酒曲制作比较保守,不轻易给别人知道。壮族酒曲的制作多采用上好的糯米掺上一半黄豆,磨粉以后,以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杏仁泥以及数种甚至十几种芳香药料、老酒曲等拌匀做成。岱族民间认为好的酒曲至少要由30种植物配制而成,因此寻找酒曲的原料很不简单。岱族俗语有云:爬崖攀壁,采药酿酒。采摘原料的时间为每年的8月,因为这时的天气干燥,多为晴天,有利于晒干采摘的原料。如果采摘制酒曲的植物回来后是雨天,就在家里面晾干,不能放在火上烤干,不然制成的酒曲不好,酿成的酒也不够香。把晒干后的原料切碎,舂成细粉,然后加水与上好的糯米粉一起捏成鸭蛋大小的球状酒曲。捏酒曲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要捏成凹陷下去的酒曲和长圆柱形的酒曲,分别象征着雌雄酒曲。岱族在制作酒曲的时候,忌讳从葬礼回来的人靠近,因为他们认为会让酒曲变得阴凉,发酵不了;忌讳坐月子的妇女参与,认为这会影响酒曲的质量以及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岱人常用陈年的粳米来酿酒,不用糯米或是新米酿酒。

煮酒:壮族煮酒时的工具主要包括两口铁锅,一个陶甑,一节竹筒导管,一个盛酒的坛子。首先将一个铁锅做熬酒槽用,加水后将熟米和酒曲的混合料倒入其中。上面套放陶甑,陶甑上再放一个铁锅,装满清水作冷却用。接上导管,下接坛子。装料锅、蒸馏器和冷水锅之间的接合部分要密封好,以不漏气为准。密封好后,在盛料的大铁锅下以文火熬煮,锅中酒料煮热,酒蒸汽上升,遇到上面的冷水锅锅底就凝结滴入蒸馏器的接酒槽内,然后通过竹筒导管流入坛子里,酒便制成。岱族煮酒首先把之前弄好的酒料放在蒸锅里隔着水(像蒸糯米一样),而不是直接倒在锅里,这是酿米酒的一个特点。在蒸锅上放置一锅冷水,用于冷却。一旦蒸锅上的冷水变烫了就换新的冷水,酿一次酒要换水3~4次。取少许酒放到火里面烧,如果酒燃烧出火苗则酿酒还不能停火,反之,则可以停火,酒已经酿好,把酒放入坛子储存,然后用芭蕉叶盖好坛口,再用泥浆密封。岱族人认为不能在酒缸周围放有黄精,因为黄精会使酒的浓度稀释。所以岱族也用黄精的根来泡茶解酒。

壮侬岱泰民族地区常采用植物来酿酒。泰族的桄榔酒就比较有名。壮族人很早就用植物的花、果、块根为原料酿酒。如据唐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博罗蛮村有桂,以桂花酿,曰桂酒。”《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记载壮族先民:“以槟榔汁为酒。”“俗以椰树花为酒,其树生花,长三尺余,大如人膊,割之,取汁以成酒,味甘,饮之亦醉。”《南越笔记》卷十六,“岭南诸酒”条载:“又有酒花,以石榴花著瓮中经旬而成。”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开始使用谷物粮食酿酒。此外,壮族还用家禽内脏及野生动物酿酒,如产于广西柳江、融安、鹿寨、龙胜、来宾、宾阳、邕宁、上林、都安及贵州从江等地的肝胆鸡杂酒及蛤蚧酒。

此外,在壮族地区,还制作甜酒。甜酒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在靖西一带壮族还用南瓜。首先将糯米反复淘洗和筛选,再用文火将米蒸熟,其间要控制好水分和火候,使米料蒸熟后不结成团,米料成糊状但仍有颗粒形状为最佳。蒸好后将米料倒出摊开晾凉,待尚有少许余温时拌入酒曲,放到坛子里发酵,一般三五天后即可食用。可做甜酒排骨、甜酒鱼、甜酒汤圆。有的地方在妇女坐月子时,还特制鸡蛋甜酒和公鸡甜酒做补品。鸡蛋甜酒的做法是在糯米甜酒制成后,把若干个生鸡蛋洗干净后投入甜酒,然后密封罐口,1~2个月后启封食用。公鸡甜酒做法是将一只刚刚开啼的公鸡勒死,去毛清除内脏后,用纱纸搽干净内腔,然后将公鸡放入砂罐中,注入甜酒,用文火熬制3个小时以上,即可食用。

图3-60 架陶甑和锅

图片来源: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3&id=17776。

图3-61 煮酒

图片来源: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3&id=17776。

八 榨油

壮侬岱泰民族地区土地和气候相似,因此均种植油料作物,榨油也成为这些地区传统的手工业之一。提取植物油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榨取法,用来制作食用、点灯等日常用油;另一种是熬取法,多用于提取香料油。

壮侬岱泰民族民间榨油使用工具相似,常见的榨油机是一种横卧式榨具,用质地很硬的大圆木做成,圆木中心凿空。在圆木下方开一条细槽,使油能流入承接器中。此外还用硬木料制作若干厚约5厘米,直径大小与榨槽内径一致的圆形砧隔板,以及上大下小的木楔。榨油时,原料放入榨槽中,最后放几块砧隔板,不断捶击木楔即可出油。

榨油的程序主要是:用石碾子把油料碾碎;用木甑子将油料蒸熟;编织稻草准备包裹蒸好的油料;将编好的稻草放在篾箍里;把一个比篾箍的内径略小的无底木桶扣在篾箍里;将蒸熟的油料倒进桶内;稍压油料后,抽出木桶,用脚将油料进一步踩实,连篾箍一起置入榨油机主体圆木的木杆槽中。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嵌入楔子,然后打楔榨油。

九 制糖

壮侬岱泰民族地区盛产甘蔗,先民很早就会用甘蔗榨糖。早期是以石舂捣甘蔗以取汁,随后又发展到用石磙和木辘、石辘压榨取汁,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榨糖器具也不断发展到使用专门的榨糖车。《天工开物》详尽地介绍了榨糖车的制造方法:“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榫出少许,下榫出版(板)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轴木大七尺围方妙。两轴一长三尺,一长四尺五寸,其长者出榫安犁担。担用屈木,长一丈五尺,以便驾车团转走。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其下板承轴凿眼,只深一寸五分,使轴脚下穿透,以便板上受汁也。其轴脚嵌安铁锭于中以便捩转。凡汁浆流板有槽,枧汁入缸内。”壮族的榨糖车及作坊一般是全族或全村共有。每年开榨前,要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然后共同安装好榨车,修筑糖灶等,榨季从秋收后开始,大概至春节之前结束,停榨后也要举行祭祀仪式。

制糖工序主要分为榨甘蔗汁和煮糖。

榨甘蔗汁:负责“转碌”的两人赶着套上轭的两头牛,将两只沉重的碌轴拉动,待碌轴飞快地旋转起来后,负责“下蔗”的五六名男女将甘蔗连续不断地插进碌轴下端的缝隙。旋转的碌轴将甘蔗挤压,蔗汁就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顺着石盆的凹槽流入木桶里。被榨过的甘蔗还要反复榨两三次,直至蔗汁全被榨干为止。侬岱泰民族地区还利用甘蔗渣水发酵酿酒,酿出来的酒很是香甜。

图3-62 榨槽

图3-63 榨油机

图片来源:http://bbs.zhongsou.com/15/20110630/1660713.html。

图3-64 榨糖车

图片来源:http://bbs.zhongsou.com/15/20110630/1660713.html。

煮糖:煮糖一般要经过3个大铁锅,分为头锅、中锅、尾锅。煮糖师傅将蔗汁倒入头锅,以猛火烧煮30多分钟。一边煮,一边用漏勺将蔗汁中的杂物(蔗渣)及糖泡捞出(可做烧酒的原料),接着将头锅煮过的蔗汁舀到中锅,又烧煮约20多分钟,再将杂物和糖泡清除,然后舀入最后的尾锅。继续以猛火烧煮,一边用木棍不停地将蔗汁搅动,防止粘锅烧焦。

中越壮侬岱泰族群手工业的种类不止上述的内容,但限于资料的收集,我们仅从以上9个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越壮侬岱泰族群在手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工具和习俗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在诸多方面是相近的,其中也有些差异。毕竟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中,传承与改进相互交织进行着,最终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