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其对经济学所做贡献良多,彼黑威蒂将其主要的学术成就归纳为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学、历史分析和对发展问题的模式化研究(Bhagwati J.,1982)[32],但其最突出的贡献仍在于后者,在西方经济学中,刘易斯的名字也是与他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凭借着“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研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刘易斯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如何解释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时期表现出超常的资本积累率,怎样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这是刘易斯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思考的核心问题。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不能给予正确的解答,需要在古典经济学中寻找答案。刘易斯于1954年5月发表的著名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33],就是“按古典学派的传统写成,做出古典学派的假设,并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34],以此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刘易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对他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和早期的发展经济学都有重大影响。刘易斯“后期的著作大多可以看成是对上述思想的注解和引申”(R.Findlay,1980),同时这篇文章也几乎主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一 无限劳动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理论
刘易斯认为新古典主义包含的劳动是稀缺性生产要素的假设,无法解释工业化国家超常的资本积累,也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因此,他放弃了新古典主义的这一假设,采用了无限劳动供给的古典经济学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性质不同的部门组成。一是巨大和停滞的传统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缺乏资本,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者是自我雇用。随着人口和劳动力增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会不断下降。这一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二是比例虽小但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这一部门由资本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技术进步较快,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因此,从生产手段、生产目的、收入分配方式来看,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都存在本质的差别。
2.生存工资假说与劳动的无限供给
传统农业部门是一个古典经济学的世界。由于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几乎为零或负数,因此收入分配不可能按照新古典的边际法则进行,只能依据古典经济学的平均原则决定。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或者工资水平由该部门的平均产品决定,由于该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只要现代工业部门支付略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平均产品决定的收入水平的生存工资(subsistence wages),现代工业部门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现代工业部门工资水平高出传统农业部门收入水平的差额,是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的成本。刘易斯采用了古典主义的生存工资假说,提出了无限劳动供给条件下的经济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理论。在后来关于“剩余劳动力”的争论中,刘易斯对无限劳动供给的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部门只要在现行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劳动的供给大于劳动需求,那么这一经济就满足无限劳动供给的条件。
3.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与古典经济学一样,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利润是资本积累的来源。生存工资和劳动的无限供给使工业部门产出的分配有利于资本积累,出现了持续的较高的资本积累率。高资本积累,导致工业部门的较快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转向城市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差距,提供了吸引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经济激励。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同步进行。
4.刘易斯转折点与二元经济的转型
只要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就可以在由制度决定的、不变的生存工资水平上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在二元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工业部门存在一条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一旦农业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纳后,劳动和资本一样也成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工业部门就业的增加将拉动工资上升,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右上方倾斜,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工资缺口将消失。劳动力从剩余到稀缺,劳动供给曲线从水平到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一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它在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二元经济转变的完成。费景汉(Fei,John)和拉尼斯(Ranis,Gustav)通过引入农业技术进步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从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的释放,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以及农业和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中研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了刘易斯模型,将刘易斯模型一般化和形式化。在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尽的这一点被称为“商业化点”,它标志着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一样,实现了商业化,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商业化的农业,整个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进入新古典主义世界。
刘易斯模型所描述的上述过程如图2-1所示。横轴表示现代部门的雇用劳动量,纵轴代表工资和劳动的边际产品。OW0为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刘易斯认为它等于传统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现代部门只需要付出比OW0略高的工资,如OW,则可以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而现代部门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向劳动力支付工资的,即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到达MPL=W为止。因此,初始阶段的均衡点为F,总产出为OD1FL1,劳动雇用量为OL1,支付工资为OWFL1,利润为WFD1。现代部门将利润用于投资则MPL右移,就业上升到L2,利润提高到D2GW。利润再用于投资,不断循环,“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一直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35],也就是说到S点后,剩余劳动力用尽,劳动力变为稀缺要素,对劳动力的进一步需求则需要提高工资,劳动供给不再具有完全弹性,如虚线SS1所示。S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或“刘易斯拐点”。
图2-1 刘易斯模型
二 古典经济学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源头来自古典经济学。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并用它来创造性地研究当代经济发展问题,这构成刘易斯经济学的一大特色[36]。下文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古典经济学对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影响。
1.斯密经济增长的第二定理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斯密认为一国财富的增加有两个途径:一是在业劳动者的技能、熟练程度,即劳动者的效率的提高,这取决于分工;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劳动者与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这取决于资本积累和资本的生产性使用。我们将分工导致劳动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观点称为斯密经济增长第一定理;而将资本积累导致劳动向生产性部门的配置和转移,生产性劳动在总劳动人口中比例上升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称为斯密经济增长的第二定理。斯密非常强调资本和劳动的生产性使用。他将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是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目的是追逐利润;非生产性劳动与收入相交换,目的是获得自身的消费。经济增长表现为社会经济中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增加,它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斯密由此来说明社会收入应该如何使用才能产生一种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果。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它由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部门构成,传统部门是自我雇用部门,生产和就业的目的是消费;资本主义部门表现为雇佣关系,生产目的是获取利润。经济增长和发展表现为资本主义部门的不断扩大和传统部门的相对缩小,其动力来自资本主义部门不断上升的利润和资本积累,并通过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不断转移实现。刘易斯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的划分,以及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积累推动现代部门不断扩大的研究逻辑和思路,显然受到了斯密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划分,以及斯密经济增长第二定理的影响[37]。
2.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的假说与无限劳动供给的假设
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条件是一个关键假定,他的其他理论与分析都是建立在此假设基础之上的。
无限劳动供给的假设来自古典经济学,刘易斯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本文是按古典学派的传统写成,做出古典学派的假定,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从斯密到马克思的古典学派都假定,或认为,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然后,他们探讨整个时期内生产是如何增长的。”据此,刘易斯提出了无限劳动供给假定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研究思路。他认为,由于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可以推断出该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可能为零。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当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被释放,总产量并不下降时,这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则被认为是零。从而传统部门的劳动收入在数量上仅能够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最低水平。只要资本主义部门能够提供略高于传统部门生存收入水平的工资,则可以获得该部门经济扩张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刘易斯经济理论基础的无限劳动供给假定,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生存工资假说基础上的,是可以从古典学派的理论中推演出来的结果。
3.李嘉图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思路与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的积累,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他认为提高资本家利润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有利于经济增长。刘易斯接受了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积累速度的假定。他同古典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工资仅维持生存,地租主要用于消费,只有利润才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来源,因而将资本的积累看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为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分配格局是要确保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能稳定上升的观点,是李嘉图和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共同得出的结论。
三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局限性
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对当代发展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理论也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引起了长期的争论。有些学者认为,他的理论模型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工业化过程为基础的,在运用于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1)该模型认为在传统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现代部门则是充分就业。这个假定是刘易斯模型建立的基础之一。然而许多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也存在大量失业。这使得刘易斯模型无法解释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加剧城市失业的现实。
(2)模型还隐含假定: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都能满足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然而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受教育年限少,一般只适应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的情形,难以立刻适应现代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素质的严格要求。比如模型所述的劳动力能全部迅速地无摩擦转移与现实有相当距离。
(3)刘易斯模型假定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率与现代部门的劳动转移率和就业创造率成正比。而事实上这取决于资本积累中采用的技术偏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部门还采用了大量的资本密集型技术,这就导致就业增长远低于资本积累的速度。
(4)刘易斯模型还隐含着现代部门存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保证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以前(到达S点之前),城市的实际工资是不变的。但大量事实表明,由于受发展中国家工会组织、工资随工龄增长而提高、跨国公司工资制度的冲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代部门失业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同时,现代部门的工资呈现刚性并逐步增加的倾向。
(5)尽管刘易斯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很重视农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其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处于两难境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没能很好地融入模型中[38],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未能体现。
另外,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的假定也被很多发展经济学家质疑。刘易斯在1958年、1972年和1979年多次对此做出了辩解。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近30年的工业化和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工业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这就是中国发生的、持续了30多年的“民工潮”现象。笔者认为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些假设以及这一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发展过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吻合。因此,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起点。但是,刘易斯模型不能解释我国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工业部门实际工资水平上升的现象。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第一章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