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幸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的问题

当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同时把注意力转向人们的主观真实福利时,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为何用主观幸福感评估社会总体福利及家户的福利改善程度?这种评估方法如何体现社会福利及个体福利的动态变化?又如何预测未来的福利状态?另一方面,从哪些角度选择发展的度量标准?如何根据发展的这些度量标准破解幸福收入悖论?进一步而言,若以主观幸福感作为检验个体发展的最终标准,那么个体发展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怎样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又是怎样的?再者,若以主观幸福感作为检验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准,那么经济增长、城市化、现代化等宏观发展是否意味着人们幸福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居民之间的主观幸福感是否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公民幸福。在中国倡导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发展的终极目标去反思和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幸福收入悖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GDP、收入、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物质福利只是实现发展的手段,而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并且,主观幸福感不仅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固有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度量发展实现程度的重要工具,这也是本书试图探讨和考察的基本内容。为了回答上述几个问题,本书从微观、宏观及城乡社会结构三个角度选择发展的视角,分别分析不同的发展度量标准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差异,以破解我国的幸福收入悖论。首先,本书基于个体发展的微观视角,纵向分析个体发展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此探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其次,本书基于经济增长(人均GDP)、收入分配、公共支出等宏观发展视角,以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宏观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准,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效应及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最后,本书基于城乡社会机构视角,分析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客观评价现代化、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自“去心理化”的效用理论革命以来,以收入为主的经济指标一直被视作度量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而所有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发展的经济政策,最终大多归结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以主观幸福感度量人们的真实福利,拓宽了发展问题研究的视野,突出了发展的最终目标——回归生活,回归到民众的主观幸福。

第二,在经济学领域,学者们更关注收入、失业、通货膨胀等客观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而对主观心理的因素关注不够。本书在强调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等外在客观因素对人们幸福感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超越一般经济学研究局限于客观因素的分析范式,关注客观因素发挥的主观心理机制,以及居民主观心理差异对幸福感产生的影响,突出了发展的客观维度与主观维度,这是对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三,本书分别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和纵向历时分析,为“幸福收入悖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2.现实意义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提出,要核算国民幸福指数,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一套国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指出,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探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1年3月,幸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之一,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已成为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共识。因此,我们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探讨一条能够使人们的经济水平、幸福水平同步提高的路径,将有助于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且,探讨客观因素及主观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把握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