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研究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本书记述1917~1949年间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历史。在中国,“新文学研究”和“新文学创作”有着几乎同步的历史,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丰富遗产。

然而多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重心一直在“新文学创作”,而相对忽视“新文学研究”。特别是对1949年之前的“新文学研究”成果,学界关注不多,重视不够。学术研究往往是先因后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为了开拓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新局面,我们应该摸清“新文学研究”的家底,科学地继承和总结“新文学研究”的成果,作为继续前行的基础。本书就是对“新文学研究”的一次摸底,试图描绘出1917~1949年间“新文学研究”的历史面貌。

为了让历史的面貌更为清晰,本书将这段历史再细分为三个时期。

1917年初到1927年底,是新文学研究的“开辟”时期。“五四”文学革命催生了“新文学”,同时也催生了对“新文学”的批评。这些文学批评是对新文学的最早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些研究成果还是初步的,有的还不免带有幼稚性,但它所保存的当时学界对新文学的反应,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后世所无法复制的。在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中,各种学术思潮和流派开始涌现和形成,呈现出开辟时期特有的“众声喧哗”之气象。

1928年初至1937年6月,是新文学研究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新文学研究阵营因为不同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明显的裂变,但在裂变中,新文学研究依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一方面,各种批评理念开始成熟,批评家标举各自的理论旗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现代主义、民主主义等各种流派,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文学研究的形式逐渐完备,像作家论、作品论、作家自传、作家评传、作品选编等已被广泛运用,还开始了大规模的为新文学造“史”的活动。这一时期的新文学研究,在数量、质量上都超越了上一时期。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是新文学研究的“抉择”时期。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在国家命运的决定性时刻,新文学批评和研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抗战建国的政治大局。文学批评必须在敌/我、国/共两军对垒中选边站,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政治化渐成唯一选项。虽然也有人不满、抗拒,但却难以扭转这一局面。在这一阶段的末尾,随着中共革命的胜利,新文学研究加速走向政治一元化的轨道。

根据上述对新文学研究历程的认识,本书将这三个时期,分为三编《喧闹中的开辟》《裂变中的发展》和《战火中的抉择》分别记载和评述。

本书的首要目标在于建史。为此,本书坚持从历史的实际出发,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一一检读、摘取、编构,力求尽量完备地描绘出历史的原貌。不过,三十多年留下的全部史料不可能都写进历史。本书在建史之时,试图抓住每一时期新文学研究中相对集中的一些现象,作专题性的描述和评价,这样有利于展现各个时期新文学研究的概况和特征,也有利于勾勒出新文学研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线索。当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本书的尝试难免会有许多幼稚和舛误之处,恳切地希望听到方家的批评或建议,以便今后做出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