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考
十九 晉立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考
(長蘆水)又東屈北逕信都縣故城西,信都郡治也,漢高帝六年置。景帝中二年,爲廣川惠王越國,王莽更爲新博,縣曰新博亭,光武自薊至信都是也。明帝永平十五年,更名樂成,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城內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又有《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青龍三年立。[163]
此兩處皆爲墓碑,碑石及文皆已不存。酈道元言此兩碑立於信都縣故城內,分別題名“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前者未言立碑年代,後者則依碑文言爲“魏青龍三年立”。然此兩碑之碑文、立碑緣由及形制皆未有言及,可見此兩碑或時已毀損不存,或非道元親眼所見。城內還立有“北魏獻文帝南巡碑”,茲不論。
信都,春秋之邢國;秦時置信都縣;秦末,項羽改之爲襄國,張耳、陳餘立趙歇爲趙王,都於此;西漢初置信都郡,郡治信都;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爲廣川惠王越國;宣帝時復爲信都國;新莽改稱新博,其縣曰新博亭;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改稱樂成國;安帝延光元年(122),改稱安平國,都信都;魏至晉初爲安平郡;太康五年改爲長樂國;北魏爲長樂郡。其故城位於今河北邢臺西南。
“漢冀州從事趙徵”,《後漢書》無載,依酈注所言碑名“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安平”當指信都,安帝延光元年(122)改信都爲安平國,可知其當爲安帝延光元年之後人;“冀州從事”爲其所任官職,從事,即從吏史,亦稱從事掾,爲漢州郡刺史之佐吏,北魏後改稱參軍。趙徵當卒于冀州從事任內,安平國時屬冀州,趙徵卒後遂葬于故里安平國都信都城。漢碑中除此碑外,尚有“漢冀州從事張表碑”(建寧元年,168)[164],“漢冀州從事馮君碑”(永元六年)[165],此兩碑之碑主皆曾任漢冀州從事之職。此碑除酈注以外,歐、趙諸家皆未載,唯洪适《隸釋》卷二○、顧藹吉《隸辨》依酈注所載亦著有《趙徵碑》,其文同,當早已亡佚。此碑當立于安帝延光之後,爲漢碑,然具體年代不可知,其碑文亦不可考。
“魏冀州刺史丁紹”,《三國志》無傳,《晉書·良吏傳》有《丁紹傳》。紹,字叔倫,譙國人,西晉惠帝、懷帝時人。其少開朗公正,早歷清官,爲廣平太守,政平訟理,道化大行。後遷徐州刺史,士庶戀慕,攀附如歸。轉冀州刺史、寧北將軍、假節、監冀州諸軍事,永嘉三年(309)暴疾而卒,懷帝策贈車騎將軍。然依酈注所言此碑爲“魏青龍三年立”,則此丁紹當爲魏明帝青龍三年(235)前之人,與《晉書》所言非同一人,施蟄存先生亦以《晉書》所言丁紹“與此魏時之丁紹不涉”[166]。然《晉書》所載丁紹爲譙國人,譙國屬陳留,且卒於冀州刺史之任,其郡望、官階無不與酈注所言丁紹碑名相合,故當非二人,此碑名當爲“晉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碑立“永嘉三年”而非“青龍三年”,此碑非道元所親見,當依據他文,故有此誤。另據《晉書·丁紹傳》及《晉書·王模傳》,永興初,成都王穎故帳下督公師籓、樓權、郝昌等攻鄴,時王模爲北中郎將鎮鄴,被圍窘急,丁紹率郡兵赴之,模賴以獲全,感丁紹之恩,遂生爲之立頌德碑,當在鄴城。則丁紹碑當有兩碑:一碑爲晉惠帝永興時王模感念其恩而於鄴城爲之所立頌德碑,一碑爲紹卒後於永嘉三年冀州刺史任內于信都所立墓碑。酈注所載之碑當爲後者。
晉立“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除酈注以外,《太平寰宇記》卷六三“河北道冀州信都縣”條引唐人《郡國縣道記》云:“信都城內有曹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頌德碑,青龍三年立。又有後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碑,四碑文皆冠絕。”[167]然未言有趙徵碑及“獻文帝南巡碑”,則時已不存;而“曹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頌德碑,青龍三年立”者亦當據於酈注之言,亦誤也。而“後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碑”則爲北魏三碑。李平,字曇定,頓丘人,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人,與酈道元同時,《魏書》有傳。封隆之,字祖裔,渤海蓨人,《北齊書》有傳。崔藏,史書無傳,未可考。此三碑,當爲酈道元所未見,故酈注未載。
綜上所述,信都城內當有漢碑一:“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晉碑一:“晉立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魏碑四:“北魏獻文帝南巡碑”、“北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三碑”;至唐時,僅餘“晉立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北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三碑”;至宋時,“丁紹碑”歐、趙、洪諸家皆未有著録,或至宋時已不存,另信都宋時屬遼、金,故此碑即使存世,宋人亦不可得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