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唐朝恢复吐谷浑的策略与大非川之战
(一)唐朝在恢复吐谷浑策略上的分歧
唐朝切实感到了吐谷浑灭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了试图扭转被动局面,唐高宗决定通过武力来迫使吐蕃退还所占领土,帮助吐谷浑恢复故国。但是,一涉及实质性的出兵问题就出现了分歧。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五月,唐朝封河源王慕容诺曷钵为青海王。总章(公元668~670年)中,朝议确定将失去故国的吐谷浑迁徙到凉州南近山安置。当时,人们普遍担心吐蕃以旧怨再次攻击吐谷浑。于是,唐高宗就召集左相姜恪、右相阎立本、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司戎少常伯崔余庆、左卫将军郭待封、司元少常伯许圉等商议先发兵出击吐蕃事宜。阎立本反对出兵,理由是去年以来天旱少雨,粮价高涨,老百姓忍饥挨饿者甚多,现在如果远兴师旅,更增忧劳,不适宜大动干戈、出兵吐蕃。契苾何力认为:吐蕃在遥远的西部地区,路途遥远,与诸羌相接,担心唐朝大军未到,吐蕃已经鼠窜西逃,山路险阻,追逐不易,军粮即使有保障,但是也不能深入穷追。估计等到明年开春以后,吐蕃必然要来侵逼吐谷浑,真如此,朝廷先不要派兵援助,给吐蕃造成一种假象,以为唐朝已经无力与其对抗,产生骄矜心理,无所顾忌,那时朝廷再大兵出击,一举歼灭吐蕃军队。宰相姜恪反对将军契苾何力的方案。他认为,吐谷浑投奔朝廷日久,吐蕃乘胜侵逼,自然难以抵御,倘若见死不救,则会出现边境有忧患,无处控告的情况,这样既有损圣上的恩德,又影响国威。他主张应该对吐谷浑采取抚恤的措施,使吐谷浑先保存下来,然后再图谋大举。[10]可以说,消极的气氛成了这次会商的主色调。三位大臣形成了三种意见:即以阎立本为代表的反战派;以契苾何力为代表的放下不管,以待来年吐蕃再次入犯再战派;以姜恪为代表的抚恤派。于是,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居然没有一位大臣主张决一死战,会议终因意见分歧被搁置下来。
在唐朝最高统治者内部商讨决策出现纷争,无法定夺时刻,吐蕃却在不断地扩大战争的规模,给唐朝的西部边疆地区施加日益增大的压力。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入残羁縻18州,率于阗夺取龟兹拔换城,导致唐朝控御西部边疆的安西4镇全部废弃(后详)。至此,可以说,唐朝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二)大非川之战及其影响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唐高宗下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领10余万大军出讨吐蕃,并护送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还国。[11]这一年八月,唐朝大军被吐蕃大将钦陵所袭,大败于大非川。
关于大非川失败的原因,史书已经有明确记载,第一,是将帅不和。唐高宗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郭待封为副将,而郭待封曾经做过鄯城镇守,与薛仁贵齐列,现在做薛之部下,觉得羞耻和不甘心,每次议事都故意和薛仁贵作对。当大军行抵大非川,将要进赴乌海时,薛仁贵告诉郭待封:乌海地形险而辽远,军车行走不便,如果还带上大批武器粮食等辎重,将会失去战机。而打败吐蕃军队后,还须回转,又有个运输问题,大军经过地方多瘴疠,不适宜久留。而大非川岭上宽敞平坦,可以设立栅栏,并留下两万人作两个大的栅栏,辎重存放其中。他自己先带精锐部队加倍速度前进,趁吐蕃军队尚未调整过来,给予突然袭击,消灭敌人。于是,薛仁贵便率众先行,在积石河口遇到吐蕃军队,薛仁贵击破之,斩获甚多,收其牛羊万余头。进至乌海,等待郭待封的援军。可是,郭待封并没有按照薛仁贵的吩咐办事,而是带领全部辎重慢慢前进。还没有走到乌海,遇到吐蕃的20余万众援军,给郭待封以沉重打击,郭待封本人失败后逃往山中,但是军粮辎重全部被吐蕃截获。没有援军和军粮的薛仁贵也只好退回到大非川,而此时,吐蕃的军队增加到40余万人,前来与唐朝对战,唐朝军队大败,大多被吐蕃歼灭。第二,是双方众寡悬殊。唐朝总共有10余万人,而吐蕃军队则有40余万,这一点也极为关键。第三,吐蕃军队以逸待劳,并且在占领吐谷浑后,有天时、地利和人和之便。[12]加之吐蕃军队习于高原作战,战法灵活。相比之下,唐朝则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失败似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作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的薛仁贵心里应该最清楚。一则看似荒诞不经的星象征兆反映了这次战事背后所存在的问题,据说,未出兵以前,薛仁贵曾经对人说:“今年太岁庚午,岁星在于降娄,不应有事于西方,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其必败也!”说明他意识到这场战斗存在的诸多问题。
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后得以放归,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等都从死亡中逃脱出来。他们都被朝廷除名。接着,高宗命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出讨。未久,姜恪去世,班师回朝。
大非川的失败,标志着唐朝帮助吐谷浑恢复故国梦想的破灭,吐蕃全部占领了吐谷浑的属地,吐谷浑作为一个政权就此画上了句号,同时也标志着吐蕃和唐朝激烈对抗的真正开始。
大非川之战后,吐谷浑故地和属民大多归属吐蕃统治,在可汗诺曷钵统率下的部分部众逐渐内迁。他们最先迁徙到凉州南近山中驻牧。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吐蕃再次袭击,唐朝发兵护送,将他们迁徙到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由于地方狭小和接近吐蕃,又将诺曷钵所部吐谷浑部众迁往灵州(今宁夏灵武南)的鸣沙县安住,取“欲其安而乐”之意,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13]后来,吐谷浑部落的这一部分就在今陕西、宁夏和山西等地区散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