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本期是《历史学评论》创刊号。
我们在2011年底提出创办《历史学评论》的设想,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们向学界奉献出中国历史学领域第一份专门性的学术评论杂志。
本卷设“学界视野”、“理论探讨”、“前沿视点”、“学科建设”、“问题讨论”和“书评”六个栏目。这也是《历史学评论》的常设栏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根据学术发展和来稿的具体情况,增设新的栏目。需要向学人交代的是,在原有的方案中,我们设计了“我的历史观”这一专栏,主要想邀请年高德劭、学识深厚的学者总结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学术道路,将杰出的学术精神传递给年青一代,并在学术史上留下珍贵的记录。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这一目标未能达成。但我们仍会将这一栏目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以后各卷中弥补这一缺憾。
本卷刊发的文章以中国古代史为主,这是因为仓促的准备过程使我们不能及时地向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考古学的朋友组稿。我们希望在今后出版的《历史学评论》中能够看到这些领域更多的评论佳作。历史学的不同分支、历史学和考古学本自一体,它们有着共同的学术目标,有着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有着各自的侧重。我们期待着不同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能够更充分地交换意见,共同发展。
我们从两个角度上理解学风。在道德的层面上,良好地学风是学术进步的必要前提。在历史的层面上,学风显示出一个时代历史学家的实践特征。本卷约请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学风问题。其中,《学术翻译的质量必须重视》和《努力建设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由两位研究外国史和史学理论的专家撰写。前文批评了近些年来学术著作迻译中存在的浮躁风气,后文则对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世界史研究之一宏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学风与学术批评》立足于“学术共同体守望学术的机制是学风建设的根本”这一立论,对影响良好学风建立的外部因素和学者自身的担当,进行了批评和分析。《关于学风的几点思考》特别强调了学者对学术操守的敬重。这两篇论文将反思指向学者自己。一个能够自我反省的民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一个能够自我批评的学科是一个有前途的学科。我们希望广大学人继续关注中国历史学的学风建设。
理论和方法论是历史学的魂魄,一个不关注理论的学科,一个缺少方法论指导的学术领域,注定不能真正成长。《六十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思想进程》在具体入微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使用理论和方法论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走了弯路并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说,弯路也是进步的必要因素。但是我们如果不能汲取以往的不足,就不可能进步。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一些国外同行独特的研究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内亚视角的北朝史》和《21世纪如何书写中国历史》就是这一方面的评论文章。中国古代历史的空间框架如何设定,是从单一的角度还是更多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不仅是具体的历史问题,也是具有理论意义的大问题。我们期待这两篇评论能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起到深化作用。
在这几年的学术交往中,历史地理学领域一些青年朋友对如何完善历史地理研究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动请缨,提交了多篇论文。我们在本卷刊发了《中国地图学史的解构》和《古代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理路与方法》,两篇文章侧重不同,却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如何运用更合理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
“问题讨论”栏目中刊发了4篇论文,分别对秦人来源、走马楼吴简的复原整理、宋史研究中的“例”的问题以及长城研究的学术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这4篇文章主要是青年学人撰写的,他们的学术评论表现出了锐气,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学人加入这个行列,让《历史学评论》焕发出学术的青春。
本书刊发的两篇书评,评论的对象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一部著作以宏观的理论思考为主,另一部著作则是对一个王朝礼制记录的考辨和梳理。两位评论人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这两部著作对学术研究的推进、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评说。可以说,这两篇书评深化了既有的研究工作,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已有研究的延伸。我们期待更多的这类书评的出现。
创刊卷编成后,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同仁都如释重负。然而我们仍感到巨大的压力。尽管在起步之初我们对这项工作的艰难性有了心理准备,但后来出现的困难还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洵非虚言!现在,《历史学评论》第2卷的编辑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还设想在条件具备后,让这本杂志转为半年刊或季刊,让历史学评论工作获得一个更稳定和更大的学术平台。
感谢支持了我们工作的所有朋友。
感谢今后支持我们工作的所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