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艺与革命》: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
1928年4月16日
鲁迅文论《文艺与革命》,载《语丝》第4卷第16期。
这是鲁迅给冬芬的复信。鲁迅在这篇通讯中,表述了他对革命文学的重要观点:(一)“世界上时时有革命,自然会有革命文学。”(二)“超越时代其实就是逃避”,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三)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的力量。(四)“一切文艺,是宣传,只要你一给人看。即使个人主义的作品,一写出,就有宣传的可能”,作为工具的一种,也可以。“但我以为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文艺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五)目前那些“革命文学家”的“革命文学作品”,其技巧简直“低劣到连报章记事都不如”。没有真正的货色,其实是不必忙于挂招牌的。(六)目前中国文学批评的尺度非常多,有英美尺,有德国尺,有俄国尺,有日本尺,也有中国尺,或者兼用各种尺。
关键词:鲁迅论革命文学 “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1928年4月16日
〔美国〕辛克莱著、郁达夫译《拜金艺术》第二章《艺术家是谁之所有?》,载《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1号,第41~51页。
著名的“一切艺术都是宣传”的理论即出自本节。
关于“你是谁的所有?并且为什么?”
辛克莱说:“本书系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说艺术的。是社会的支配阶级用了艺术作品来作宣传和压制的器具,或新兴权势阶级用它们来作攻击的武器的研究。”(第42页)
关于“艺术是什么?艺术应该是什么?”
“现在我们把世上流行的,也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六大艺术的欺人伪语表列在下面:
“欺人伪语的第一种:‘为艺术的艺术’的主张;就是艺术的目的是在艺术作品之中,艺术家的唯一事业,是在形式的完美的观念。这一种伪语,我们将在底下证明它是一群将就衰落的艺术家用着自己防卫的机械的虚言,而且不但在艺术界,就是在这种艺术出现的社会里,凡此伪语流行的时候,也便是堕落的表明。
“伪语的第二种:艺术自大的虚言;就是艺术是为少数人的一种奥妙的东西,并非是大众所能享有的观念。我们在底下将要证明除了少数的具有特异性质的东西以外,大艺术常常是大众的艺术,大艺术家常在左右民众的。
“伪语的第三种:艺术传统的虚言;就是新艺术家必须尊崇旧则,必须从古典里学习创造的方法的观念。我们将要证明凡有生命力的艺术家的技巧都是独异不蹈袭的,并且现代的技巧,比前代的任何艺术期的技巧都要优秀。
“伪语的第四种:艺术享乐主义的虚言;就是艺术的目的是在娱乐和消遣,是现实的逃避的观念。我们将要证明这种虚言,是心意劣弱者的产物,艺术的真正目的正是在改变现实的地方。
“伪语的第五种:艺术叛道的虚言;就是艺术和道德问题无关的观念。我们将要证明艺术都是论道德问题的,因为除这问题之外,另外并没有别的问题好论。
“伪语的第六种:艺术无利害关系的虚言;就是艺术须排除宣传,与自由和正义无关的观念。毫无暧昧的对于这论点的报复,我们主张:
“一切艺术皆是宣传。一般的,不可避免的艺术是宣传;有时候也许是不自觉的,但总常是熟虑之后的(故意的)宣传。(第43~45页)
“艺术是什么?
“艺术是以改变他人的个人性的感情信仰和动作为目的,依艺术家的个人性而改变的人生的表现。
“什么是伟大的艺术?
“合乎精选过的艺术形式的条件,以技巧的权能,为有生命和意义的宣传而创制的艺术,是伟大的艺术。”(第46页)
关键词:辛克莱:一切艺术都是宣传
1928年4月16日
鍾贡勋《关于太阳月刊种种》,载《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1号,第77~79页。
先说“革命文学”:“本来‘革命文学’,在现代这种情形之下,应该是一个必然的产物。因为文学决不是超越时代,超社会,而只专来表现作者个人生活和个性的东西。他是离不了现实的社会和环境,处在革命热潮澎涨(膨胀)的今日,自然不应再有那开倒车的现象。不过自从‘革命文学’的热潮高涨以后,因为大众都来趋附,渐渐会变成一个时髦名词。”(第77~78页)
再说《太阳月刊》:“《太阳月刊》打着鲜明地革命文学的旗帜,这样狠(很)足以号召若干青年去买来捧读。然而我读完之后,觉得里面的作品,虽然是加入了许多革命的名词,描写了很多工人痛苦的生活,与夫所谓青年革命家的事实;但是也没如他们自己所说:贯输(灌输)了许多热烈革命情绪于读者的脑筋里面,也许我的脑筋太迟钝了吧!不过他们的作品,以我浅薄的愚见,似乎是着力于描写的艺术,只知道一事一物详细地写出来。工厂中工人生活的痛苦资本家和工头的压迫,都详细的写在纸上,固然是使读者狠(很)明白这些事实,但是流于太平庸。况且这一类事实,已经和专制皇帝的罪恶一样,成了人人知道的一回事,便应该含蓄一点,使读者从暗示中领悟出来,似乎比这样表现出来要好些。这一层尤其是关于艺术家的手腕描写的力量,不独讲革命文学才注意的。”(第78页)
个例《车厂内》:“《车厂内》是描写工人罢工的事实,不过我们仔写(仔细)去看一下内容,写在张茂家里开会的情形,当他报告说明天起要‘罢工’,大家就仿佛受了一个意外的感觉,全个面孔都现得(显得)有些呆怔了。以后有人提出为什么要罢工的疑问和恐怕又遭失败的质问。然而张茂总是给他一个强梗(强硬)和独断的答复,语气中只让人赞成不让人反对的神气,终于用手枪威骇,才议决下来。在这一段写得狠(很)长,也许作者自以为是全文的巧妙处。现在且不管他艺术的手腕怎样。但看一看事实,破碎处令人不快!工人的罢工,为的是谋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自己去干,而《车厂内》写得竟是张茂一个人的压迫所酿成,这种专制的工人领袖,如果不是共产党的手段,决不这样。”(第79页)
这位读者指出的问题相当尖锐,击中了要害。
关键词:革命文学创作太平庸
1928年4月20日
冯乃超诗集《红纱灯》,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初版。为“创造社丛书”第20种。
这是一部象征派诗集。写于1926年。收诗歌43首。书前有作者写于1927年9月7日的《序》。43首诗分为八辑:“哀唱集”“幻窗”“好像”“死底摇篮曲”“红纱灯”“凋残的蔷薇”“古瓶集”和“礼拜日”。自序说,这些诗像小鸟振落的“毛羽”,昆虫脱落的“旧壳”,只是自己“过去”心境情调的记录。“我的诗集,也是一片羽毛,一个蝉蜕。”爱情失意的痛楚和人生苦恼的哀怨,是这本诗集的一个主调。
《哀唱·序曲》唱出感伤消沉的情调:“青春是瓶里的残花/爱情是黄昏的云霞/幸福是沉醉的春风/苦恼是人生的栖家”,“苦恼是人生的栖家/墓石是身后的代价/不用镌我庄严的碑文/要是常常供奉蔷薇花”。对青春、爱情和人生充满痛苦的吟咏,回响在诗人心中的“只有枯凋了的怨艾的悲哀”(《我愿看你苍白的花开》)、“悲我沉默的人生憔悴,/哀我多感的青春告衰”(《凋残的蔷薇恼病了我》)的感叹,几乎弥漫于整部诗集。《死底摇篮曲》《死》《冬夜》等在死亡中寻求生命痛苦的解脱。《默》写“冬天来到疲乏的草根头/静悄悄地杀着苍白的微笑”,隆冬季节自然景物的肃杀,象征迟暮的灵魂。诗的语言和意象都给人一种沉重而朦胧的感觉。诗人很注意给自己的情调找到富于音乐美的外在形式,由注重视觉的新鲜转到重视听觉的美感。《酒歌》《现在》《默》《残烛》等诗,节奏、韵脚都比较整齐、和谐,接近于格律诗。《古瓶咏》《苍黄的古月》《榴火》等诗色调丰富而浓重,并使视觉的色彩感、听觉的韵律感受交叉出现,增强新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评论说:“冯乃超氏利用铿锵的音节,得到催眠一般的力量,歌咏的是颓废,阴影,梦幻,仙乡。他诗中的色彩感是丰富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集·导言》)
诗人是从日本回国的后期创造社主要成员,是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得力分子。
关键词:冯乃超象征派诗集《红纱灯》
1928年4月22日
〔俄国〕皮涅克(Boyis Pilnyak)著、傅东华译《皮短褐》,载《文学周报》第313期(第6卷第13期)。
1928年4月23日、30日
鲁迅杂文《扁》《路》《头》《通信(并Y的来信)》《太平歌诀》《铲共大观》,载《语丝》第4卷第17、18期。
这些杂文讥讽创造社的勇士们不敢正视现实,其实就是回避黑暗的时代。《扁》批评文艺界“尽先输入名词,而并不绍介这名词的函义”的浮夸倾向;《路》说“上海的文界今年是恭迎无产阶级文学使者,沸沸扬扬,说是要来了”,批评文艺界“口头不说‘无产’便是‘非革命’……‘反革命’”的极左倾向。《通信》揭示:“那些革命文学家,大抵是今年发生的,有一大串。”他们都有“一副英雄嘴脸”。鲁迅说自己“希望中国有改革,有变动之心,那的确是有一点的”;曾经相信过进化论:“我总以为下等人胜于上等人,青年胜于老头子,所以从前并未将我的笔尖的血,洒到他们身上去”。“我还欠刻毒”。又说,“近大半年来,征之舆论,按之经验,知道革命与否,还在其人,不在文章的”。
《太平歌诀》说:“(民谣)‘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则竟包括了许多革命者的传记和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近来的革命文学家往往特别畏惧黑暗,掩藏黑暗”,“不敢正视社会现象”,捡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就算超出了时代”。
《铲共大观》里有一句名言:“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这并非指赤化,任何主义的革命都如此。但不是正因为黑暗,正因为没有出路,所以要革命的么?倘必须前面贴着‘光明’和‘出路’的包票,这才雄赳赳地去革命,那就不但不是革命者,简直连投机家都不如了。”
关键词:鲁迅讥讽创造社不敢正视现实,畏惧黑暗 创造社的人都有“一副英雄嘴脸” 谨防“内里蛀空”
1928年4月23日、30日
(李)伟森译《朵思退夫斯基与屠格涅夫(关于他们间的争端之信件)》,载《语丝》第4卷第17、18期。
1928年4月25日
济之《高尔基——为纪念他35年创作和60年生辰而作》,载《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5卷第8号,第73~77页。
文章说:“在现今俄国文学家中最受人尊敬,最为人所爱读,而且享受世界的盛名的要推玛克西姆·高尔基了。
“19世纪的末叶一个出身贫窭,孤苦伶仃的青年历尽人间的艰辛,遍尝社会的恶毒,从10岁起就到混浊的人群里谋生,曾在靴子铺当学徒,轮船上做帮厨,糖果工厂里做工,替人家劈过木柴,在码头上做苦工,面包房里烤面包,教堂里充唱手,还做过零贩商,当过律师家的信差和铁路上的看役,在铁路工厂里做过工人。但是他的意志力极强,他的向上心极盛,他的良心在社会的染房里越染越形洁白。他从未受过一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是他的学校,人生是他的教科书,而他天生的聪明智慧是他最好的教师呢。他从一个行业转到别个行业,——那是他从学校的第一年级升到别一年级;他足迹走遍全俄国,从这城游荡到那城,——那是从小学转到中学,从中学转到大学去。在这‘社会’的学校里他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在这‘人生’的教科书里他取得了丰富的文学材料,同时他还偷暇读遍了不少名家的书籍。(第73页)
高尔基初期的小说大半是描写所谓“游民”的人物,充满反抗的气息。如《玛卡尔·处得拉》《柴尔卡司》《筏上》《过去的人》《淘气者》等。作品中的人物多半是属于下层社会、劳动社会的。“从高尔基起,才有真正的描写俄国下层阶级的作品,才有从这阶级出来的人自己写自己阶级的作品。”“高尔基知道自己的任务并不在叙写非社会性的‘游民’,所以在文坛上立住脚,取得一定位置以后,就从‘游民’的小说转到带社会问题的作品,要根本的描写俄国当时社会的各方面。”(第74、75页)
《母亲》是高尔基“政治”小说时期的代表作。其后,再转方向,“其题材已从劳动阶级移到全体俄国人民方面”。在“这些作品里高树着人道的旗帜”。“从这里起高尔基已由游民社会和劳动阶级的浪漫的唱手,一变而为俄国人情风土的写实的作家了。”(第75页)
俄国革命后,高尔基移居意大利。“近年来他发表《阿尔唐莫夫的事务》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7年)两本巨著。这两书纯粹是高氏观察50年来俄国生活所得的结晶品。其结构的伟大和描写的精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高氏的创作能力愈老愈见强大了。”高尔基35年创作的总题目是“俄国民族”。(第76页)
关键词:高尔基 从高尔基起,才有真正的描写俄国下层阶级的作品,而且是真正自己写自己阶级的作品 《母亲》是政治小说的代表作 创作主题有变化,总题目是“俄国民族”
1928年4月25日、5月10日
高尔基著、济之译《我的旅伴》,载《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5卷第8、9号。
小说的开头写一个流浪的劳动者在码头上遇着一个失意的、饿着肚子的贵族公爵沙克落:“在渥台萨的码头那里我遇见了他。他那短小强干的身材和东方人模型的脸庞,镶着美丽的胡须,连着三天引起我的注意。他常在我面前闪来闪去;我常看见他在码头边上好几点钟的站立着,把手杖的头伸入嘴内,两只像杏仁般大小的黑眼珠没精打采的望着浑浊的水;一天总有十次他跨着那无挂虑人所走的步伐,在我面前经过。他是谁?……我不由得留心侦察他起来了。他却仿佛故意逗我似的,更常在我眼前转着。他穿着有格淡色的时髦衣裳,戴着黑帽,走起路来懒洋洋的,眼神迟钝而且烦闷。他一走过来,我远远里就辨出他来了。在这码头上,轮船和机车呼呼的啸着,工人大声的喧闹,震人脑筋的忙乱状态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在这种地方出现这种人简直是无从索解。在这里大家都烦恼而且累乏,大家都跑着,满身是尘土,满头是汗,喊嚷着,对骂着。在这忙乱的工作里,这奇怪的人物,却举起死愁的脸,来回慢慢的走着,对一切都冷淡,看一切都不相干。”(第115页)
中国普罗作家要向高尔基学习的正是这种观察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高尔基 流浪劳动者 失意公爵 学习高尔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1928年4月25日
茅盾《创造》(短篇小说),载《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5卷第8号,第99~114页。
君实要将妻子娴娴创造成他所需要的人,但没有成功。有关对话和想法是:
“他觉得夫人是精神上一天一天的离开他,觉得自己再不能独占了夫人的全灵魂。这位长久拥抱在他思想内的少妇,现在已经跳了出去,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了。这在自负很深的君实,是难受的。他爱他的夫人,现在也还是爱;然而他最爱的是以他的思想为思想以他的行动为行动的夫人。不幸这样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娴娴非复两年前的娴娴了。”(第101页)
君实:“我想把你造成为一个理想的女子。”可“(你)一点一点的改变了。你变成了你自己,不是我所按照理想创造成的你了”。(第104页)。
他本想有个“理想的夫人”。“我所谓理想的,是指她的性情见解在各方面都和我一样。”(第105页)“我是要全新的”女人,“但是不偏不激,不带危险性”。没有,就找一块璞玉,“由我亲手雕琢而成器”。即是说,“只要一个混沌未凿的女子”。(第106页)
娴娴的思想里“隐伏着乐天达观的出世主义”(第108页)。她对君实说:“再不要呆头呆脑的痴想罢。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做我们所应该做的事。”(第110页)
君实“终于不得不承认,他的所谓创造,只是破坏。并且他所用以破坏的手段却就在娴娴的脑子里生了根”。(第112页)
关键词:茅盾小说《创造》 现代女性人格的独立
1928年4月
鲁彦短篇小说《阿长贼骨头》,载《新生命》第1卷第4期。
作品描写生长于农村破产者之家的孩子阿长,虽有聪明智慧和普通人的感情,但由于家庭的影响和被传染了病态社会的恶习,以及为贫困所逼迫,变成了“天才的小偷”,最后因遭到缉捕,而出逃到异地。作者祈祷阿长能找到“新的更好的地方”,表现了他的朦胧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鲁彦《阿长贼骨头》
1928年4月
胡也频短篇小说集《活珠子》,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内收作品7篇:《活珠子》《小人儿》《初恋的自白》《小小的旅途》《僵骸》《家长》《登高》。
《活珠子》:12个少年和中年的泥水匠——
陈老三说给九尾蛇听:白云山老道士说,那个人的脑壳里有一颗活珠子;假使谁得了这颗活珠子,在人间会富贵,想什么就是什么,并且愿意修道、成仙也行。
王大保头有点扁,娶不上老婆,孤零零一个人。泥水匠却修不起自己的屋。如果从他自己的脑中取出活珠子,不就可以有钱修屋吗?
这天晚上王大保的头就被人开了。第二天所有的泥水匠(只少了盖瓦的王大保)照常修房盖屋,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人性的残忍!冷酷!
《小人儿》:8岁小女孩儿,除了家务事外,就是放羊。母亲是守了8年寡的寡妇,已经38岁。父亲因赌博、嗜酒,留下一屁股债死去。她是遗腹子,遭母亲嫌弃。母亲把一切对贫困、不如意的不满,通通发泄在她身上,想尽种种办法折磨她。她只有出外放羊,跟羊儿和小名土地的小朋友在一起才快乐。
寡妇把自己的一切不顺都怪罪于年仅8岁的女儿。
还是写的普通老百姓人性的弱点,落后,甚至是残酷。
《家长》:张先生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公务员,每天虔诚地念佛,认真地读报,却遭到裁员。他不声不响地削发为僧,把一儿一女、困难、债务,留给孤苦的太太。
胡也频、柔石等有一部分作品都是揭示、批判、鞭笞普通人的人性的。
关键词:胡也频《活珠子》 揭示普通人的人性
1928年4月
论文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郭沫若等作,创造社出版部编辑出版。
内收有关新文学的论文14篇。其中有《新文学之使命》《我们的文学新运动》《艺术家与革命家》《艺术之社会的意义》《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民众艺术》《文学界的现形》《革命与文学》《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等。该书是为“革命文学”论争而编辑出版的。
关键词: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第一个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