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民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清朝对中越跨境民族的认识

中国历史文献对民族的记载比越南相对多一些,但历代的封建朝廷没有对民族进行过识别、划分、确定,官方对民族识别来源自民间,老百姓对民族的划分没有什么理论,只是根据耳闻目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异同来认识、划分不同的民族,对越南的民族,对中越跨境民族也一样,如“花土獠”“白土獠”“黑土獠”。一般总的称为蛮、蛮峒人、峒人。

清朝时官方对外国人都称为夷,清廷设有四夷馆,专门翻译与外国往来的书信、文件等公文,也培养翻译人才。越南也在夷人之中,有的文献又把越南称写为夷、夷邦、夷国、夷境、夷民。清人傅恒等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至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皇清职贡图》卷一有安南国夷官,安南国夷人,安南国夷妇的画图和文字说明。这个夷指的是越南的主体民族,现在我们所说的京族,又称越族。

清朝晋江人潘鼎珪子登从钦州乘船到越南的中越边境一带,“逢圩期,彝女数千人,贸易其地”[12],圩就是中国北方农村定期举行的贸易集市。民国及其以前,人们对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认为“非苗即彝”,意思是不是苗族就是彝族,反过来,不是彝族就是苗族,二者必居其一。实际上,苗和彝成为少数民族的代名词,不能理解为今天的彝族或苗族。有时候“彝”也指境外的异民族,如刘昆著《南中杂说》说:“滇南三面距外彝西番、缅甸鄙远,而险阻俱不足为两迤患。”[13]彝与上述的夷在读音上虽然相同,但在字形上有区别,在意思上和应用上也不同。

潘鼎珪又说:“舟出入,必候潮平风缓乃行,土人于隘口树槟榔柱为界。”[14]这里说的土人,指的是本地人,即现在说的京族,越南的主体民族。

清代著名学者薛福成(1836~1894年)鉴定的《越南三圻考》中说:越南北圻(即北部)的族类有三种,受人雇工服役种田的是越人,贸易开矿采金的是华人,以渔猎为生兼务农的是蛮孟人。

中圻(即中部)“有越民、苗民之分……苗民本为土著,历代播迁,驱入山林,居横山之西,犷蛮成性,渔猎为生,仅受羁縻而已。苗民聚众十万余,未入版籍”。从这段文字的表述看,再从苗族的分布看,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苗族,而是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圻(南部)“种类不一,有越、柬、华、洋之分,苗、番杂夷之别”。“至杂夷之属,穆来油及苗夷居多”。文中的越指的是越南人,即今天所说的京族,柬即今天所说的高棉人,华指的是中国汉人,洋指的是西方人,穆来油是马来西亚的不同音译,指的是今天所说的马来西亚人,实际上是在越南境内居住的占婆人。占婆人属马来亚人种,语言可与马来西亚人交流。占婆现在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夷指的是非本族的人。

抗法英雄刘永福(1837~1917年)于1867年率领黑旗军进入越南,事前他要了解越南的情况,知道在中越边境越南一侧“苗瑶造反”。刘永福入越之后,得知其他绿林好汉攻打过山瑶村寨,后来在高平省、河江省一带,刘永福黑旗军与一万多白苗人大战。刘永福及其同僚对中越边境苗瑶族的认识,直到今天,虽然相距100多年,但是还是相同。现在中国、越南都有苗、瑶族。

在中越边境两侧散布有侬人,人数较多,宋、元、明、清的文献中记载有侬人,自称pu nung,清人李熙龄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编纂的《广南府志》中就有侬人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期称侬族,经过民族识别后,确定是壮族的一个支系。这些人进入越南后,现在的越南政府称他们是侬族。

在中越边境尤其是广西与越南谅山省、高平省一带,居住着很多自称kan(人)tho(土)即土人,意思是本地人,是土著。当地人或外来人也称他们为土人,宋、元、明、清各代的文献上也写为土人。和一般人所说的土人是不一样的。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他们说自己是会讲汉话的土人。后来经过民族识别,确认为壮族的一个支系。这些人进入越南后,现在的越南政府称他们是岱族。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老街省一带,有不少沙人。沙人是他称,经常在中越边境两侧来来往往,但以居住在开化府(今云南省文山一带)的居多。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确定为壮族的一个支系。

清代的普剽人,分布在开化府,现在写为布标,中国确定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越南把布标人视为单一民族。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老街省一带,还有一种人叫“”,也有不同的异写,如喇鸡,现在统一写为拉基。《皇清职贡图》中已经讲到,在云南和越南都有分布。经过民族识别后把他们划为壮族。越南政府公布是单一民族——拉基族。

“摆夷”或“摆衣”这个族称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都在使用,在开化府(今云南省文山县一带)与越南交界处就有分布,有水摆衣和旱摆衣之分。20世纪50年代统称为傣族,在越南称为泰族。

清代古籍的倮罗,加上犬字旁,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意思,沿用至民国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统称彝族,越南现在依然称倮倮族,族称虽然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清代称普腊的人,《广南府志》中有黑普腊和花普腊之分,而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汤大宾编纂的《开化府志》则分为三种:黑仆拉、白仆拉、花仆拉。由于是民间的认识,划分不同,字形也不统一。现在中国认为他们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而越南政府公布是单一民族——普拉族。

清代的窝泥即现在所说的哈尼族,现在中越两国都有哈尼族,族称一样,在泰国、缅甸也有分布,称为阿卡。

从以上的叙述看,清代对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民族认识,与现在我们的认识很接近,所不同的是,清代对一些群体的认识,在我们今天来说是某个民族的支系,而越南却认为是一个民族。

清代在中越边境广西段居住的民族较少,不复杂,在云南段复杂得多,族称有20多种,有些族称笔者还不能与今天的什么民族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