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的中越跨境民族
今天的越南,在古时有很多名称,有郡名、国名,如交趾、安南、大瞿越、大越、大虞,到了1803年越南这个国名才出现,使用至今,本书为了叙述方便,统称为越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经过7年的准备,于公元前214年出兵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个郡。公元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后来南越相吕嘉反叛,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了吕嘉的叛乱,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把前述3个郡分解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9个郡。后面3个郡的地理位置,交趾郡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九真郡相当于今越南清化省一带,日南郡相当于今天越南中部的广治省、广平省。这三个郡中,交趾与外界交往较多,所以名声大,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称为交趾人,后来简称为交人,省了“趾”字。周边的人称他们为keu,就是交趾的意思,pu keu或pou keu或kan keu即交趾人的意思,实际上是指京族(越族)的先民。交趾是地名,交趾人应该是指这个地方的人,在史籍中实际上也作为民族来解释。南宋人范成大(1126~1193年)写的《桂海虞衡志》载:“交人无贵贱,皆椎髻、跣足。”明代人王士性(1547~1598年)著《广志绎》卷之四载:“铜柱在钦州分茅岭之下……(马)援当时誓云:铜柱折,交人灭。今交人过其下,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惧其折也。”[1]引文中的交人是交趾人的简称,在古籍中经常使用。
交趾是什么意思呢?有12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其中9种是杨武泉先生收集到的。
第一,《礼记·王制》郑玄注:“交趾,足相乡(向),然浴则同川,卧则僢(舛)。”同川与僢对言,盖谓趾,平时相向,在水中则平顺(段玉裁《说文》顺自注云:“川之流,顺之至也,故字从页川,会意。”亦以川之意为顺),卧时则又相反。
第二,孔颖达疏:“趾,足也,言蛮卧时,头向外而足在内而相交,故云交趾。”不言同川及僢,而谓卧时则足相交。
第三,《后汉书》卷86《南蛮传》中说:“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
第四,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大招章句》引《舆地志》曰:“其夷足大指开析,两足并立,指则相交。”此不言“卧”而言立。
第五,郭璞注《山海经·海外南经》之交胫国云:“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此又谓胫(小腿)相交。
第六,《通鉴》四一胡注引应劭曰:“始开北方,遂交于南方,为子孙基阯也。”不言形体而言南北开基。
第七,《广东新语》二南交条:“其称曰交趾,交州之趾也。粤趾于中原而交趾趾于粤也。”又就地势立一说。
第八,《代答》本条,以畸形释交趾,与前人均异。
第九,法国沙畹认为交趾乃河内土名Kesho之对音义为市场。[2]
第十,清朝遂宁人李仙根著《安南杂记》中说:“交趾之地即安南,即交州,即日南。西北自交冈来,故曰交趾。”[3]
第十一,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五》卷38载:“名曰交趾者,交以南诸夷,其足大趾广,两足并立则交焉。”清朝晋江人潘鼎珪著《安南纪游》中说:“安南……两足大趾交曲相向,故取名交趾。”[4]现在民间有人认为,越南人中现在还有一些人的小脚趾与前面的一个脚趾是相交的,故称交趾,此说或可取。
第十二,越南学者陶维英(1904~1988年)说:“址、阯和趾三字均可通用,都含有土地之意。推敲交阯二字的含义,人们可以断定是汉族人看见住在此地的人自称为蛟龙族,因而称他们为蛟龙族或蛟龙人,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蛟龙人的地方,或蛟龙地即‘交阯’。”[5]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往往把南方的非汉族通称为蛮,如汉代的乌浒蛮、蛮俚,唐代的西原蛮,宋代的广源州蛮等。蛮繁体字为蠻,本无恶意,从字形看大概与虫丝有关,后来才有贬义。
秦至宋代,交趾等三郡是中国的郡县,故称郡县时代,越南称为北属时期[6],还没有国界,只有郡界,自然就没有跨境民族之说,汉代已有跨郡的民族,按照当时的民族认识和划分,有骆越。骆也可写为雒、、貉。分布面较广,具体来说,在海南岛、广东省雷州半岛、茂名至广西玉林、南宁以南,到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带。
骆越在中国岭南,《史记》卷113《南越列传》载:“高后崩,即罢兵。(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
骆越在越南,《后汉书》卷24《马援传》载:“(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后汉书》卷86载: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攻郡。征侧者,麋冷县雒(越)将之女”。
骆越在海南岛,《汉书》卷64《贾捐之传》载:“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
骆越人在广西、广东,唐代人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38载:“贵州(今广西贵港市),本西瓯、骆越地。秦并天下,置桂林郡。”
《旧唐书》卷41载:“宣化,(邕)州所治。汉岭方县地,属郁林郡。秦为桂林郡地。水在县北,本牂柯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宣化县即今广西南宁市。该书又说,广东“茂名,(潘)州所治。古西瓯、骆越地,秦属桂林郡,汉为合浦郡”。
还有俚(也写为里)人和乌浒人,分布在交趾、合浦、九真、日南郡一带。合浦郡位于今广西合浦县一带。
俚、乌浒,《后汉书》卷86《南蛮传》记载: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攻郡。……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
《后汉书》卷8《灵帝纪》记载: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交阯刺史朱俊讨交阯、合浦乌浒蛮,破之”。
有人往往机械地把今天的民族与古代的民族画等号,如骆越只能是今天越南京族的先民,与其他民族无关。又有人认为,古代的骆越是今天壮族、布依族的先民,与其他民族无关。其实,古人与今人对民族的认识、划分与今人是不同的,古人往往是以语言和习俗,尤其是服饰来划分民族。不能以今天的认识代替古人的认识,不能用今人的概念套古人的概念,时空不同,内涵是不一样的。就是今天划分民族的标准,这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也会有差异。
古人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必然对民族的认识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区别民族的标准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渐趋方便,信息也趋快捷,贸易、政务逐渐频繁,不同群体的人接触增多,对民族的认识也随之深入、提高。从而不同历史时代的人对民族的认识就有高低、深浅、粗细的不同。时代越古,对民族的认识越粗。时代越往后,对民族的认识越具体。古代的一个民族,可能演变成今天的几个民族,也可能是今天某个民族的一部分,甚至也可能消失了,融合到其他民族中。汉代的骆越人,发展到今天是许多民族构成的族群。
现今中越边境的广西段,在唐代以前设置的县很少,到了唐代,在岭南西道(广西的古称)邕州都督府(今广西南宁一带)和安南都护府边境建立了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境)、万承州(今广西大新县境)、石西州(今广西凭祥市)、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境)、思琅州(今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和下琅县)、七源州(今越南谅山省七溪县)等州县,表明六七世纪时,在边境地带的居民已经增多,这些居民是壮族先民,需要建立政府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
现今中越边境云南段,在唐代初期是剑南道戎州都督府,在与安南都护府交界的地方设立了古涌步(今云南省河口市境内),汤泉州(今云南省屏边县境内),安南都护府设立丹棠州(今越南老街省甘棠县),这一带居住着“生獠”和“爨蛮”[7]。
北宋时期,侬智高于1039年前后以雷峒(今中国广西大新县下雷镇部分村)、火峒(今中国广西大新县下雷镇与天等县福新镇交界处)、频峒(今中国广西靖西县岳圩镇)、婆峒(在频峒南面,与频峒相对,今为越南高平省上琅县北标村一带)四峒为根据地,这一带的居民,史书写为“山獠”人,加了犬字边,显然有民族歧视的偏见。山僚人即壮族先民。表明在划分中越边界以前,这里已有壮族先民居住了。
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长,惯于迁徙的民族如苗、瑶、哈尼等族,其前锋已经到达中越边境,少量已进入越南,社会的动乱,中央封建统治者的力量加强,等等,诸因素使中越跨境民族的数量日益增多。
中越两国划定边界后,11世纪,中越双边仍然有壮族先民山僚人,南宋人周去非(1135~1189年)撰《岭外代答》卷十载:“獠在右江溪峒之外,俗谓之山獠。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
无名氏撰《越史略》卷3载,越南李朝英宗大定十三年(1152年),“大黄山獠侬可来叛,王亲征之”。
中越跨境民族长期居住在边境两侧,虽然有高山峻岭,道路蜿蜒曲折,但他们熟悉,边界线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互相来往自由。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互相抱成团。
沙人自称为jai,是今壮族、布依族的一个支系。侬人是今壮族的一个支系。历史文献记载,18世纪之前,他们已出现在中越边境,明代《万历实录》卷372载:“沙、侬二种,与思陀等九司错地而居,其人故侬智高余孽,其地盖广陵之绝徼也。”广陵原为云南临安府辖,现为越南莱州省。
国界的观念,历朝的官府和官员是很清楚的,但是在民间,尤其是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却很淡薄,甚至没有,有些民族从中国迁入越南,又从越南迁回中国,如清朝嘉庆(1796~1820年)至道光(1821~1850年)初年,越南的汉人、瑶人又返回中国云南省富州(今富宁县)东北居住。而反对官府的势力和人,利用边界作为隐蔽所,这边围剿他们,就逃跑到那边;那边追赶他们,就跑到这边。如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又于木苏箐内盘获自交趾逃回沙匪一百四十六名,木阿赛(寨?)坡头拿获沙夷三百二十九名,收获弓弩、刀枪等二百三十六件”。[8]
据《高宗实录》卷433记载,乾隆十八年二月丙辰(1753年4月3日)云贵总督硕色、云南巡抚爱必达奏:“开化府属沿边,与交趾接壤,马白、八寨、坝洒等汛又与沙匪所据之猛康、洪水接壤。据报该国剿除沙匪恐被攻窘迫,逃窜越境。即交兵远来,亦恐不谙地界,追入内地。臣已飞饬开化镇总兵,派委将弁,督各汛兵练协力巡防。”[9]
乾隆十八年,“内地民夷,出交(趾)助匪,自宜严治其罪。其猺匪逃匿,虽在外藩,但竟置之不问,似亦非体。应行文安南国王:言猺匪盘道钳等本交趾所属,在该境内聚众不法,因有与内地匪犯勾结情由”。[10]
云南省马关县花枝格地方的田姓壮族人,其祖先是从广西邕州(今南宁市)迁至云南广南县,从广南县转至西畴,再迁至当时越南管辖的马郎甲,最后迁到现居住地花枝格。[11]
由此看来,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中越两国的瑶族、苗族跨国境而居住,又有经常往返的悠久历史,今天他们跨境而居是历史的继承、发展。
在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或群体都在利用边境的特殊地理环境活动,反朝廷的势力,绿林好汉,打家劫舍的匪帮,鱼龙混杂。到了现代,各种势力,如中国国民党、越南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的成员,甚至其他势力的人或绿林好汉,团结、组织边境两侧的各族人民,组织武装力量,为他们自己的理想而斗争,一旦遭到统治者的围剿、追捕、镇压,在不利的形势下,便会退往对方边境活动。边境是他们的庇护所,边民是他们的掩护人,也是依靠力量。如果环境有所改善,对自己有利时,他们会跨过边境,回到本国活动、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越两国加强了国防教育,双方各族边民的国家边界意识才逐渐明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