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研究对象及意义
1949年,是新中国的奠基之年。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被誉为“人民革命建国纲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
这份只有6000多字的历史文献,承载着奠定新中国基本格局和未来走向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勾画出一幅建设新中国的比较完整而清晰的蓝图。选择这样一份历史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实在是有着太重太重的特殊分量和意义。它成功地解决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后的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新社会和怎样建立一个新国家、新社会这些极其重大的问题。正如刘少奇当年所评价的:“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经验,而制订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1]
正是有了这份全国人民可以遵循的《共同纲领》,新中国一起步,各方面的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这实在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民共和国经历了风风雨雨,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幸福之路。回过头来看,我们不能不承认,《共同纲领》作出的这些重大决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它的影响不仅今天还能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而且将延续到将来。这是新中国缔造者和奠基者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遗产,是他们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难以估量的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重温《共同纲领》,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胡锦涛总书记这番总结和评价的科学精神和深刻内涵。
拂去历史的尘埃,足以令后人掩卷沉思的,还有当年那些新中国缔造者和奠基者在进行伟大创造的艰难和神奇。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欢呼胜利的同时面对的是一个荆棘丛生的复杂环境。《共同纲领》又是在解放战争还激烈地进行、各方面工作极端紧张纷繁的情况下诞生的。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开国元勋们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勇气、意志和远见发挥到了极致,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完成了《共同纲领》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绘制出这么一幅今天看来也没有多少可以挑剔之处的新中国蓝图。这实在是极不容易的。
基于上述思考,本书试图考察和探讨:《共同纲领》是如何产生的?体现在其中的奠定新中国基本格局并决定新中国前进方向的重大决策及相关体制是如何确立的?它们各自一步一步经历了怎样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们对新中国的起步及后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弄清楚这些问题,弄清楚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制定《共同纲领》时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中国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