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各章的主要内容
全书由五章及附录组成。
第一章为“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和核恐怖威胁”。本章通过对非国家行为体出现的历史背景、非国家行为体的构成、非国家行为体对核不扩散机制的挑战、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的方式(包括手段、技术特征、可能使用的核材料、核装置等)以及核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与威胁程度等进行研究,勾勒出了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总体画面,对于读者提高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的认识,加强对核安全重要性与迫切性的了解很有帮助,同时还具有警醒与启迪的作用。
第二章为“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国家层次的对策”。本章主要讨论美国等国在国内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认为只有从源头着手,才能有效防控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文中除对源头防控的诸多方面进行重点讨论外,还论及增进国家间合作、建立第二道防线和为可能出现的核恐怖主义灾难做好准备等问题。本章资料丰富,涉及问题广泛,对主要核大国尤其是美国采取的国家对策有详尽叙述,对于我国加强国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三章为“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社会层次的对策”。本章主要讨论军控团体和企业在防扩散方面发挥的作用。前者主要涉及从事军控研究的智库和反对核扩散的民间活动,后者聚焦处于防扩散第一线的涉核企业。研究表明,为有效防控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不仅要靠政府的努力,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让拥有逐利天性的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本章对诸多军控团体所作的努力,对企业建立敏感物项出口内控机制的背景、动因及基本要素等,都有较好的分析与总结。
第四章为“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国际合作”。本章对国际社会防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合作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评估,依次讨论了联合国的努力、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的合作、美俄之间及八国集团的合作、美国主导提出的一系列多边合作倡议,以及2010年首次召开的核安全峰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如何建立全球政治共识、完善法律框架、建立全球防范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合作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章对国际合作现状的评估全面、深入,提出的建议富有前瞻性,对于我国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参加与推动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章为“中国学术界的认识及中国的政策”。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对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理论认识、对自身面临威胁的评估以及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政策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研究的发展和对其威胁认识的日趋统一、明确,中国的应对政策和实践均不断加强。这些实践涉及国内核安全与核安保监管、出口控制、应急管理及参与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中国正在对维护自身与世界的核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最后,本章结论部分还对如何加强我国的核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工具性,我们在书尾做了一个附录,将国际国内有关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和加强核安全的一些重要文献材料编入,以便读者在阅读本书或进行研究时随时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