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模式:三化并举 协调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海城市坚持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海城市抢抓新城新市镇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破解二元经济结构,规划建设了覆盖海城全域的海西新城、腾鳌新城、牛庄新市镇、析木新市镇,着力构筑海城“南北双新城、东西两市镇”城镇化发展格局,开启了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统一城乡规划布局

为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在规划上,海城市坚持了“三个同步”:一是坚持新城、新市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化同步规划。新城主要以海西新城和腾鳌新城为重点,新市镇主要以牛庄新市镇和析木新市镇为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化主要是对于既进不了新城,也进不了新市镇的偏远农村,选定中心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彻底改变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状。二是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为了解决新城新市镇产业支撑问题,海城市结合全县围矿、围钢、围店、围农“四围”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坚持集聚优势发展理念,实施园区化战略,着力改变过去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粗放发展模式,在每个新城新市镇都规划了市级公共主导产业园区,实行产业相对集群,企业高度集聚。三是坚持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同步规划。海城市城乡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环境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为了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海城市结合这轮新城新市镇规划,将城乡缺失的城市产品也一并纳入新城新市镇建设规划。按照“三个同步”的思路,高起点、高质量完成了两城两市镇建设规划,将全市27个镇区全部纳入规划范围。

海西新城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人。重点打造占地50平方公里的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基地、占地2万亩的专业市场集中区、占地20平方公里的西柳、南台两个专业市场配套加工区,占地20平方公里的海城河沿河、跨河居民新区。

腾鳌新城中心城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5万人。重点打造占地23平方公里的腾鳌开发区钢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工业园、3.4平方公里的农产品深加工园和6.12平方公里的温泉健康产业城。

牛庄新市镇核心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人,定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海城市副中心城镇,重点打造千吨级的内河码头和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的港口经济区、2.3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区和10平方公里的水暖配件加工园区。

析木新市镇核心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人,定位为海城副中心城镇。重点打造占地20平方公里的镁制品初加工园、文化旅游产业带和2.4平方公里的生态居住区和商贸旅游区。

(二)统一城乡空间整理

打破城乡界限,着力改变过去政府毛地出售,开发商拆迁还建,乱像“一箩筐”的征拆做法,实行政府拆迁,净地出售,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集中实施居民动迁、农民移迁、企业谈迁和工业进园区、商业进镇区、居民进小区、农业进设施区“三迁四进”,加速空间整理。在新城新市镇拆迁改造上,共投入资金57亿元,改造镇区13个、村53个,动迁群众21680户、77341人,企业281家,动迁占地面积14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2.9万平方米,腾出净地1228.5万平方米。在土地增减挂钩上,通过西四响水、西四新后、高坨三道、南台镇双庙和周家炉、废弃黏土砖厂等地块与海城开发区、腾鳌、兴海、温泉健康产业城、南台前柳等项目建设区增减挂钩,增加用地规模355公顷,开通了城乡资源共享、要素流转新渠道。在土地治理上,狠抓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废弃地治理,累计盘活土地21宗90.4万平方米。通过统筹城乡空间整理,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统一城乡基础建设

围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近年来海城市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大规模实施了水电暖气路、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广场公园、文化体育等公益设施建设,根本改善了城乡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海西新城:坚持老城提升和新区建设同步推进。在老城提升上,近年来累计投入2亿元,完成了城市主干路网、街巷路、老旧小区和自来水管网改造,建成了城市集中供热中心和厝石山、玉皇山公园等一批公益设施,实现了老城旧貌换新颜。在新区开发上,投资10亿元,新建七纵八横主干路网31.5公里、66千伏二次变电所5座、城市集中供热中心1座,规划建设三台跨河桥、铁西中央跨河桥、关帝庙跨河桥等8座桥梁,有5座桥梁已经开工建设。开工建设了居民议事中心、中医院,建成了占地20万平方米的兴海广场、20万平方米的澄州湖、海城高中新校园和2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华润燃气接网,2012年将开工建设居民艺术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实施海城河新区段生态环境改造工程。高标准实施了新区绿化、亮化工程,特别是实施了政府行政办公部门向新区的搬迁集聚,提升了新区人气,目前海西新城已经粗具规模。腾鳌新城:累计投资8亿元,新建城区和工业园区路网27.6公里、22万一次变电站和6.6万二次变电站各1座,建成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完成了永安滨河公园环境改造、引温泉水入腾工程,建成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大型停车场、占地1万平方米的腾鳌客运站和占地6500平方米的腾鳌地区中心医院,2012年将开工建设腾鳌高中。目前腾鳌新城核心区腾鳌镇已经旧貌换新颜。牛庄新市镇:累计投资1亿元,实施了牛庄镇水电路改造,建成了市第二医院和西部区域中心敬老院。同时占地2.3平方公里的牛庄古城恢建工作全面启动,五庙一堂主体完工,牛庄古城正在焕发勃勃生机。析木新市镇:投资2亿元,实施大盘线牌楼过境段改线、东部矿产品初加工园区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和析木高中改造,建成了析木中心医院,高标准实施了大盘线东部山区过境段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开工建设了颛顼城文化旅游开发区,目前析木新市镇正在成为拉动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四)统一城乡产业发展

着眼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同步推进新城新市镇配套产业园区规划,规划建设7大产业园区和1个专业市场集中区。海西新城规划建设了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专业市场集中区、西柳市场配套加工园区、南台箱包加工产业园区4个产业园区;腾鳌新城规划建设了钢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园区、农高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2个产业园区;牛庄新市镇规划建设了港口经济区、临港加工区、水暖配件工业园区;析木新市镇规划建设了镁制品加工区。目前7大产业园区和1个专业市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30亿元,实现“七通一平”,以菱镁新材料、钢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专业市场配套加工为代表的工业集群,以农高区大蒜种植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海西新城和腾鳌新城房地产业以及西柳中国商贸城、中国(北方)水暖城、南台世界皮具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群蓬勃兴起。同时,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有近70个专业市场和120余家运输物流企业。加快城市物流配送辐射层级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普临、大和、万和城、西柳市场物流园等一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先后建成使用,建成各级服务业网点4.6万家,群众10分钟生活服务圈初步形成,初步构筑了比较完整的城乡商贸物流业发展体系。

(五)统一补偿政策标准

在实施城镇化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拆迁改造的顺利进行,在动迁安置政策上,海城市按照三种类型,探索实施了“六个置换”。一是就地进城入镇。对于城中村和镇中村已经没有土地的农民,实施了商品楼房置换农民宅基地政策。主要是在就地拆迁改造后,实行“等量还平、合理超平”优惠。还实施了经营性资产置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主要是在农民还迁楼开发建设中,由政府统一配建经营性资产,经营收益置换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二是异地城镇化。除了以上两项政策外,还实施了经营性资产置换就业岗位的政策。即对远郊失宅、完全失地的进城农民,由政府统一配建商业网点和市场摊床,以户为单位分给失地农民,解决其就业和创业问题。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化。实施了新型农村社区置换自然村屯,主要是由政府统一选址,集中建设楼房,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集体产权楼房置换农民宅基地,主要是中心村建设涉及搬迁的村屯,农民原有的房产和宅基地,实行有照房屋等量还平。设施农业置换田园经济,由政府出资补贴、就近规划建设设施农业种植小区和养殖小区,置换原有农民房前屋后的田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