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解构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道”“法”归一:文化搭台,制度唱戏

按照前面我们对企业文化内在运作机制和内部结构的分析,以及从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各组成部分中的作用看,如果说文化理念是阴、是虚、是软、是“道”,则制度与机制是阳、是实、是硬、是“法”。“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共济、虚实结合、软硬相支、“道”“法”归一,文化才能发挥充分效力。企业文化要落地,一定要建立一整套引导和确保企业倡导的精神在企业和员工中得到贯彻的制度与机制。那么,这条“道”“法”归一的道路如何走通呢?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已经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员工自己的自觉思维,外化为员工自发的自觉行动。然而,从文化理念到自觉行动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企业必须通过制度化这个途径才能实现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转化和固化,并贯彻到员工的行为中,形成企业成员的习惯,再从习惯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制度是价值观落地的重要保障。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对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各种消极因素和越轨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到,企业制度与企业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企业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持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它仅仅归结为企业某些行为规范;而企业制度文化强调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中应建立一种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使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当企业制度的内涵未被员工的心理接受时,其仅仅是管理规范,最多是管理者的“文化”,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只有当企业制度的内涵被员工内心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才变成一种文化。[6]

企业文化下制度的建立和设置,既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依据,又要起到能保证企业文化落地的作用。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要做到以下两点[7]

首先,企业文化要融于工作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落地是对企业工作流程的一种优化与再造。要围绕企业文化导向,梳理现有企业工作流程,保留那些与企业文化理念相适应的流程,修正那些与企业文化理念相背离的流程,健全那些没有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流程。总之,要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流程都明晰、简洁、规范与高效,并且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要求。通过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无序的工作规范化,用流程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使企业员工一看流程规范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的工作和具体的行动中来践行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要融于制度建设。比如在麦当劳,小到洗手有程序,大到管理有手册,这样的制度体系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好制度可以让一个坏人变好,坏制度可以让一个好人变坏。对于企业来说,制度建设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要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及时地建立健全、修订完善有关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行为准则,使这些制度、职责与准则能够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能够促进企业使命和发展战略等目标的实现,让员工在制度的管理和引导之下,变他律为自律,变约束为习惯,从而保证正面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

·制度文化的内容及设计要点

企业制度文化大体包含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企业风俗三个方面。它们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各不相同。[8]

1.一般制度

一般制度是指企业中用于普遍管理的程序化的各种工作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这些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着直接的约束作用,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地运转。如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一般制度又包括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1)工作制度设计

工作制度是对企业内部各工作系统运行方式的管理规定,是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的工作制度应该体现行业特点、地区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同时与企业现在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各项工作制度的设计应该互相配套,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例如,微软的时间管理制度又称为“工作任意小时”制度,与传统的朝九晚五相比,微软允许员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这也是微软“家庭式办公”观点的一个表现。微软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对工作小时数的设定,这种管理方式靠的是公司对员工的信任、员工对公司所负的责任和每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微软一方面把握住了优秀人才渴望获得认可的心理;另一方面通过为每位员工制定“年度目标”来达到约束员工的作用。假如员工的目标达到了,将得到丰厚的奖励,如果做不到,惩罚也是严厉的,甚至有可能失去工作。所以,在微软每个员工心里都会对自己工作的把握绷着一根弦。微软的“工作任意小时”使员工在状态最佳的时候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责任制度设计

责任制度是指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各类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制度,其目的是使每名员工、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使这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包括领导干部责任制、各职能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制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等。责任制度的设计应注意正确处理权责利关系,把企业的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岗位上的个人,并以此为考核的依据,与其奖惩挂钩,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特殊制度

特殊制度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如总结表彰会制度、员工评议制度、企业成立周年庆典制度等。与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层要素。特殊制度的设计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

比如一些国有企业设计了干部“六必访”制度,即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在员工生日、结婚、生子、生病、退休、死亡时要访问员工家庭。“六必访”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感情激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员工之间真诚关心、团结友爱的表现,对增强企业凝聚力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3.企业风俗

企业风俗主要指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定期举行文体比赛等。与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不同,企业风俗不是表现为准确的文字条目行式,也不需要强制执行,而是完全依靠习惯、偏好的势力维持。它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人为开发,一种活动、一种习俗一但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并沿袭下来,就成为企业风俗中的一种。

设计培训新的企业风俗需要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企业风俗的设计还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特点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相结合。但是,企业风俗如果太多太滥,反而会使得员工把注意力集中到企业风俗的外在形式,以致忽视和冲淡了企业风俗深层次内涵的影响。

了解了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别和制度设计的基本方向,如果要进一步实现企业制度设计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则应该从以下角度入手:

(1)公司明确提出将企业文化理念作为企业制度制定的指导思想,同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高度体现企业文化理念,将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

(2)依据已确认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检查企业现行制度中有没有与文化理念相违背的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制度,修正或废弃与企业文化不相容的制度。

(3)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准,对企业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适应变化和提升了的理念。通过组织和管理手段,防止刚性的制度对文化的侵蚀。

(4)通过必要条件,将企业文化理念的贯彻执行制度化。

·你的企业制度符合企业文化吗?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不探讨这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猜想。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在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使企业内部矛盾由人与人之间转化为人与制度之间,并最大程度地弱化,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但是制度化管理要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有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的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道”与制度化管理的“法”。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道”和制度化管理的“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各种制度应从企业根本性需求出发与企业最本质目标相联系

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方关系等,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被人乐于接受的。

2.制度应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并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

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3.制度出台的程序应公正和规范

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的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分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4.制度的执行要严格平等

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如此往往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积极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定期组织制度落实督导检查,确保制度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有效落实。

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涵,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 张国梁主编《企业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4页。

[2] 张国梁主编《企业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5页。

[3] 王慧中:《企业文化地图——未来商战决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第45~57页。

[4] 陈春花、曹洲涛、曾昊等:《企业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第95~97页。

[5] 张国梁主编《企业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22~30页。

[6] 王慧中:《企业文化地图——未来商战决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第79页。

[7] 杨克明:《企业文化落地高效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74~75页。

[8] 张国梁主编《企业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