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假设和操作化
根据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本研究的问题指向,笔者认为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迁入的态度不仅会受到个体自身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不同城市构造的不同制度环境对此类态度也会产生影响,即个人的态度是个体特征与宏观结构特征共同塑造的。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六个研究假设。
假设1:城市居民同劳动力市场的附着越紧密,越倾向于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外来人口迁入当地后会与当地市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的压力对处于不同劳动力市场地位的市民来说也会不一样。在本假设中,对个体与劳动力市场附着强度的操作是根据其在调查前三个月中的主要就业状况来处理的,备选答案有“1.全职就业;2.半职就业;3.临时性就业;4.离退休;5.无业;6.兼业务农;7.全职务农;8.在学且没有工作”。其中选择“无业”的单独作为一类且被看做附着程度低,选择“半职就业”“临时性就业”的被归为一类并被视作附着程度中,而选择“全职就业”则被视为附着程度高[7]。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中有一组问题是询问城镇居民对外来人口的态度,而且这一组问题可以测量出居民态度的强弱结构,但是本研究只关心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迁入的态度,所以从中选择了“您是否愿意有外来人口租住在您所居住的社区呢”这一问题,同其他四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是最切合迁入含义的[8]。受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1.愿意;2.不愿意;3.不回答”。那些选择“不回答”选项的居民显然不能在此问题上作出明确判断,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这部分样本被剔除,可以看出该因变量是一个二类别因变量。本研究的因变量只有这一个,下文在介绍其他研究假设的时候不再赘述其处理方法。
假设2: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度越高,越倾向于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外来人口迁入当地后无论是买房居住还是租房居住都会同当地市民在买房和租房市场上成为共同的消费者。由于本研究中因变量的操作是根据“您是否愿意有外来人口租住在您所居住的社区呢”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处理的,针对此问题笔者对住房保障度的操作是根据受访者调查时住房的产权和租赁情况进行分类。其中选择“自有私房”“已购房(部分产权)”“已购房(全部产权)”“住亲友住房,无需租金”“住公房,无需租金”的可视为已经拥有稳定的住房保障,此外选择“租住单位房”和“租住公房”的市民虽然不拥有自己的住房,但是他们在此类租房市场上只会碰到同样也是当地市民的共同消费者,因此笔者把选择这7类答案的样本归为一类并视其为住房保障度高。与此相对,那些选择“租住私房”的市民就要同外来人口一起竞争租赁房屋,因此笔者把选择该选项的样本单独编码并认为他们的住房保障度低。
假设3: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倾向于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本假设对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进行,所谓客观就是测量受访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而主观则是指受访者对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对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计算采用了李春玲(2005)的研究结果[9]。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没有将通常使用的收入作为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计算公式中已经包括了收入因素,如果再将收入单独纳入会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角度的测量则根据受访者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您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本地大体属于哪个层次?”提供的答案有:“1.上层;2.中上层;3.中层;4.中下层;5.下层。”该答案已经包含了地位等级的高低,在分析中将其作为定序变量来使用。
假设4: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压力越大的城市,其市民越倾向于不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方面的压力会受到消费者数量的直接影响,而这里的消费者显然只包括那些拥有当地城镇户籍的市民。因此对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压力的操作笔者使用户籍人口数作为测量指标[10],在分析中采用的是户籍人口数的自然对数。可以看出本假设涉及了城市这一高于居民个体层次的宏观层次,而户籍人口数也是宏观层次的变量。正如前文所述,个体的态度倾向也会受到宏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假设5: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市民越倾向于不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这里的公共服务是指地方政府向其户籍人口提供的保障市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措施和资源。在操作上,笔者使用各个城市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事业三项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测量指标,在统计分析时对这三项财政支出加总后取自然对数再使用。
假设6:再就业压力越大的城市,其市民越倾向于不愿意外来人口迁入。
再就业是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下岗或者失业的人群再次就业,这里选取各城市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作为测量指标。一般认为登记失业人口数会小于真实的失业人口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失业人口的主动登记意愿是不一样的,而这里仍然采用登记失业人口数作为指标一方面是出于资料可得性的考虑;另一方面,那些主动到劳动保障或失业登记管理部门登记失业的人员其再就业的意愿更强,而且地方政府对这部分人员有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义务,这部分人员的数量多寡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在再就业工作方面的压力。分析时该数字也是在取自然对数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