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琴日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由灵魂

【山寂樵叟】

我以为一个人只有到了超脱温饱需求,摆脱物质的羁绊的地步,才可能有自由的灵魂:包括丰富的情感和理智的思考,包括独立的性格。这对于学音乐者尤为重要:一个演奏家具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包容各种情感,才有可能理解历史作品中与自己的信仰和意识形态相左的精神内容,予以合理解释,作出表现;一个人倘若没有独立的性格,万事随和为安,那他又怎样去表现音乐中那些具有强烈感情的鲜明意象呢?

2012年2月27日 周一 

樵叟前几天的注释让我想了很多。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性格,这些个性的形成,首先在于从孩子的幼年时代起就要帮助他养成自尊心。记得爸爸说过,他读小学的那会儿,一进校门就有面大镜子,上面有四个字:正我衣冠。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明白这四个字的隐喻,即每日踏入社会之始,得慎独自己的言行举止。

正我衣冠

【山寂樵叟】

现代教育的着眼点是人,不是曾经让主事部门听来十分得意的“驯服工具”。很多人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的道理了。经过那个匪夷所思年代的人,每每回忆起那个让人慷慨着要甘当工具的年代里,我们的青春竟然如此的卑下,就会知道人要活得有独立个性和自由灵魂,是多么的艰难可贵。

但是东方人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却又是那样顽劣。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媒体还会觉得十分有趣:每晚的电视都在津津乐道地放送着令人厌恶的丈母娘挑女婿的节目,甚至还有干涉小辈生育的故事。

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那样的专制粗暴,但性质差不多,主要是强迫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试问,处于升学指挥棒的挥舞下,处于教鞭严厉的责罚下,学生能培养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乐趣吗?

有一种说法,谓学生是一张白纸,在这上面可以描绘各种图画。这样的理论是很有疑问的。个性的培养,并不是教育者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把学生当作橡皮泥一样地随意捏造的,须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这是由个体的遗传、气质等各方面决定的,这种天生的特质,童年时代便已早早流露出,因此只能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而一个人的“个性”(请勿与“天性”混淆),却是在后天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亦即通过“自我意识”的诱导,生活目标的明确,以及持之以恒的锻炼等条件的综合诱导的结果。

所谓“自我意识”,通俗地说来,就是“自己向自己解释自己”,在脑中构建出关于自身形象的设想,这就会对自己在情感方面的表述方式、处世行事的态度,都能有所要求。多看镜子中的自己,可以说这是以最为直观的方法在帮助孩子,诱导他们始终以自重的态度和优雅的方式去对待一切。可以说,一个人倘若不能有尊严地生存,又不懂如何优雅地生活,那和原始时代的野蛮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又怎能指望他会在艺术中带给我们自由的精神和美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