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PMBOK与PRINCE2的差异
国际上项目管理有很多不同的流派。PMBOK、PRINCE2和IPMP这三大流派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比较主流的三种项目管理文化,并且各自侧重点不同。其中,美国的PMBOK侧重“项目管理包括什么”,英国的PRINCE2侧重“项目管理如何做”,瑞士的IPMP侧重“项目经理的能力模型”。
PMI的PMBOK侧重于讲解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比较偏重理论层面。PMBOK可以帮助读者最大限度地扩大视野,建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了解各种相关概念,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我的经验中,考取了PMP资质的项目经理和没考取PMP资质的项目经理在对项目的认知和理解上存在着质的不同。没有PMP证书的项目经理经常会把项目管理当成工具,而拥有PMP证书的项目经理普遍认为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而且会涉及很多相关领域,可以有效地帮助项目经理提升大局观和项目管理的系统化思维,两者视野完全不同。
PRINCE2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管控项目的一套具体要求,侧重于开展项目工作的“套路”。打个比方,考取了PMP相当于大学顺利毕业了,扩展了视野,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即使有了一个大学学历,到企业里仍然不会干活,还得跟着老师傅学套路才行。PRINCE2提供的就是类似于干活的套路,教会大家作为职业的项目经理,在接到一个项目任务后,第一件事该做什么,第二件事该做什么,要关注哪些关键人和关键控制点。因为PMP的十大知识领域太多了,实际做项目的时候项目经理管不了那么多事情。在管理上一定要充分遵循二八原则,找到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PMBOK和PRINCE2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而且美国的创建者因不堪忍受英国的封建体制,才乘坐五月花号去了美洲大陆,联合起来反抗英国,建立了美国政权。所以,我的体会是在美国文化下,等级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宣扬人人平等,崇尚制度为王。而英国和中国最大的共同点是: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骨子里有较强的等级观念和人治思想。美国项目管理方法在中国应用的时候,经常水土不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忽略了“人”的因素。而英国的项目方法论恰好能够帮助弥补这一点。英国的方法论特别注重组织的层级,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在自己的方法论里,哪些工作是领导要关注的,哪些工作是中层要负责的,哪些工作是基层要执行的。不同层级的人做的事情有什么差异,跨层级如何划分责权、建立沟通和协同工作,这些都会在方法论里详细说明,为我们推行方法论落地提供了很好的分配责权的依据(见图1.4)。
虽然PMBOK和PRINCE2都属于项目管理的领域,但知识和方法论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知识偏重于“知”,而方法论偏重于“行”。那么,所谓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要把PMBOK的理论与PRINCE2的套路相结合,项目管理的方法才比较容易落地和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而且,中国自身具有非常典型的文化特点,在推行外来方法论落地时一定要提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剪裁和调整,才能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以及改变原来的习惯。

图1.4 PRINCE2与PMBOK的特点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