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书写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一种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新闻体裁。

人物通讯报道的对象常常包括以下几类:一、典型人物,即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单个人物或集体人物;二、新闻人物,即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三、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四、社会生活中平凡的劳动者,但这类报道对象或是凡人奇事,或是奇人凡事,并且符合新闻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所要弘扬的精神;五、“冰点”人物,这类人物没有先进的思想和传奇的事迹,只是因为他们的命运、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六、反面人物,目的是警示社会、释放民怨、鼓舞斗志、引导舆论。

人物通讯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人物多样化。人物通讯既可以报道一个人,也可以报道一群人;既可以刻画正面人物,也可以报道反面人物或有争议的人物;既可以刻画大人物,也可以报道普通老百姓。

二、内容多样化。人物通讯既可以描写、刻画人的一生,也可以反映某个阶段或某个侧面;既可以介绍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英雄事迹,也可以揭示犯下的错误、造成的损失以及获得的经验教训。

三、篇幅多样化。人物通讯既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或群体事迹的长篇报道,也有反映某个人物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等短篇报道。

4.2.1 写作格式

在写作格式上,通讯与消息不同,消息的格式相对固定,而通讯的格式不固定。人物通讯一般由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人物通讯的标题一般采用主副标题的写法。主标题点明主题,表明内容;副标题主要说明报道的对象或补充新闻的来源,如“一颗红心向夕阳——××××干休所××××工作侧记”“春回大地因为他——记××××林场护林员×××”。有的人物通讯的标题只有主标题,而没有副标题。

好的人物通讯标题不但能统领全文,而且能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那么,怎样才能拟定出好的人物通讯标题呢?

人物通讯的标题,概括要准确,文字要简约,意思要传神;既要贴切,又要有丰富的内涵,还要有审美价值。

人物通讯标题的拟定,最重要的是要与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路线相符合,如果脱离了主题,那么再好的标题也失去了价值。

2.开头

人物通讯的开头是通篇作品的眼睛,它不仅有文眼的美称,还有引述下文的作用。因各种人物的身份、职业背景不同,人物通讯开头的写法也不同。所以,写好人物通讯的开头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高超的构思技巧以及巧妙的组合手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人物通讯开头的写法:

(1)描述型开头,即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开头方式。一开头就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其点睛之笔是作者观察与思考的结果。

(2)概述型开头,就是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开头。概述型开头使事实、信息的传递较为简洁明了,因为是直线交流,所以容易让读者很快知晓人物的闪光点。

(3)悬念型开头,就是在人物通讯的开头设置悬念,先不直说事情,慢慢激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情节型、生平型、对比型、开门见山型、肖像型、故事型、引语型等开头写法,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3.正文

人物通讯是通讯的一种,其正文结构与通讯的正文结构一样,通常有纵式、横式和纵横式三种,具体可参考上文。

人物通讯在写作时可尽量采用故事化的写法,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本质、最有典型意义和吸引力的材料进行裁剪,围绕主题安排故事情节。为使故事活灵活现,可采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4.结尾

人物通讯的结尾要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在具体写法上也有很多种。有的概括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有的抒发感想或议论;有的展望未来,提出希望;有的引用诗歌、典故、名言,进一步点明主题。

4.2.2 写作技巧

人物通讯是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为核心的报道,所以其写作要围绕这一核心目的而展开。

1.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为核心

人物通讯以写人为主,并非简单罗列事迹、歌功颂德,而是要通过对人物言行、事迹的精心架构,刻画人物鲜明的形象,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以情动人、以事感人,塑造真实的人物典型;要写出主人公突出的业绩是在怎样的精神面貌、思想状态下取得的;要写出主人公的理想与追求,写出他或他们战胜各种各样困难的经历。这样一来,主人公不仅有不凡的业绩,更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凸显了人物的高尚情操、品德与思想觉悟。

因此,人物通讯的写作切忌将人物模式化,刻意塑造空洞的“高、大、全”形象,要避免动辄把人变成神,把事迹变成奇迹,而应该把人物写活,通过多种手法塑造有现实感、有生命气息的真实形象。只有这样,人物通讯才能真正拥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2.抓住人物的细节以及典型的情节

很多时候,细节更能反映问题。人物通讯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为核心,细节是最有说服力、最能感染人的,同时也是最能使人物形象鲜活的地方。细节,可以是一个小的现场画面,可以是一次富有意义的个性对话,也可以是一个微小的动作。若能把握好这些细节,就能触动读者的感官,让读者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有些情节不但十分动人,而且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也有帮助,这就是典型的情节。典型的情节往往同时也是生动的、深刻的情节。

3.抓住报道对象身上与众不同之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都有各自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注意寻找报道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是人物真实形象的反映,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之流弊。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抓住矛盾点,写出这个人物如何在诸多矛盾中做出了别人难以做出的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通讯显得既有人情味又有吸引力,才能使人物通讯感染、打动读者,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按类型划分,人物通讯可分为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三种类型。传记式人物通讯,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特写式人物通讯,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个侧面。群像式人物通讯,其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4.2.3 范文模板

范文模板一:

“布衣院士”留下无字丰碑

——追记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

张烁

8月12日,刚刚过完入党70周年的“生日”,89岁的他安详离世,走得坦坦荡荡。

积蓄,全都捐了,880多万元,一分不剩,捐给了华南农业大学;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最后一笔党费,老伴代交了,有1万元之多……

这一生,他是那样简朴,简朴到家里连窗帘都不挂;可他又是那样富足,一生家国情,桃李满天下,身后泽被万千学子,留下了闪光的无字丰碑。他曾说,生活过得好,不是追求舒服,而是“无愧我心”。

他,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布衣院士”。

“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生命最后的时光,卢永根躺在病床上,有些疲倦。可一说起当年入党时的情形,他眼中立刻发出明亮的光。

“当时在香港,一个很小的房子,有面墙壁挂着党旗。”老人的广东口音有些颤抖:“举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就在北方,延安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的一个中产家庭,家里有电话、出门有汽车。11岁那年,日寇占领了香港,他被父亲送回广东花都老家避难,谁料想,这里也被铁蹄践踏。

“老卢看到日本鬼子检查‘良民证’,一不顺从就一巴掌打过来。”老伴徐雪宾说,这一幕让老卢永世难忘。亲历了国土的沦丧,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卢永根陷入了迷茫。就在这时,一道“红光”照进了他的人生……

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实,早在两年前,17岁的他就瞒着家人,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加入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对祖国的命运自当不能袖手旁观!”卢永根如是说。

“他把入党那一天看成生日,新生命的开始。所以,每年这一天,我都为他过生日。”87岁的老伴徐雪宾颤巍巍地笑了,有点羞涩地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我想在这一天,一定干一件最让他喜欢的事,所以在1957年8月9日,答应与他结婚。”

新中国成立前夕,卢永根受党组织派遣,离开香港,前去广州领导地下学联,迎接广州解放。“我为什么要抛弃安逸的生活而回内地呢?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卢永根说。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卢永根这样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党员,再校长,后教授。

“虽然我现在疾病缠身,无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识是清醒的,我的牵挂是不变的,我的信仰是坚定的!”岁月时光无法磨灭卢永根的初心。住院不久,卢永根和老伴向党组织郑重申请:“我俩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党。这个时候,也不能没有组织生活。”对此,校党委决定,由农学院党委书记等几名党员参与,每月在病房开一次党员学习会。

“我全程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直播,听完总书记的报告,热血沸腾,备受鼓舞……”十九大召开第三天,在病房党员学习会上,卢永根笑得皱纹绽放,“仿佛回到刚入党的那一刻”。

“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效力”

“这片野生稻太好了,我们没白爬上来!”2001年10月的一天,广东佛冈的一个山顶上,71岁的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树,开心得像个孩子。

爬山不容易,卢永根拄着拐杖,感觉很吃力。“卢老师,您别上去了,我们上去采回来!”学生刘向东不忍。“要上去!野生稻的生长环境很重要,我想去看。”没办法,学生架着他,一步一挪,齐腿深的草打得裤管刷刷作响。

野生稻,携带栽培稻不具备的抗虫、抗病基因,是改良水稻的重要种质资源。连续几年,卢永根带着学生们奔波在广东高州、佛冈、遂溪、博罗、惠来等地,苦苦找寻……

卢永根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教授的助手。“抗战时,丁老师带着水稻种、番薯种,一直逃难到云南,把种质资源保护下来。”卢永根十分敬佩。丁老师去世后,卢永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团队完成了恩师未竟的事业,保存了具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库,首次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观点……近些年,卢永根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新增产值15亿多元。

这对师生,还有一段佳话。学术上,丁颖是卢永根的老师,是他的领路人,但在政治上,卢永根是先行者,是进步青年,他多次对丁老师说:“像您这样先进的老科学家,应该尽早成为共产党的一员。”终于,丁颖在6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80年代,高校论资排辈风气严重,年轻科研工作者难以“出头”。怎么办?时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卢永根决心要捅破这层“天花板”。他冲破重重阻力,破格晋升了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平均年龄40岁,最小的年仅29岁,其中5人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如今的这8名骨干中,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卢永根的日记扉页上,抄写着艾青的诗句。

曾几何时,在美国的姐姐苦劝卢永根一家移民,可怎么也说不动他。卢永根说:“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效力。”他在给留学生的信中写道:“外国的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在他的劝导下,多名学生学成归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在一次对学生的演讲中,卢永根化用著名诗句深情表白。晚年,又有人问他为什么非要留在国内,他说:“你向党、向人民许诺过、宣誓过,那自己要遵守了!”

“党培养了我,这是做最后的贡献”

“老卢啊,你身后,储蓄怎么处理?”2016年底,身患癌症的卢永根住院,老伴徐雪宾问道。

“捐!”卢永根脱口而出,只有一个字。

“好,我也是准备捐的。”没有任何思想斗争,老两口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2017年3月14日下午,卢永根被人搀扶着,吃力地迈上银行台阶。他颤巍巍地打开黑色旧挎包,掏出了里面的10多张存折。周围安静极了,只见卢老吃力地在一张张凭证上签字,一次次输入密码。不久后,他又在另一家银行,捐出了其他剩余积蓄。

8809446.44元!老两口没有留给唯一的女儿,而是成立了“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徐雪宾说:“我们的生活样样都得到满足了,这些钱就是多余的。”

样样都得到满足了?走进老人的家,仿佛回到20世纪。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台灯是几十年前的款式,收音机坏了修了再修……

“这些东西没有用光用烂,还能用,物还没有尽其用。”卢永根说。“床已经很好了,我们刚结婚时,4个条凳架上板子,就是床。”徐雪宾很满足。

出门,80多岁的老两口背着双肩包、头戴遮阳帽,挤公交、换地铁;吃饭,叮叮当当拎着饭盒,和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吃得一粒米都不剩……看到有学生剩饭,卢永根总忍不住提醒:“多少株水稻才能出一碗米饭?”

这已经不是卢永根第一次捐赠。早在2015年,他就和老伴回到家乡,把祖上留下的两间价值100多万元的商铺,捐赠给当地的罗洞小学。

这些壮举,大家说是“捐”,可卢永根却说是“还”:“党培养了我,这是做最后的贡献。”老伴徐雪宾也说:“我们两个年轻时就受到党的教育,国家给了我们许多,我们用不完了,当然还回去。”

不仅“还”钱,他们觉得连自己的生命都是党和国家的,也要“还”回去。于是,双双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他不留财产、不留遗体、不留墓碑,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

(本文引自201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范文模板二:

北京有个李素丽

郭萍 吴晓向

北京。西直门站。

大雨滂沱。一幢幢巍峨的高楼隐现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

雨幕中,挂有“工人先锋号”标志的1333号公共汽车缓慢进站。

乘客朝汽车蜂拥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扛着行李,有的拎着提包,争先恐后,步履匆忙。在各种各样的雨伞下、雨衣里藏着一张张焦虑的面孔。

“哗啦”一声,车门打开了,紧靠车门的窗口探出女售票员半截身子,她打开一把花格伞,遮在车门口。

雨点如断线的珠子砸在雨伞上,她的脸上、胳膊上都溅上了雨水。她招呼乘客们上车。

拥挤的人群变得有序了:他们一个个在雨伞下跺脚,脱下雨衣,折好雨伞,抖去雨水,依次上车……

她就是李素丽。中等身材,30多岁。海蓝色的套装整洁可体,淡妆轻抹的脸上,闪动着一双笑眼。

(本文引自1996年10月4日《工人日报》)

范文模板三:

“陆战雄师”:钢多气盈骨更硬

本报记者 孙继炼 周 猛 钱晓虎 梁蓬飞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燕山脚下,易水之畔。此时,气温降至-15℃,中部战区陆军某师野外训练场狂飙再起,“平江起义团”官兵正在进行战术协同训练。记者目之所及,战车滚滚、铁甲轰鸣,官兵跃动的身影时隐时现。数九寒冬,这里处处涌动着练兵热潮。

一身战斗着装的团长张炎东,站在队伍的最前头,为大家讲解示范。最近一个月来,他和战士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住帐篷、打地铺,吃住全靠自我保障……这个冬天对他们而言,确实不一样。张炎东说,往年野外驻训都等到春暖花开,今年足足提前了3个月。

钻进坦克,记者的手刚握上方向盘,就感到刺骨的冷。驻训第一天,车长薛飞鹏就冻病了,高烧39℃。他吞下一把药,继续铆在战位上,“练兵备战,不是看天过日子。条件越艰苦,越能练出好筋骨。”

严寒,磨砺着官兵们的意志,也逼出了低温环境下武器装备的“潜能”。坦克技师郭建川随口说出的几组数据,让记者听出了其中的变化:实弹打的是最远距离,机动跑的是最难路段,各项战技术定的是最高指标……

官兵们不畏严寒、战天斗地,不惧伤病、挑战极限的训练热情和动力从哪里来?

2018年1月3日,中央军委举行开训动员大会,习主席在该团向全军发布训令,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锻造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1935年11月,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直罗镇战役中,毛主席亲自指挥过这个团的“红二连”,并手书“英勇胜利”四个大字予以褒奖。

统帅一声令,挥戈向打赢。一个“勇”字,为这支部队注入了特殊的气质。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一个叫“松骨峰”的山头,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一个美军团,该师一个连的官兵毫无惧色,殊死一战,最后仅剩7人。

松骨峰的硝烟早已散去,习主席却念兹在兹。“红二连”连长李志伟清晰地记得,在视察该师军史馆时,习主席专门讲到了松骨峰战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同时强调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进入新时代,从当年血火中走来的部队,已经发展成为我军第一支数字化师;开启新征程,这支新型精锐力量一定还会面对新的“直罗镇”“松骨峰”,他们能否与前辈一样敢打必胜?

“装备变强了,软件不软了,血性和作风更要硬!”在党委扩大会上,该师师长夏明龙话语铿锵:“唯装备论”“唯信息论”要不得,数字化部队更要锤炼精气神!

——严训苦练,砥砺敢打必胜的虎虎生气!

那天,现场聆听完习主席训令,二级军士长丁辉立即发动合成营装甲集群“第一车”。在习主席注视的目光里,一条钢铁长龙蜿蜒向西,展开48小时跨昼夜强化训练。

“三军统帅亲自做动员,什么是练兵备战的导向再鲜明不过了。”入伍25年,丁辉把装甲兵专业特级证书拿了个遍,可以轻轻松松“吃老本”。但听了习主席的训令,丁辉那颗有点“沉寂”的心被瞬间点燃了。

43岁的“兵王”开始了新突击。连续几天爬冰卧雪、高强度训练,他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却没有错过一堂训练课。丁辉说:“今年春节,我就在驻训场上过!”

一名老兵的精气神,折射出这支部队的新面貌。某团驻训场,一场群众性创破纪录活动在训练间隙展开。九连连长胡美勇一马当先,独揽10公里越野、3000米跑等4项第一;另一项5公里越野,下士龙强拔得头筹。自此,该团这5项纪录分别由他们“冠名”,榜单一出,就有官兵当场向他俩下了挑战书。

记者观赛时,偶遇两名从生活服务中心前来参加训练的战士。“只会炒菜做饭可不行,上了战场,子弹不会绕过后勤兵!”他们说。

“开训即开战!”某团合成营从开训现场直接开赴50公里外的训练场,接受实弹战术考核。导调组一路出难题、设险局,屡屡将他们逼入绝境。

“拼了!”营长乔意成使出浑身解数,指挥分队运用信息欺骗、信息压制等手段,破“敌”外壳、卡“敌”节点,打出了数字化部队“耳聪目明、臂长拳硬”的优势和潜能。

——研战谋战,集聚横刀立马的胜战底气!

入夜时分,师机关办公大楼的灯又亮了。这是新年度开训以来第五次经典战例研讨,复盘、抗辩、推演,从师长、政委到机关干部,无一缺席。

现场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该师提供的一份材料里,各级首长称为“指挥员”,值班室称为“固定指挥所”,师团机关称为“指挥机构”,看似简单的名称之变,却透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

“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推进数字化部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运用创新,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是习主席对该师提出的新要求。开训以来,他们对照习主席重要指示,三次修订完善新年度训练筹划和部队长远规划,全面砥砺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记者踏访训练场,帐篷里的指挥员同样睡意全无。某团指挥员依托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演练将传统兵种与情报侦察、信息通联、电子对抗等新质力量有机融合的制胜之招,聚力突破“内部有烟囱、外部联不上”的瓶颈。这支数字化劲旅,既练敢打敢冲的“体能之勇”,更练决胜千里的“信息之勇”。

——敢为人先,淬炼改革创新的凛凛锐气!

“轰!轰!”采访中,该师某机步团的不寻常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进驻训练场当天就展开实弹射击。

曾几何时,单装操作、班排战术、营连协同、实弹射击,是装甲部队一以贯之的训练步骤。今年刚开训,这个团就一反常态,打响第一炮。副师长朱廷超介绍,长期以来,很多部队训练存在“年年都上一年级”的怪圈,所有课目都从“零”开始,按部就班,如此循环往复,部队战斗力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打破常规,需要敢于变革的勇气。”开训以来,该师基于大纲再造训练流程,变“先训后考”为“先考后训”,从“一锅煮”到“分类训”,根据力量编成新变化,探寻新的组训方法和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使训练更加紧贴对手、紧贴战场、紧贴任务。

“能力营”“任务营”,是该师的一项新创造。给记者的直观印象是,“能力营”按纲施训打基础,逐人逐装逐级快速形成战斗力;“任务营”时刻保持战备状态,战斗力指数始终“满血”,拉出营门就能打仗。在这个师,常年备战、随时能战不是一句空话。

新创造的背后,是这支部队鲜为人知的特殊使命。作为我军首支数字化部队,对全军同类型部队如何建、建什么、建成什么样子,具有示范引路作用。近两年,该师开始探索运用“合成战斗连+支援保障连”的编组模式和任务式指挥模式,增强战场感知和兵种协同效能,围绕提高网聚能力畅通信息流转链条,使“万人千车一张网”走向现实。

“我们不但要输出智慧、输出经验、输出模式,也要输出‘教训’,让兄弟部队少走弯路。”该师一位领导说,希望这块“试验田”开出更多创新之花,结出更多胜战之果。

数字化的部队,数字化的兵,钢多气盈骨更硬。即将告别营区,广场中央巨石上镌刻的几排红色大字映入记者眼帘——“时刻准备着,为勇敢捍卫崇高荣誉而战,为忠实履行神圣使命而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战!”

这是一代代革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铮铮誓言,更是新时代这支陆战雄师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本文引自2018年2月2日《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