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维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投资和创业不可或缺的思维

为什么钱都被中间商给挣了?(信息不对称)

某地有很多农民种植了杨梅,他们种植的杨梅个大味甜,品相非常好,是非常难得的上品。在北京、上海的大型超市以及一些水果专卖店中,这类杨梅可以卖到40元一斤的高价,但令人震惊的是,种植杨梅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出售的杨梅也多是3~4元一斤的批发价。从出售给消费者的40元终端价格,再到3~4元的初始价格,可以看出中间贩售杨梅的商家已经翻了好几倍的价格。同样,在2019年,某地西瓜大丰收,瓜农将西瓜以每斤0.5元的价格批发出去,而在距离西瓜种植基地不足260公里的地方,这些西瓜的价格却达到了2.5元一斤。

类似这种在流通过程中价格翻倍的行为,是整个销售行业中最常见的现象,几乎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尤其是当一个产品从研发、生产,投向市场,再经过市场中多次的流转之后,价格往往会不断攀升,在市场中流转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经手的中间商越多,那么最终的价格落差也就越大。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购买的商品是厂家直销的,或者自己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这样就能够省下一大笔钱。就拿一件普通的羊毛衫来说,出厂时的价格可能只有150元,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直接向厂家订购,那么就可以拿到最低的价格。但事实上,多数人都无法直接从厂家拿货,这个时候,羊毛衫可能会以批发的形式流入服装批发市场,价格高于150元。一些大型批发商会再次转手,以240元的价格卖给新的批发商,新的批发商接着以350元的价格卖给前来进货的服装店老板,最后服装店老板以500元的价格将羊毛衫出售给普通顾客。由于没有直接从厂家拿到货,消费者不得不以高于原价150元的价格买到衣服。

当消费者在感慨衣服越来越贵的时候,殊不知挣到钱的并不是厂家,而是那些中间商、经销商、批发商剥夺了大部分的利润。在一个行业中,商品从生产到流转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环节就交付,经常会有更多的中间商参与进来,这些中间商都是为了盈利,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高的报酬,销售价格不断被推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也不是所有的流转过程都是以价格增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由于中间商层层克扣,盈利的空间和价格都会下降。比如一家建筑公司以3亿元的价格承包了一个大工程后,可能会以2.5亿元的价格转手让给外包公司去做,而外包公司在进行评估之后也许会以2.2亿元的价格转给其他公司,第三家接手的公司可能又会以2亿元的价格继续转让给下一家。随着转让次数的增加,最后接手的那家公司可能会得到更低的报价,而这一系列报价下,公司能得到的利润基本上已经被榨干了,而工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

在流转过程中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下降,本质上都是因为参与的中间商剥夺了大部分的利润,那么为什么中间商往往会成为利润的最大获得者呢?为什么出厂商无法挣到更多的钱呢?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为自己购买的产品支付高价呢?这里涉及的经济学概念就是信息。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人这样说:“买衣服的时候,只要对准销售员开出来的价格,再用力砍掉一半就行了。”虽然多数时候人们并不具备砍掉一半价格的能力,但的确证明了中间商、经销商的超大盈利空间,这种超大的盈利空间正是源于信息,可以说最大的利润就是信息。

买西瓜的人固然也会觉得2.5元一斤的价格偏贵了点,但小贩或者超市的销售员会告诉消费者“今年的收成不太好,西瓜普遍都贵”,而事实上,很多西瓜种植基地都大丰收,完全可以以0.5元或者1元的价格买到西瓜。只不过消费者都不清楚西瓜基地在哪里,西瓜是否大丰收,更不清楚小贩和商家的进价,因此只能付出更高的价钱。有些人即便知道西瓜大丰收,知道附近某个地方有一个西瓜基地,但是没有前往西瓜基地的渠道(渠道本身也属于一种信息),也就无法和瓜农直接建立联结。反过来说,厂家也常常无法和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结,因为他的渠道不够。

买衣服的人也是一样,他们不知道从哪里进货是最便宜的,不知道一件衣服的成本价是多少,但商家对此一清二楚,他们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购进衣服,然后以高价卖出,靠的就是对信息的绝对掌控。假设某个消费者就住在服装加工厂附近,或者就住在批发市场附近,那么他就不会轻易相信服装店销售员的话。许多杭州人都会选择去杭州四季青购买衣服,广州很多人会选择去上下九国际服装城购物,这些地方的衣服价格非常实惠,同一款衣服往往要比服装店和专卖店的便宜一半。

对于中间商来说,信息就是最大的盈利保障,因为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这种稀缺资源被谁掌控,那么谁就获得了交易的优势。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现象,掌握更多关键信息的人往往会在博弈中掌握主动权,他们可以借助信息优势提出更多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而信息匮乏的一方由于不清楚真实的状况,只能接受对方开出来的条件。想要打破这种局面,消费者就要想方设法掌控更多的关键信息,只有实现信息平等,消费者才有希望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商品。

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关于投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比如巴菲特就是坚持投资集中化的代表,他一辈子投资的项目并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控制在少数几个重要项目上,而且投资的种类比较单一,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投资房产、投资酒店、投资各种不同的项目。也有一些出色的投资者专注于多元化投资,喜欢在不同的项目上进行尝试,将自己的投资范畴扩得很广,与单一的投资方式相比,他们更喜欢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那么究竟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好,还是将鸡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好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理由,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克维茨就是多元化投资的忠实拥趸。自然而然,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更多的是针对个人的,而不是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更多涉及的多元化可能是跨行业的,这样的多元化可能会是一次盲目的投资,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分散化,企业通常都在强调优势竞争力,好的企业必定会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个人投资不一样,马克维茨认为个人的投资大多具有家庭属性,还是要考虑安全性,因此人们有必要分散投资项目,确保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关联性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样就可以确保当某一项目出现亏损时,不会牵连到其他投资的项目上。

对于这一点很容易了解,一个健康的家庭投资模式通常是多元资产的合理组合。将所有的钱都存放在银行中,听上去非常保险,但实际上收益率很低,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会使每一年存在银行里的钱都在减少。一些人是狂热的股民,会将大部分的资产用于股市投资,还有一些人则会把所有的钱都用于地产投资上,类似这种单调的投资模式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回报率也不一定很可观。

比如刘先生在2010年的时候,在通州区购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了2016年的时候,房子增值了几百万元。尝到甜头后的刘先生,先后通过借钱和贷款的方式,在通州区购买了2套房子。但由于北京的房产趋于稳定,二手房的价格开始下降,导致这2套房子一直没有什么增值,再加上贷款利息,这2套用于投资的房产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

张先生是一位有着十几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他平时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收入也还不错,但是他每个月基本上都会将90%的收入用于股市投资。这几年,股市一直不景气,张先生仍旧坚持炒股,可收益非常一般,而且经常存在被套的危险,这让妻子忧心忡忡,担心哪一天股市崩盘,自己的全部身家都会搭进去。

关于投资,多数人都只看重投资的回报率,都会重点关注项目究竟存在多大的盈利空间,却没有认真想过潜在的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投资理念显然是不成熟的,毕竟很多人可能连一次也亏不起。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家庭投资其实更加需要兼顾盈利和安全性,任何单一的投资都可能是冒险的、激进的,即便这些单一的投资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可是单一也意味着亏损风险的无限放大,一旦亏损或者出现意外,那么可能就会亏得血本无归,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一朝失利带来的损失。真正合理的家庭投资在盈利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培养其成本均摊和风险平摊的思维,因此个人投资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形成一种合理的资产组合。

具体来说,资产类别尽量丰富一些,各种资产类别之间的关联性要低一些,房产、现金保存、储蓄、股票、债券、基金、黄金、稀缺商品都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元素。一般来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适当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让自己的理财项目稳定在一个相对丰富,同时也能兼顾盈利空间、稳定性的状态。一般的家庭,经济实力有限,那么可以适当地在储蓄、理财产品、保险、股票等领域内进行投资。经济宽裕的人,可以增加一些社会性的投资项目,同时在房产方面做一些尝试,艺术产品和古董收藏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投资者和理财者还要注意对资产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再平衡,一般来说,人们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资产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比如很多人会将60%的钱用于房产投资,20%的钱用于储蓄,股票投资为10%,国债和保险各为5%。这种分配比例并不是固定的,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经济条件的变化或者外在经济形势的变动做出调整。当房地产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房产投资的比例;当股市进入牛市的时候,可以选择增加股票投资的额度;当自己找到某个不错的投资项目时,可以抽出一部分的资金投资这个项目,从而降低其他项目的投资比例。

总而言之,普通人或者普通家庭在进行理财的时候,需要做好分散投资的打算,尽量打造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从而保证稳定的投资回报和投资的安全系数。

理财需要滚雪球的复利思维

如果询问那些最出色的投资者和商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那么恐怕很多人都会强调这样一个重要的词——“复利”。一个出色的投资者往往会巧妙地利用复利来挣钱,对他们来说,复利就是一个可以撬动财富的杠杆,依靠这个杠杆,人们可以用很少的钱来完成财富的积累。复利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利用本金产生利益,然后又将本金和利息用来产生新的利益,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增加新的本金和利息,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利滚利”。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最喜欢利用复利来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

假设将100万元存入银行之后,一年的年利率是3.5%,那么一年之后的利息就是3.5万元,按照复利的增值模式,到了第二年,直接将原有的本金100万元以及上一年所得的利息3.5万元并在一起算作新的本金,继续存银行,那么第二年年底的银行利息计算方式应该是在103.5万元的基础上按照3.5%的利率进行计算。由于本金不断增加,利息也在不断增加。储蓄的时间越长,那么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可观。

储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理财方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平稳,多数家庭都会将储蓄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财方式,而通过储蓄的复利形式进行理财,不仅能够把握住储蓄中的“稳”,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储蓄的获利优势。储蓄本身能产生的利息很少,甚至无法对抗通货膨胀,如果单纯依靠储蓄是无法在理财中获利的。一些更具有投资潜力的理财产品或者一些好的商业投资项目,更适合用于家庭资产的增值,也更加适合发挥出复利的优势。

复利本身是一种利滚利的形式,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增加的利息来增加本金,也就是说,投资的理财项目必须具有比较稳定的持续的盈利空间,即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这个理财项目整体上都是增值的。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应该尽可能让自己的增长率更高,尽可能把增长的时间拉长。正如著名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说:“累积财富如同滚雪球,最好从长斜坡的顶端开始滚,及早开始,努力让雪球滚得很久。”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挣钱系统或者投资系统,然后尽可能延长复利滚动的时间,让雪球越滚越大,这样积累的财富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许多人喜欢投资,其中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或者项目会受到重视,有些人在投资时坚持固定投资的方式,即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投资额,然后相关的利息会及时取出来;而有的人在找到心仪的好项目时,会以复利的形式进行投资,两者之间的差距最终会变得非常明显。许多人对复利不是很了解,经济学家通常会打一个比方:将一张纸对折64次,这张纸最终的厚度会是多少呢?按照常规思维来计算,一张纸对折64次可能也就几米或者几十米的高度,但事实上经过计算会得出惊人的结果。2的64次方等于18446744073709551616,只要对纸张的厚度进行测定,就会发现最终的厚度非常惊人,远远超出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尽管复利与纸张对折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但最终都是依赖数据的叠加和累积来实现的。假设一个人在进行某项目的投资,且每一周都会比上一周多增加1%的利息,那么到了第二年年初,增长的利益就会比第一年增加1.7倍(一年大约52周,计算方式为:本金×1.01的52次方)。如果每一周都可以比上一周增加10%,那么到了第二年年初的收益就会比第一年高出142倍(本金×1.1的52次方)。通过复利的形式,人们可以让利润实现大幅度的增长。这就是复利的优势所在,它比单利要高一些,而且时间越长,复利的盈利优势越大。以每周增加10%的收益来算,假设最初的本金为1万元,那么采用单利计算的话,每周增加的利益为固定的1000元,52周的收益就是5.2万元,加上本金也不过是6.2万元。采用复利计算的话,本金加上利息会达到惊人的142万元。可见,复利的增值能力要比单利强大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经济学也非常感兴趣,他曾经感慨地说道:“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这种赞美正是建立在钱生钱的基础上。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培养其复利思维,并巧妙利用复利的优势,投资时尽可能拉长投资周期,而且提早进行理财投资很有必要。一个20岁开始投资,每年都获利10%的人,一直投资到45岁,显然比25岁开始投资到45岁且每年获利10%的人要获利更多,这就是复利思维下的时间优势。在谈到复利的优势时,很多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惑,认为自己资金不多,认为自己没有多余的钱去理财,因此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每一次理财机会,短期投资和单利思维会成为常规的操作方式。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觉得经济条件不好,反而更应该通过复利来改变现状,提高投资回报率。

复利是最重要的财富倍增的方式之一,培养复利思维能够提升人们累积财富的能力,只要在某一种趋势下继续坚持下去,财富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某池塘里有一小片浮萍,这些浮萍每天都以1倍的速度增加,到了第10天的时候,浮萍会填满整个池塘,那么意味着第9天的时候,浮萍只占领了半个池塘。也就是说,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浮萍就从半个池塘扩散到整个池塘。很多时候,财富的累积也是一样的,也许一开始的复利增长并不起眼,可是一旦积累到了一定的基础,那么每一次的复利增长都会产生巨大的财富。

从众只会获得平均收益

股神巴菲特曾经这样描述过股市投资的现象:“设想你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每天市场先生一定会提出一个他乐意购买你的股票或将他的股票卖给你的价格,不过市场先生的情绪很不稳定。因此,有些日子里市场先生很快活,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这时的市场先生就会报出很高的价格;其他日子,市场先生却相当懊丧,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报出的价格也很低。另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爱的特点,他不介意被人冷落,如果市场先生所说的话被人忽略了,他明天还会回来,同时提出他的新报价。市场先生对我们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报价,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场先生看起来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视他或者利用他的这个弱点。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这里,巴菲特所描述的市场先生其实就是一种市场盲从的投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人在进行理财或者投资时,往往都是跟随其他多数人而行动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决策,一切都跟随大众行事。这样的从众行为在股市投资中比较常见,像很多人都是买涨不买跌的,依据的就是从众心理,因为多数人都会在股价上涨时买入,并不断推高股价,而跟随者也会不断增多。还有一些人喜欢购买大多数人都看中的股票,哪一只股票的购买者比较多,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意愿来购买这只股票。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某人想要创业,在不清楚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可能就会去关注那些有更多人投资的热点项目。最初做电商生意和互联网项目的人都挣了钱,因此吸引了很多人蜂拥而入。当互联网和电商的概念被炒热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加入,这个时候的整个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浮夸和虚假繁荣的现象,而且后来的加入者基本上很难再挣到钱了。可以看一看最近几年开淘宝店或者做微商的人,基本上都无法获得较高的盈利,有很多直接面临亏损。

这些经济学现象的背后都是从众思维在作祟,从众思维是一种随大流的想法,做事的人会按照他人的决策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从众心理是导致市场盲目性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人人都想要抢占资源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大量参与者的涌入而导致资源被过度分配,并直接拉低所有参与者的盈利水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就像一个大蛋糕,6个人吃的话,大家都吃得很饱,但是一旦增加到10个人甚至20个人,那么大家可能就都吃不饱了。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块蛋糕,而蛋糕最终都有一个固定的体量,在一个固定的体量下,参与者越多,分配者也就越多,那么分配到每一个人手中的利益自然也会平分掉。

某地决定刺激农业发展,于是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桑叶和养蚕,并且专门邀请了技术员进行指导,甚至还专门建造了一个大仓库,提供了一个大型的养蚕基地。当蚕桑项目得到落实之后,先后有10个农户种植了桑树,开始积极养蚕,而他们的投资也很快得到了回报。当地政府继续积极号召其他农户种植果树,或者加大畜牧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可是这一次没有多少农民听进去,他们纷纷觉得种植桑叶和养蚕更挣钱,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几乎90%的农户都开始种植桑树和养蚕,这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蚕桑基地。可是对于很多养蚕人而言,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苦,由于这个地方的蚕桑都是出售给附近的几个城市使用,少部分出口国外,每年的销量比较有限,原本的10个农户每年都能够盈利几十万,可是当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进来后,虽然总的销量和收益得到了提高,但是市场根本没有办法扩充到更大,使得农户的收益都在下降。

从众思维往往和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从众心理是个人不自信的行为表现,是个体依赖群体的一种常见心理表现,而这样的个人心理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或者说缺乏自信。通常情况下,喜欢从众的人都缺乏安全感,对于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他们担心自己的决策会出错,因此会依赖他人的决策做出决定。在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群体的判断,更愿意跟着群体行动,对他们而言,群体的成功率更高一些。

其实从众不仅会导致收益的平均分配,还有可能会因为盲目从众而直接导致群体性错误的出现,生活当中出现的很多盲从现象和错误的决策,都和从众思维有关。从通宵排队购买苹果手机,到星巴克咖啡店的猫爪杯畅销;从房地产投资的蜂拥而入,到互联网创业的火爆;从东北钢铁产业过剩,到山东苹果的严重滞销,这些都和从众思维有关。当一个项目有利可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办法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而任何一个项目的市场和盈利空间都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每一个新加入的参与者都会降低群体的平均收益,边际效益的递减会使得整个行业的投资吸引力不断下降。

借钱投资的负债思维

聊到房地产,必定绕不开几个名字:王健林、杨惠妍、王石、潘石屹、许家印。这些人都是国内房地产的大佬,拥有最出色的地产生意,而他们往往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欠债,而且基本上属于几千亿元到上万亿元不等。这是一些令人感到惊悚的数字,毕竟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他们既然贵为国内地产生意的领头羊,自然不缺钱,而且很多地产公司本身就拥有几千亿元、上万亿元的规模,这些地产商人本身也是国内顶级富豪圈中的代表,王健林和许家印更是曾经爬到国内首富的位置上,身家都是几千亿元级别的,这样的有钱人也会选择欠债和借款吗?

如果将投资者、创业者、商人的名单拉长,就会发现大多数有钱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借钱做生意,他们的口袋里有现金,公司的财物报表也有出色的现金流,还能够在业务开拓上进行大量的融资,但即便如此,向银行借钱几乎成为他们一个共同的行为。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存钱是一个最重要的生存模式,毕竟只有手里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即便自己手里有钱了,也仍旧喜欢借钱。

假设某个投资商积累了3000万元的身家,他决定将这些钱拿出来进行投资,而且看中了3个非常不错的项目,第1个项目他决定投入1500万元的资金,第2个项目决定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第3个项目决定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和操作,肯定会考虑放弃一个投资项目,因为这3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根本拿不出这些钱,放弃第2个项目或者第3个项目才是明智之举。一些聪明人则不会这么做,他们情愿借钱来满足投资所需金额,因此必定会想办法从银行贷款500万元,这样就能够保证3个项目的投资正常进行。而对于那些真正从事投资行业的人来说,他们会直接从银行借钱1000万元甚至更多,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在投资3个项目之后,还能够留下一笔活动资金,这笔资金一方面可以用来应急,另一方面则能够作为其他新项目的活动备用金,一旦有新的项目出现,他们就可以用手头的资金进行投资。所以他们并不担心会欠债或者贷款,而是经常会利用贷款来进行投资。

为什么明明自己有钱,还要从银行贷款呢?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人们能够对这笔资金的用途以及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就会理解了其中的奥妙。向银行借钱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利息,尤其是借款达到千万元的级别时,利息更是高得惊人,但是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说,相比于这些利息,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额往往会更高。假设从银行借款1000万元,利息达到了150万元,但是利用这1000万元的贷款,投资者可能会挣到2000万元。

这就是典型的负债思维,简单来说,负债思维就是借用他人的钱来盈利。常见的负债思维除了向银行借钱进行投资,还有就是贷款买房。很多人会不惜动用家里的全部财产买房,甚至承担起几十年的房贷利息。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生活一定很逼仄,而且明显是一笔亏损的买卖,可是对于那些提前买房的人来说,一旦房价上涨了几倍,那么这些负债就会变成高效的投资。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通常会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进行投资,因此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手中的钱足够了,从别人那儿借钱可以帮助他们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投资,而这些投资的回报率足以用来支付利息。从整个社会的资本运作模式来看,货币或者钱只不过是一种资源,当资源集中在某人手中的时候,他就可以更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源创造价值。从国家层面来说也是如此,美国是世界上最喜欢借钱的国家,从全世界借来的钱都已经高达百万亿元了,听上去很吓人,大家可能会觉得美国会因为这些债务而破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能够借到钱,美国可以自由地运用这些钱进行各种投资,可以用来打仗,可以用来加大科研力度,稳固自己一手打造的石油体系和美元体系。

在过去,借钱似乎是穷人才会做的事,类似地主豪绅之类的有钱人肯定会积极放贷,这是因为过去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金银本位货币体系,金银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谁手里的金银数量更多,谁就拥有话语权,就可以对外放贷。可是在现代,人们并不关心钱是谁的,只在乎钱在谁手里,穷人将钱存在银行里,钱的所有权仍旧在穷人手中,而富人们则通过银行借贷来拥有这笔钱的使用权,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用于财富增值。

此外,在现代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下,货币可以通过系统任意创造,作为一种本身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它们并不属于稀缺物品,国家和政府会不断印发钞票来稀释社会财富,这样一来,借钱的人由于伴身的债务不变,使得这些欠款本身也被稀释了。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如果欠款1万元,那就是一笔巨款,一些人可能好几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到了2020年,这1万元的欠款根本就微不足道了,很多人只要半个月就能轻轻松松还掉这笔钱。就像还房贷一样,以前很多人都在担心自己每个月要还3000元的房贷,殊不知10年后,20年后,30年后,3000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就是很多人愿意欠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原因。

负债思维是经济学思维的内容之一,它的本质就是以借贷的方式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手上,然后想方设法进行合理支配,确保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不要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当一套房子从8000元一平方米,3年时间里上涨到了3万元一平方米,接下来人们是否还会继续进入房市购买房子呢?当股票连续一年都在飘红上涨,股民是否还会继续持有甚至跟进股票?多数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做出什么判断,因为跟涨不跟跌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只要一个项目的发展处于上升的势头,只要有一个投资项目仍旧在创造价值,那么通常就会存在强大的吸引力。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所有的投资项目最终都有一个限度,无论是处于上升的势头还是处于下降的势头,最终都会达到一个极限点,即这个投资的价值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加,也不可能无止境地下跌,一旦到达了一个点上,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比如2008年以后,房价开始一路增值,在2016年前后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值,但经历了2018年和2019年的淡化,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从高峰期适当回落了,类似于燕郊(环京地带)更是从巅峰期的4万元左右下跌到不足2万元。对于那些在2016年、2017年左右投资燕郊房产的人来说,基本上已经亏掉了首付。

在股票市场,这种起伏变化更是常见,每当人们疯狂地追涨时,很容易麻痹大意,最终面临股票的惨跌。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几次股市大跌事件,其实都伴随着疯狂的投资行为,一些牛市甚至维持了长达几年的时间,使得大量股民坚信股价还会继续上涨,坚信自己的投资还是有利可图。当股票涨到8元的时候,他们会相信股票会上涨到9元,当股票上涨到9元的时候,还会有人坚信股票会继续涨到10元的水平上,只要及时出手,那么即便是10元的高价,仍旧可以将股票套在新的购买者身上。

无论是房产投资还是股市投资,基本上都处于一种奇怪的博弈状态,这种博弈在上升期会变得疯狂,大家都在纷纷抬高股价,并且试图将更高的风险转嫁给下一批购买者。或者更直接地说,这一类投资的关键并不在于价值是否足够高,而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及时找到接盘侠,只有寻找到接盘者,才能够创造收益,一旦找不到接盘侠,那么自己将会成为最终的接盘侠。

有家互联网公司依靠一些不错的电商理念,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这家互联网公司很快被估值为5亿元。不久之后,创始人将公司以5.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一家大的电商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家互联网公司的概念被热炒到了9个亿,它再次以8.6亿元的价格出售。新的接盘者打算更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一个价值几十亿元的互联网品牌。可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并且直接被打回了原形,这家多次被转手的互联网公司也因为表现不佳而砸在了最后一个接盘者的手里,变得一文不值。

在很多领域内,资本的运转都处于击鼓传花的游戏状态,当鼓声停止的时候,花落在谁的手里,谁就会遭遇损失。不仅如此,资本本身在热炒状态下具有的欺骗性会导致很多人主动去接受这朵“花”,他们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看待这个游戏,并且想方设法将其转移到下一个人的手中,从而转移风险,并且通过价格差来获得利益。接力的人越多,风险也就越大,这就是典型的博傻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参与资本游戏的人往往会欣然接受来自他人的报价,然后想办法以更高的报价将相关的投资项目转移到下一个接替者身上,他们的表现看上去很傻,但实际上他们相信一定会有一个更傻的人出现,一定会有一个更傻的投资者愿意花高价继续购买自己的东西。博傻理论的本质是一种投机策略,任何一个投资人做出投机行为所依据的是能不能找到下一个接盘的傻瓜,只要找到了这个傻瓜,那么自己就会从傻瓜变成聪明人。

事实上,资本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狂热性,一盆兰花会在资本市场被炒到百万元的高价,一幅古人字画会被炒作成几亿元的艺术品,就连一张普通的钞票在资本炒作下也可以变成天价的产品。这一场场狂热的投机盛宴,投机者并不担心自己付出了多少成本,因为永远会有下一个出价更高的人出现,这种狂热性有时候不过是一个陷阱,陷阱的最终目的就是捕获那个更傻的人。

当一块普通的石头被炒作到原有价值的100倍时,炒作者并不担心这块石头会砸在自己的手中,他们会继续炒热行情,会继续造势,确保石头的价值会上涨,直到涨到原有价值的500倍时,持有者仍旧不会担心,因为他们还会寄希望于游戏圈中有人出价到原价值的1000倍甚至更多。而这块石头显然不可能永远增值下去,总有一天,总有一个价位会成为最高点,关键就在于谁刚好达到了这个最高点。这个游戏什么时候终止,而这一切往往都是人为的。当所有人都在狂热地寻找下一个接盘侠来创造利润时,往往没有想过,最终的那个接盘侠也许就是自己。事实上,如果所有人都在投机冒险,自己会有很大的可能自食其果。

财富倍增法则:让别人帮自己挣钱

兄弟两人的厨艺都非常精湛,各自打算开餐馆。大哥将自己存下来的40多万元在县城里租了个好店面,然后装修店面开始营业,他和妻子两个人掌勺,雇用了3个服务生。虽然店面不大,夫妻俩也有点忙碌,但是生意还算不错,每个月都有3万元左右的纯收益。经过10年时间的打拼,夫妻俩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还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名下还有一辆轿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弟弟也把存下来的钱拿来开店,但是他在隔壁县城做起了快餐,而且还聘用了3个厨艺非常精湛的厨师,分别经营湘菜、川菜和鲁菜。由于菜品丰富,快餐店的生意非常火爆,他很快就挣了100万元。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坚持绕着自己的小店转,而是将挣到的钱在城里扩展了两个店面,并且雇用了2个店长进行管理,招收了更多的厨师。10年之后,弟弟已经在本省的3个市区经营了20家快餐连锁店,在其他省份也有10家快餐店,身家丰厚,而且仅仅是快餐店的品牌就价值几个亿。

这两兄弟之所以会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主要在于对资源的利用。大哥更加相信自己,因此依靠自己来挣钱,但本质上仍旧是为自己打工的状态,收益不可能太高,毕竟个人的能力和时间、精力等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自然也是有限的。而弟弟则没有将创业局限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而是扩大人力资源,让更多的人为自己挣钱,无论是聘用厨师,还是开连锁店,都在最大限度地借助其他的优质人力资源来帮自己积累财富,因此他更有机会成长为成功的商人。

在商业运作和资本投资中,往往需要掌握一些财富倍增法则,而财富倍增法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可能调动更多的人力资源为自己创造财富,简单来说就是让其他人为自己挣钱。那些成功的商人,他们不仅拥有出色的管理团队和精英团队,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员工,在这么多人的帮助下,成功自然会变得更加简单。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假设某人每年最多可以挣到50万元,那么他雇用3个人做自己手头的工作,虽然工作量会增加,但收益可能会达到100万元~120万元(考虑到不可能每一个雇员都会像他一样出色),扣除每个雇员的10万元工资和成本消耗后,这个人所挣的依然要比自己单干时更多。

雇用更多的人挣钱,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1个人可以挣50万元,2个人可以挣80万元,3个人可能会挣到120万元,但是当更多的人出现时,创造财富的速度会加快,而且往往会成倍增加。这里涉及配合的问题,当更多的人集中在一起时,就会在劳动力、智力、技术、时间、性格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确保效益的增加。

全球知名投资家罗伯特·清崎,与朋友莱希特一起写了一本畅销书《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在书中,他提到了不同收入群体的4个象限,分别是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所有人、投资者。这4个象限代表了不同的收入群体,任何人都可以在这4个象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罗伯特·清崎看来,雇员和自由职业者的经济收入往往是最低的,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他人或者为自己工作,没有想过让其他人为自己工作,这些人的思维局限在拿自己的时间和健康换财富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更加高明的经济学思维。而企业所有人和投资者则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为自己挣钱,他们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挣到更多的钱,是一群可以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人。

自然而然,90%以上的人都属于雇员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对生活和工作都缺乏强有力的支配,很多时候处于被支配的状态,原因是个人的力量往往太过渺小,个人的资源局限太过明显。一个拥有成熟经济学思维的人,应该打破自身的局限,不要将“奋斗者”的概念局限在“我要努力为自己工作”的层次上,而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雇用更多优质人才努力为自己工作”的奋斗者。一个员工的月薪可能只有6000元,但拥有几百名员工的企业家,月收入可以达到千万元级别,这样的人才是高收入的奋斗者。同样,许多人会想办法自主创业,但是有经济头脑的人会想到投资,相比自主创业,投资的选择性更强,自己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完全可以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上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基本上是最大化地利用了其他公司的资源。股神巴菲特积累了几百亿美元的身家,靠的就是挖掘并投资了那些有潜力、有价值的公司,通过投资,他挣到了比大多数企业家都要多的钱。

不过,并不是所有依赖他人的行为都会产生大量财富,企业家如果无法打造一个高效团队,那么所有的人集合在一起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大家会因为相互阻碍而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亏损。所以在利用他人的能力和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优质的人力资源和项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财富增值的效果。

了解和把握经济行为的外部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当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尽管并没有针对某个特定的第三方,可是最终的行为结果却对第三方的利益产生了影响。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性,外部性又被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部效应,在经济学思维中有时候直接被称为外部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或一群人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时,会对另外一个人或者其他一群人产生影响,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或者增加。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外部性就是指个人或者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就被称为正外部性,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就被称为负外部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制造出大量的污染,类似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这些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政府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来治理污染,社会大众会因为这些污染而健康出问题,并且要花钱治病和保养身体,对整个社会来说,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可以说,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的污染物质就是一种负外部性,会对外界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教育机构所做的社会教育工作就是一种正外部性,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机构内部的事情,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良性的影响,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并且利用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去服务于社会大众,去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教育机构不仅负责生产知识,生产知识分子,还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又比如有的人喜欢吃臭豆腐,可是吃臭豆腐的时候,可能会让周边的人产生反感,这个时候,吃臭豆腐的行为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在很多时候,正负外部性都会在同一件事情上出现。比如有一批炒房者进入某地房市大批量买房,此举使得当地原本6000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快速上涨到1.5万元一平方米。房价的保障给当地有房子的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他们的房子在短时间内增值不少,很多拆迁户甚至一夜暴富,炒房者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属于一种正外部性。可是对于当地的一些刚需的人来说,此前就觉得房价偏高的他们,在房价暴涨之后更是失去了购房的能力,很多人原本准备好的买房全款,无奈变成了首付,而更多的人则连首付也支付不起,这个时候,炒房行为对刚需的人产生的影响属于负外部性。

对于人们来说,在综合自身实力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外部性,这种考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看看自己会不会受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的影响;第二个部分是看看自己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

比如企业污染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很多企业总是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摆在首位,如果一个企业每年都能够挣到1个亿,那么就会觉得这是一家成功企业,会觉得某企业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企业家忽略了企业发展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它对社会的影响。当企业的发展以损耗社会资源、破坏社会生态环境为代价时,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没有将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即便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平衡。对社会影响不佳,企业形象崩塌,直接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著名企业家牛根生曾经说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既是必需的,也是个人的道德完善。财富向最能够增值的地方流动,这是经济学铁的定律。一个企业家掌控的财富越多,说明社会对他的信任越大,与他相关的人也就越多,他的所作所为也就越举足轻重,他是大家按市场法则共同选举的委托人,不承担社会责任行吗?越是这样的人,越需要进行个人道德完善。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从他释放的能量中受益,另一方面这也是他赢得更大的社会信任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与个人品牌的共生过程。”不承担社会责任、不注重社会效益的企业,往往会遭遇发展的危机。

外部性的出现往往和个人、企业不用承担行为的全部代价或者享受行动的全部收益有关,如果改变这些前提条件,那么就可以有效抑制负外部性的影响。比如在谈到企业污染的问题时,企业自身可以出台相应的治污管理条例,或者不具备强大的治污技术的话,就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进行监督,征收排污税,或者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任何排放超标行为都会遭到惩罚。对于其他一些不那么严重的外部效应,则可以通过私底下的协商来解决。

对于一些正外部性,一般都是进行鼓励和引导,甚至将这种正外部性当成一种投资。比如一个养花者,在某城市的郊区承包了300亩的土地种植花卉,当花开的时候,就给整个郊区增添了不少光彩,加上这个养花人从来不收取任何观赏费用,很多人慕名前来赏花和旅游,也带动了地方经济。这种正外部性直接提升了养花人的知名度和花卉种植基地的知名度,为花卉的销量打开了市场。在这里,正外部性就成了企业提高盈利的一个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因此企业需要更好地保护这种正外部性不被破坏掉。

除关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之外,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其他企业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简单来说,就是考虑其他企业的外部性。比如2019年之前,中国半导体公司基本上很少和韩国企业做生意,因为韩国企业一般会从日本进口半导体产品,毕竟日本的半导体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在2019年,一些中国半导体公司开始扩大规模,加大产能,原因就在于韩国和日本发生了贸易大战,日本封锁了韩国的半导体进口业务,以至于整个韩国科技圈都爆发了严重的危机。为了避免被日本完全“掐死”,韩国企业纷纷转向中国,从中国半导体公司购买半导体产品。而那些关注时事发展,并且提前做好提升产能准备的中国半导体公司,真正迎来了一个盈利的最佳机会。

作为资源配置下的一个额外影响,外部性能够影响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持续性,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来说,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就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对于那些正外部性的行为来说,则要进一步保持和强化,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企业或者个人而言,把握好外部性,本身就是对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协调,就是资源配置下的一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