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风雨,悦享生活系列(套装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百岁接生婆

- 1 -

外婆这位老闺蜜比外婆小两岁,姓宋,就是外婆生小舅时坐着木桶渡河差点喝饱水的妇产科医生。

宋阿婆跟外婆一样,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

她的妈妈,还有妈妈的妈妈,反正她家若干代女人都是接生婆。所以宋阿婆还是个细嫩的懵懂小姑娘时,就开始跟着她的母亲实习。

第一次观摩女人生孩子,是在一户贫穷的小百姓家。

宋阿婆吐得死去活来,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亲眼看着新生命诞生,明明那么伟大的事,她却想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宋阿婆一吐,产妇年轻的小丈夫不知道为什么也跟着吐。此起彼伏的呕吐声,把产妇吓哭了。

宋阿婆的母亲力挽狂澜,安顿好产妇,一通乱棍把女儿吓得飞一般逃回家。

这种莫名其妙的呕吐,持续很久并且无法修正。反正只要母亲出诊,宋阿婆必吐无疑,挨打,罚跪,拿绷带绑嘴,统统解决不了问题。

直到有一回,有几个日本兵在伪军的带领下,找上门,嘴里说请,其实是拿枪硬逼,让宋阿婆母女去给一名日本军官的太太接生。

这位太太难产,军医搞不定了,狗腿子伪军想到了十里八乡名声在外的宋家母女。

临行前,收拾工具的时候,宋阿婆的母亲特意多拿了一把剪刀,悄悄嘱咐女儿,这一趟生死难测,可能没机会再回家了,如果一定要死,那也得拉上垫背的。

当年才十多岁的幼小宋阿婆问,万一情况顺利呢?

“万一顺利,那就把小鬼子的野种弄残了!”一向医者仁心的宋太婆民族情怀大于天,她教唆女儿,在婴儿哪个部位或者穴位动手脚,能将孩子变成哑巴,或者变得脑袋不正常。宋阿婆哆哆嗦嗦地记住了母亲的指示。

这回,在飘荡着异邦奇香的木屋里,面对着语言完全不通的产妇,她屏气凝神,忘了呕吐。

经过一番周折,孩子顺利出生。宋阿婆的母亲先将孩子抱给女儿,存心在她脚上踩了一下,示意女儿找机会下手,她老人家本人则故意在产妇身上磨叽着挨时间。

宋阿婆抱着孩子,从清洗到穿小衣服捆襁褓,都是她一手完成。好几次她的手指已经放在母亲教她的部位,只要按下去,孩子就悄悄地残了,婴儿又不会说话,没人会知道她做了什么。

可是,全世界不管谁生的小宝宝,都是小眼滴溜无辜可爱的粉嫩模样。迟疑又迟疑,宋阿婆把自己逼得浑身发抖,也下不去手伤害一个刚出生的小东西。

最终,她们母女捧着侵略者给的几颗糖平安回家。

自此,不知是不是受惊过度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效应,宋阿婆面对产妇时再也不想吐了。

这本是一件风过了无痕的事,然而新时代来临之后,宋家母女却因此被人怀疑成反动派,老的被关押,小的年轻,送去劳动改造。

那时还没到“文革”,所谓改造也没那么严格,某位领导为了展示自己是多么的慧眼识珠,宋阿婆被送到一座农场。一群猪牛羊,喂食有专人伺候,宋阿婆主要负责动物们的配种、生产、坐月子。

可怜宋阿婆那时连男朋友都不曾交过一个,就要硬着头皮兼任媒婆接生婆月嫂三职于一身,每天安排一群雄性牲口临幸一群娇妻美妾,在香艳淋漓的场景中她还得咬紧牙关替它们纠正姿势,保证它们相看两不厌,子子孙孙瓜瓞绵绵。

有时人家夫妻失和,动起脚来,宋阿婆还得从中斡旋。所以她在农场改造那几年,脑袋被驴踢过,门牙被牛撞掉过。

这都不算事儿,最严重的是,她形成了严重的条件反射,好端端走路上,看到小猫小狗乃至小老鼠,或者男人女人,她都会第一时间在脑袋里迅速把人家配成对,怎么耍流氓、受孕,怎么生产,她都能一秒设想周全。

- 2 -

如此折腾好几年,在宋阿婆对动物们的夫妻生活习以为常,并且已经和农场一位高大强壮、肌肉贲张的沈姓青年日久生情的时候,组织上发现新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接生婆总是不够用,且宋氏母女并无反动派实质证据,于是将她们无罪释放。

还没来得及好好呼吸一口新时代的自由空气,宋阿婆就被安排到镇上的医院工作,经过考核通关,一举胜任正式的助产师。

我外婆原先跟宋阿婆并无交集,她生我小舅那次,恰逢百年难遇的大雨,乡亲们游泳过河到镇上请医生,宋阿婆自愿坐在桶里让人将她拉过河,中间浮浮沉沉,她喝得肚子滚圆,差点没被淹死。

小舅平安出生后,外公外婆始终为了宋阿婆那被喝撑的肚子感觉过意不去,趁年节时便送了些礼品上门,宋阿婆也是个客气人,有来有往,她跟我外婆慢慢就熬成了白金级别的老闺蜜。

宋阿婆最有名的一次接生,发生在80年代初期。

产妇不知道姓什么,她丈夫姓于,就是那个于会计的某个兄弟(此处用真实姓氏,教练对任何姓氏、任何职业都没有意见,更没有歧视,就事论事,不要对号入座)。

于氏第一胎生了女娃,二胎东躲西藏,临产阵痛了她丈夫才冒出来请接生婆。

宋阿婆提着药箱,坐着于氏丈夫的大自行车来到他们家。一进院门,于老太,就是跟我大姨吵架的那位,像个鲁莽的老火车头似的突然冲出来抓住宋阿婆的手,热乎话一堆一堆往外冒。

宋阿婆对老村人情是有一定了解的,于老太的风评一直不咋的,突然这么热情,易反易复小人心,她莫名警觉。

整个生产过程,于老太都守在一旁,宋阿婆赶都赶不走她。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性别马上遭到鉴定,是个小姑娘。

宋阿婆低头认真忙着给孩子剪脐带清创。等她忙完,准备将孩子裹到襁褓中时,于老太抱着个木片箍制的旧马桶,嗖的一下蹿过来。“不要包了,扔这里,我倒厕所去!”于老太说话的同时,还给宋阿婆塞了个红包,“50块!够你吃半年大米。”

宋阿婆眼疾手快,迅速甩掉红包,将孩子包进小被褥中。

“女孩,我家不要!”于老太伸手解襁褓,同时小声警告宋阿婆,“小宋,你出去就说这小孩生下来就死了。”

“胡说八道!”宋阿婆助产多年,从未见过这种人,她被气得手脚颤抖,却还佯装镇定,“你敢草菅人命,我报警抓你!这小孩生下来好好的,什么毛病都没有,她要是死了,我就去派出所作证,你害人!”

于老太这个人心头没有众生,没有神明,更加无谓因果,她是个一旦激动起来能把自己当成天和地的无理刁民。而且,这个刁民特别有心机,横竖她自己不动手去拿那个婴儿,她就一个劲儿地捧着马桶,要求宋阿婆把孩子扔进来。

宋阿婆就不是做得来这种缺德事的人,于老太软的不行来硬的,要挟夹杂辱骂,她也坚决护着那个孩子不松手。

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被吓坏了。等完全弄明白状况后,嗷的一声不顾虚弱的身体从床上跳起来冲出去喊救命。

当时正值中午,左邻右舍几乎都在家。产妇在外面喊救命的时候,宋阿婆在屋内跟于老太打了起来。

于家门外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包围的时候,于老太一屁股瘫倒在地,放声号啕,她先是骂宋阿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接着数落国家政策不公平,凭什么别人家有儿有女,她家光生丫头。

人群一阵哄笑,人们都搞不清这老太的脑回路咋就那么清奇,国家政策管分地管让穷人翻身吃饱饭,难道还得管你家必须生孙子?

宋阿婆的脸被于老太挠了好几把,提着药箱边走边哭离开于家。

那年代电和煤气尚未普及,农村人喜欢在屋旁屋后码柴火堆,方便做饭烧灶的时候使用,但明显有安全隐患。跟于老太打过架没几天,三更时分,宋阿婆家前门被人从外面浇了柴油还加了锁,屋后的柴火堆被点燃。

那天晚上,宋阿婆的丈夫老沈在单位值夜班,上半夜班上得好好的,夜宵也吃得很饱。下半夜车间发电机突然坏了,维修工努力好几次都没能修好,工人们只好提前下班回家。

远远的,老沈就看到自己家房子在冒烟。他赶紧呼啦啦喊人救火,慌乱中,一道影子从火灾现场一闪而过,根据轮廓判断,正是于老太的丈夫于老头。如果那晚老沈没有回来,熟睡中的宋阿婆和她的两个儿子,可能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然而,青山无所争,福田用心耕,她们仨,吉人天相。

- 3 -

于家这件事,宋阿婆到底还是跑到派出所去报了警。

警察几番上门做思想工作,于老太虽然抵死不承认宋家那场火是她家放的,但至少也不敢随便要那可怜小孙女的命。

不过,那小孙女的亲妈,月子没坐完,就跟她亲爸离了婚。亲妈想把襁褓中的小女儿带走,于老太又出来作妖,坚决不同意,硬把已经好几岁的大孙女塞给她。

外婆和宋阿婆聊到这一段的时候,俩老太把小铁锹拍得砰砰响,像在指挥火星撞地球似的那么激动。

宋阿婆说:“那个死老太婆就不安好心!大的不好折磨,小的任她拿捏,要不小心捏死了,她刚好如愿再娶新媳妇圆她孙子梦!”

后来,于老太果然一肚子坏水。他们家大人吃饭喝粥,吃饱喝足后,舀点水,往空锅里一倒,高粱梢做成的洗碗把子随意往锅里一扫,也不烧开,盛起来直接喂那不懂事的新生小宝宝。

每当她被小孩哭闹烦得六神无主时,还会抱着孩子站在宋阿婆家门口缠缠绵绵唱戏般引颈高骂。

宋阿婆半生与人为善,缺乏实战经验,一开始被于老太整得有点胆怯。后来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白璧无瑕的脸被于老太挠出好几道欲说还休的紫色疤痕之后,她终于练得一身好功夫。于老太一来,她赶紧拿把菜刀往外冲,其它地方也不砍,专挑于老太脚后跟,手一扬,菜刀出鞘,经常把于老太的脚后跟砍出血。

明着,宋阿婆恨透了于家。背地里,她又舍不得小宝宝,经常悄悄买点奶粉,委托派出所的警察同志以警方的名义送到于家去。

可怜的小小于,日子虽然过得不堪,居然慢慢活了下来。

于家怨恨宋阿婆当年多事,人家要扔马桶倒进厕所跟她有什么关系?非要吵吵嚷嚷弄得全世界都知晓,特别是镇派出所和镇计生办的人,总像地下党盯叛徒似的对他们家格外关照。

多方压力下,小小于不仅活了下来,还跟同龄孩子一样,正常读书上学。就是长得有点小,小脸瘦巴巴,长到八岁的时候,还没人家五岁的块头大。

然而,日子并没有真正的太平。每当小小于需要用点小钱或者于老太和她的儿子哪根筋陡然搭错的时候,他们会对小小于非打即骂,然后顺理成章地又将脏水引到宋阿婆身上。

他们当着小小于的面,成千上万次对宋阿婆进行人身攻击。

生命中没尝到亲人点滴温暖的小小于,磕磕碰碰,可怜兮兮,居然无师自通,牢牢锁定宋阿婆是她的命定贵人,家里要不到小钱的时候,她能迈着小细腿,颤颤巍巍去找宋阿婆要。

所要不过几毛几块,宋阿婆不为难她,逢要必给,就连小小于初来大姨妈都是由宋阿婆引导处理的。

讲到这里的时候,俩老太停下来喝水,外婆说:“还好小小于现在日子好过了。”我问:“怎么个好过法?”

“人家现在在国外做医生!前几年,居委会吴主任的妈,心脏不好要动手术,跑到上海挂专家号,排队两个月都没轮到,我一通电话打过去,小小于马上一通跨洋电话转回来,跟她一起在国外留过学的师兄,立即安排,现在老吴妈妈的情况好得不得了。”宋阿婆有点奇怪我的孤陋寡闻,她特意翻出手机相册中小小于的相片给我看。巧笑倩兮的女子,留着栗色的齐颈卷发,小巧玲珑地裹在一袭白大褂中,眉目如画,淡然不可方物。

我的吃惊似决堤的排洪大坝,虽然早就听阿二讲过,老村出了个了不得的跨国医生,技术精湛,人脉大把,已定居国外,就是没想到,居然是她!

我见过小时候面黄肌瘦的小小于,身上总是穿着洗到发白的旧衣服,有时像麻袋,有时又像吊三刀,走起路来歪歪扭扭,耷拉着脑袋像只与人类世界格格不入的小鸵鸟。

世事如棋局局新,相片上清莲般不艳不俗不卑不亢的陌生女子,使我的想象力一下子损耗殆尽。原来小小于一直学习很好,后来考上了医学院,一直读书,读到博士出了国。

小小于是从高中毕业就再也不要家里钱的,宋阿婆家一直偷偷资助她。宋阿婆的两个儿子都是医科大学博士。他们的家庭环境传染了她。小小于也从乡邻口中听到了自己出生的故事,知道是宋阿婆当年力挽狂澜救了她。在她心里,医生就是白衣天使,可能学医的种子自从她出生的那刻就开始了吧。

真的无法推测,当年的小鸵鸟得熬过多少苟且,走过多少漫长孤独的路,才能到达这样光彩熠熠的远方。

- 4 -

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两个女人也足够排练一出连续剧。尤其像外婆和宋阿婆这样的老搭档。

宋阿婆介绍完小小于的现状,外婆就开始唏嘘当年那位于老太太的现状。我说过于家人都离开老村了。这家人混得都很不好,穷困潦倒的多。

外婆说:“村里人在镇上都看过她,腰弯成弓一样,黄土没到头顶的人了,居然还在翻垃圾桶,活得人不人鬼不鬼。”

宋阿婆说:“有什么办法,儿子孙子吃喝嫖赌,要是还有家底,当年也不至于把老村宅基地卖掉搬走了。”

“作孽作孽!善恶到头终有报,远走高飞也难逃。”

“一个女人凶得狠了,心术不正,一大家子的气数都被她败光了。小小于拿好签证出国之前,老太婆撺掇儿子找小姑娘要钱,说是20年抚养费,至少要给18万。可怜小囡当年一个学生头,到哪里弄钱?在派出所门口,小姑娘哭得不像样。”

“难怪这十几年她一次都不回来,心是伤透了。”

外婆提起一把花生秧,用棍子敲了敲。宋阿婆赶紧接过来,把底部的果实一粒粒摘下来。两双年迈的手,在太阳底下忙碌,清风从指间拂过,无声无息,似在问候将近一个世纪通透识广的年轮。

沉默了好几秒,宋阿婆又感慨:“小姑娘人是没回来,18万还是赔给她爸了。上回她打电话的时候,说还记得小时候偷吃过你们家灶膛里煨熟喂猫的泥鳅。”

外婆心疼,“她还讲过啥?”

“我退休前接过上千个小囡,就她这一个最让人心疼的。”宋阿婆答非所问。

“不要难过,人的运势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此消彼长,缺了的部分,还会圆回来。她有本事走出去,就有本事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