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初识和田玉
我们远古的祖先们很早就开始了美的追求,当他们把一些色泽晶莹的美丽石头,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小孔,穿上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标志着人的思想中已逐渐产生信仰和寄托。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也伴随着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不断地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用玉、尊玉、爱玉、佩玉、藏玉的情怀,几千年来不绝于史,玉石成为美好事物与高尚品德的象征和代表,并终于孕育出中国特有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孔子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比德于玉”,君因玉而修德,玉为德而生辉!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不少,但“凡玉,贵重者皆出于阗”。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先民们从昆仑山和田一带,由近及远地向东西两翼延伸,把和田玉运到很远的地方。
向东经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入河南;向西经乌兹别克斯坦,到地中海沿岸的欧亚各国,即最早的“玉石之路”,也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的“丝绸之路”,正是在古代的“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的。在这条路上,东去带上和田美玉,西往带着中国丝绸。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友谊的象征。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和田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之初,孕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发展于奴隶时代和封建时期,兴盛于明、清。时至今日,和田玉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其特殊的文化内涵更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中,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纵观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氏族社会也好,先秦三代也罢,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其用和田玉的状况虽不尽相同,但其琢玉中所蕴含的精神和用玉的理念却是始终传承延续的,这也是历代文人智者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天地大道。古人以和田玉为天地自然之道的载体,因其质地刚柔相济、表里如一、温文雅致,故以玉比德。传统文化中德为神,玉为骨,由此可见,和田玉文化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在中国玉文化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步向文明的足迹,在五千年文明的礼仪典章中,到处都能看见和田玉的身影。
新疆和田玉有7000余年的开发利用历史。商、西周时期,我国玉器进入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期,和田玉成为宫廷权贵用玉主体,统治者视其为宝物。河南安阳发掘的殷墟玉器有1200余件,其中最驰名的是妇好墓(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配偶,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女将)中出土的755件玉器,经鉴定,绝大多数为和田玉,这足以说明和田玉在商代已形成规模开发。
玉质很好的玉鳖,巧妙利用黑色俏色作为鳖背图案。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利用俏色的玉雕,是十分可爱的商代玉器珍品。它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北地穴式房子内出土。根据玉材色彩、形状、质地、纹理和造型特点,因材施艺,制成了很好的俏色玉雕,表现了商代玉工的精良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