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在锅中烹煮鲜鱼
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 ——《史记》
“鲁”这个字,今天除了当作姓之外,使用最多的义项是迟钝、鲁莽,但是周武王克商之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公不仅是武王的亲弟弟,而且还是武王最重要的辅臣,武王既赐其封国名“鲁”,那么一定是美称,而不可能是一个贬义的称号。
“鲁”的繁体字是“魯”,甲骨文字形A,其实“鲁”字早在周公的国号之前就出现了。很显然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条鱼,下面的“口”形是什么呢?徐中舒先生认为这个“口”形像坎:“泽中水竭,鱼乃露于坎。故鲁之本义为露……鱼陈于坎,利于大量捕获,故鲁又训嘉。”此说颇为牵强,古人不一定非要等到“泽中水竭”才能大量捕鱼;而且“泽中水竭,鱼乃露于坎”首先是不吉之兆,焉能用于美称?
林义光解释说:“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鱼入口,嘉美也。’”彝器指古代祭祀常用的青铜器;“休”和“纯”都是美善之意,“鲁休”和“纯鲁”当然就是形容美味可口的鲜鱼;阮元是清代著名学者。不过把“鲁”释义为“从鱼入口”,却与甲骨文字形不符,该字形下面明明像一口器皿之状,于省吾先生认为“口为器形,本像鱼在器皿之中”。其实,这个器皿理解成正在烹煮鲜鱼的锅,或者已经烹煮完成而端上鲜鱼的容器都可以。
鲁,金文字形B,鱼的样子更是栩栩如生,下面器皿的形状则变成了“口”形。金文字形C,下面的“口”形中又添加了一横,变成了“甘”字,一横表示口中含有的美食。小篆字形D,下面讹变成了“白”,许慎就是根据这个小篆字形认为“鲁”字“从白”,这是错误的。
《说文解字》:“鲁,钝词也。”即使如许慎所说“从白鱼声”,又怎么能够跟“钝词”扯上关系呢?许慎并引用《论语·先进》中孔子评价“参也鲁”(曾参很迟钝)的话来作例证,但这不过是引申义而已。“鲁”的本义就是鱼味鲜美,从而训为嘉美。
在周公分封鲁国之前,这片地域早就“膏壤千里”,不仅陆上物产丰富,而且海产富饶,《史记·夏本纪》形容说“海物维错”,郑玄曰:“海物,海鱼也,鱼种类尤杂。”此地之所以名“鲁”,正是由此而来,周武王不过借这个现成的美称赐给周公做了国号。
《史记·周本纪》称颂周公:“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鲁周公世家》中则如此称颂:“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这两段话的意思都是指周成王赐给叔父周公嘉禾,周公赞美称扬天子之命。“鲁天子之命”和“嘉天子命”同意,可知“鲁”训为“嘉”。
刘熙在《释名·释州国》中解释说:“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这是因为鲁国“民性朴鲁”,“鲁”才引申为迟钝、粗野,进而引申为鲁莽之意,早已不复鲁国之所以名“鲁”的美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