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 用炊器煮的羔羊肉最美味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王建
今天的“羹”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如鸡蛋羹,没有任何异议。可是在古代,“羹”的含义却有所不同。
羹,小篆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上为羔,下为美,羊肉是古人的主要肉食,因此用羊羔肉和“美”会意为肉的味道鲜美。另外一种篆体字形B,“羔”的下面添加了一个“鬲”字,鬲读作l#,是一种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器。把羊羔肉架在“鬲”这种炊器上烧煮或烹炒,味道一定鲜美!所以两边还有升腾的热气。
《说文解字》:“羹,五味和羹也。”《诗经·烈祖》:
“亦有和羹。”《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是咸,梅是醋,此处的意思是指羹要用咸味和酸味来调和。郑玄说:“凡羹齐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糁。”糁(s2n)是用米粒来和羹的意思。这些关于“羹”的古代文献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和”。和,即调和,因此“羹”的意思就是用酸、甜、苦、辣、咸这五味调和而成的肉汁,而不是今天所说的概念。不调和五味的肉汁称作“大羹”;煮熟的带汁的菜加上米屑称作“菜羹”,贫穷的人所食;煮熟的带汁的野菜称作“羹藜”,是非常粗劣的饮食,也称作“藜藿之羹”,都是穷人吃的。
《左传·隐公元年》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准确地体现了“羹”的本义。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惊吓了母亲武姜,因此武姜很不喜欢他,而喜欢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庄公即位后,武姜和共叔段密谋篡夺王位,被庄公击破,赶走了弟弟,囚禁了母亲,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有个叫颍考叔的地方官,借着献礼的名义朝见庄公,“公赐之食,食舍肉”。“食舍肉”的意思是:颍考叔吃饭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颍考叔回答道:“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意思是说我现在吃的饭食我母亲都吃过了,唯独没有吃过您赐给我的“羹”,我要带回去让她尝尝。庄公赐的饭食中有“肉”,颍考叔称之为“君之羹”,可见“羹”就是带汁的肉,而不是肉汤。颍考叔这是在劝谏庄公呢!他给庄公出了一个主意,挖了一条隧道与母亲相见,没有违背“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
至于“羹”当作肉汤讲,则是魏晋以后的事情了。唐人王建有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才是用肉菜等做成的汤。
有一个词叫“闭门羹”,指拒绝客人上门,但在古代却专指妓女拒绝接客。据唐人冯贽《云仙杂记》记载,宣城名妓史凤是个势利眼,接客的时候根据客人的地位和财力将客人分为三六九等,接待的规格也不一样,对最低等的客人则拒绝接待。不过史凤很客气,不是直接将其驱逐出境,而是派妓院的工作人员给他们端上一杯“闭门羹”,说:“请公梦中来。”给客人吃上一杯“闭门羹”是抚慰,但是“请公梦中来”的嘱咐就有些刻薄了,估计史凤是想耍耍小幽默。史凤还把对待最低等客人的行径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闭门羹》:“一豆聊供游冶郎,去时忙唤锁仓琅。入门独慕相如侣,欲拨瑶琴弹凤凰。”意思是:我给您提供一碗羹,您喝了之后就离开吧,我会赶紧吩咐人锁上大门,您就别回头了,我喜欢的只是像司马相如那样的知音啊!
《端阳故事图册》之“赐枭羹”清代徐扬绘,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扬,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清乾隆时画家。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写实功力深厚。
《端阳故事图册》共八幅,分别描绘了端午佳节各地民俗,包括射粉团、赐枭羹、采药草、养鸲鹆(qú yù,俗称八哥)、悬艾人、系彩丝、裹角黍、观竞渡。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体现了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赐枭羹”一图题曰:“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枭”是一种猫头鹰。 张华《禽经注》云:“枭在巢,母哺之。 羽翼成,啄母目,翔去也。”在古人心目中,枭是食母的恶鸟,忤逆不孝的代表。枭羹从汉代中期开始成为皇帝端午节赐宴中的节令食物,目的是为了维护孝道,并驱逐朝廷中的恶人。画面上,一个内侍捧着枭羹,正要递给下面的官员。双方行礼如仪,庄重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