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汉字里的古代生活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臭 狗闻着气味寻踪追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句诗是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劳动人民的典型写照。其中最显眼的当然是“臭”字,但是如果把“臭”理解成发臭的“臭”,这句诗就变得不符合逻辑了。

朱门,当然是指有权有钱人家的大门了,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把门漆成大红色。朱门里面大吃大喝,吃不完的就倒在外面(不管是大街上还是下水道),结果时间长了就变臭了。作为对比,朱门的酒肉变臭了,可是路边却赫然罗列着贫民、流民的白骨,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贫富分化,杜甫的诗于是成了典型的教科书式的榜样。

这样的理解是阶级分析法的一厢情愿。因为就像穷人在深冬的寒夜被冻死了一样,朱门里面吃剩的酒肉倒了出来,难道就不会冻得一点儿气味都没有了吗?死尸闻不到臭气,酒肉当然也就闻不到臭气。大自然的冰箱不管对“冻死骨”和“酒肉”都是一视同仁的。

这样错误的理解是由于不懂得“臭”这个字所导致的。

臭,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部为“自”,是鼻子的形状。最初没有“鼻”这个字,古人就用“自”来指称鼻子。直到今天,人们说到自己的时候,还总是指着自己的鼻子。“臭”的下部是一只犬,头朝上,腿朝左,尾巴朝下。甲骨文字形B,这只狗面朝右。明清之际的《六书通》还收录了一个篆体字形C,字形更加美丽。小篆字形D,变化不大。

狗是中国古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古人深深懂得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因此用鼻子和犬会意为“臭”字。《说文解字》:“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段玉裁注:“走臭犹言逐气。犬能行路踪迹前犬之所至,于其气知之也,故其字从犬自。自者,鼻也。引申假借为凡气息芳臭之称。”

古人云:“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广韵》:“凡气之总名。”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解释道:“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诗经·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几处的“臭”都作为气味之总名解。“臭”这个字最早应该读作xi&,是动词,意思是闻气味,不管什么气味,包括香的臭的都闻。如果作为名词,“臭”是气味的总名,所有的气味——香、臭、腥、臊——全都可以叫“臭”。此之谓“凡气之总名”。

作为佐证,《易经》中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说:如果咱俩同心同德,那么咱俩说出来的话,其气味就像兰花那样馥郁芳香。这个“臭”哪里还有咱们今天以为的发臭的意思?简直就是知己和恋爱男女之间的吐气如兰啊!

因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全句的意思跟普通的理解大相径庭——朱门里面的酒肉散发出绵绵不绝的香气,朱门外面的路上却因为天寒地冻,冻死了无数的穷人,有的穷人死的时间长了,白骨都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