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与健康
第一节 重新认知健康和亚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一)健康新概念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正式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衡量是否健康,有以下十项标准。
①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 精神状态正常,没有抑郁、焦虑、恐惧发作等症状。
③ 合理饮食,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⑦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⑧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⑨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健康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以“完全健康”和“极不健康”为两端连续线的某一点上,并且人的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而非静止不动的。因此,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二)健康公式
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把它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其中健康值越大,人体就会越健康,即: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科学的休息)/(懒惰+烟酒+其他不良习惯)
这只是针对健康的一个直观说明,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科学角度来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也给出了相关数据。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其实健康主要掌握在人们自己手里。重视健康、加强运动,永远都是健康长寿的必由之路。
(三)健康的自我分析
健康的自我分析是指对自身健康情况的全面评估,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从以下方面做评估。
① 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且不会轻易感到疲劳。
② 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偶尔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不会出现明显的肢体酸痛。
③ 休息或轻微活动的时候不会有心慌、气促、嗜睡等情况。
④ 正常饮食不会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症状。
⑤ 脸色、肤色正常,形体正常,无畸形。
⑥ 各种感觉灵敏,没有感觉过敏或感觉缺失。
⑦ 睡眠踏实,晨起精神振奋,无失眠、入睡困难或经常性的惊醒。
⑧ 排尿、排便顺畅,排泄物的颜色、形状正常。
心理健康从以下方面做评估。
①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 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估计。
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在工作时能集中注意力。
⑧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⑩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身心健康是支撑人体的“两条腿”。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身体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心理的影响。心情郁闷、精神紧张,身体抵抗力自然随之下降。如果一个人能保持心理健康,生病就少,即使得了病也好得快。从繁重的工作中挣脱出来,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快走、跑步等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什么是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波克曼研究指出,人体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与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简称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此时机体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一)亚健康的成因
1.亚健康成因的生理因素
① 饮食不合理。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过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
② 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亚健康常见成因。对于青少年,由于进行看电影、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及备考等,经常熬夜,打乱生活规律;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加班、娱乐或者看护患者等而影响休息。
③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表现出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④ 心理过度紧张,压力太大。特别是白领,身体缺乏运动,精力、体力透支,受长期的不良情绪影响。
⑤ 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
⑥ 人体的自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⑦ 现代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前期。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2.亚健康成因的心理因素
① 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② 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用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③ 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造成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情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④ 人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
⑤ 躯体生命的偶然性和暂时性,在深层次上淡弱了人们奋斗进取的激情,荒诞、无谓往往成为人们对生命真谛的体验。
(二)亚健康的发生机制
亚健康状态的各种成因很少单独作用于一个人,每一位亚健康患者基本上是由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造成的。在上述的各种原因作用下,尤其是运动的减少,使人体的各个功能系统都有相应的不良变化。
(1)运动系统 由于运动锻炼的减少,肌肉收缩能力、利用氧气的能力、排出代谢废物的能力、骨骼的强度和关节的柔韧度都会逐渐降低。
(2)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情绪失控甚至偏执幻觉。同时,由于运动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相应减弱,各种感官接受刺激后的反应能力变慢,肢体运动不协调。
(3)心血管系统 缺乏肢体运动刺激,心血管系统功能储备降低,在应激状态下能够调动的运动潜力相应减小。此外,长期精神紧张状态下,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增加,血管的顺应性也下降,慢慢导致平均血压升高,最终引起高血压病。
(4)呼吸系统 长期室内工作,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肺脏和支气管灰尘沉积逐渐增加。缺乏冷、热和干、湿空气的刺激,气管、支气管变得异常娇嫩,轻微的环境变化就会引起不适反应。缺乏运动刺激,肺脏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储备都会降低,肺活量变小,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变小,机体耐力变差。
(5)免疫内分泌系统 亚健康状态下,机体免疫力显著降低,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同时,由于接触的抗原物质减少,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容易形成超敏反应,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过敏”。亚健康人群中,过敏体质的人所占比例比普通人群要大得多。此外,长期缺乏运动的机体,由于身体各器官组织新陈代谢变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大部分会减少,少数异常增加。激素的紊乱会导致各种亚健康症状的发生。
当上述各种原因通过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系统而进一步影响人的整体功能的时候,人就处在了一种亚健康状态。
(三)亚健康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特点
(1)生活作息特点 亚健康人群作息不规律,呈现昼夜颠倒、晚睡晚起、睡眠不足等状态。这与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有关,也与亚健康人群的工作特点有关。工作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精神随时保持高度紧张,常常需要加班,睡眠得不到保障。一旦有难得的放松机会,则彻夜狂欢,意图减压,却把自己弄得更加疲惫。
(2)饮食习惯特点 亚健康人群一般偏爱高盐、高脂的所谓“垃圾食品”。一方面,由于感官系统的退化让亚健康者的味觉迟钝,不得不靠增加食物的味道来提升食欲;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不允许亚健康人群在饮食方面有过多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亚健康人群都是靠快餐来解决口腹问题的。而现在流行的西式快餐的特点就是高盐高脂。亚健康人群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大多数很少吃早餐,中餐时间无法保障,晚餐进食大量高能量食物。
(3)生活环境特点 亚健康人群很大比例居住在狭小、潮湿、嘈杂、偏冷、日照不足的环境里,如城市中心区水泥丛林里的小公寓,工厂林立、噪声超标的宿舍等。
(4)休闲锻炼特点 几乎所有亚健康人群都缺乏运动,尤其是缺乏持之以恒的计划性运动。休闲娱乐方式也是相对激烈的项目,如酒吧、KTV、游乐场等是亚健康人群的主要去处。每日晨跑、定期登山、钓鱼、游泳这些运动方式很少出现在亚健康人群的生活里。
(5)特殊嗜好特点 亚健康人群里吸烟、酗酒占的比例很高,“吸烟提神、喝酒催眠”的歪理充斥在亚健康人群的思维里。
(6)学习工作特点 亚健康人群有忙不完的工作、思考不完的问题、解决不完的矛盾和不够用的时间。或者是对工作过度追求完美,自加压力、力求完美、吹毛求疵、反复折腾。
(四)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1.亚健康临床表现
亚健康状态不是一个疾病状态,也没有所谓的器质性改变,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而且没有任何特异性。在亚健康领域里,中医和西医都有着各自的症状表述,这里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1)中医学亚健康症状汇总
① 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② 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③ 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④ 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⑤ 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⑥ 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像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⑦ 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
⑧ 口吐黏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黏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管有占位性病变。
⑨ 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在37~38℃,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⑩ 视物模糊,头胀头痛: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痛,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2)西医学亚健康症状汇总
① 衰老——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衰老就是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效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慢性、进行性及退化性的变化,造成生物体适应能力及储备能力的日趋下降。亚健康及生理性衰老两者之间的状态基本一致,均在生理及代谢过程中有功效低下的特点,因而人的生理性衰老也是亚健康状态。
② 疲劳——亚健康的孪生兄弟 身体亚健康的表现有许多,最重要的就是疲劳。亚健康状态的躯体疲劳会令人感到乏力及困倦,并且这种感觉在短时间是不可以清除的,整个人整天有一种睡不醒、提不起精神、浑身没有一点力气的感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感到疲劳,但又说不出具体的部位。
③ 失眠——亚健康的罪魁祸首 亚健康的成因十分复杂,有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生活无规律、睡眠长期不足、免疫能力下降、人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是引发亚健康的主要因素。失眠会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处于亚健康状态。
④ 头痛——亚健康的预警信号 头痛是极其普遍的一种症状,除了少数由于疾病导致的头痛外,大多数人的头痛只是一种症状,并无什么特异性,往往去医院就诊检查不出实质性的疾病,通常只要好好歇息一下,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其中尤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患这类查找不出因素的头痛患者最多。
⑤ 贫血——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贫血的出现可能是由疾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受生活习惯及其工作环境所影响。因为血液中红细胞降低,人体就会出现供氧不足,产生心悸、憋气、头痛、疲劳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⑥ 肥胖——亚健康的物质基础 肥胖作为亚健康的典型表现,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肥胖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肥胖是作为一种症状存在着的,是相当多严重疾病的先兆。肥胖的危害之多,是其他亚健康症状无法相比的。
⑦ 便秘——亚健康的恼人顽症 食物从摄入到残渣的排出,通常应在24小时内完成。如果排便不畅,那么这些残渣就会堆积在肠子里,将肠子变成垃圾堆放场,任凭这些残渣发酵、变质、散发出可怕的毒素。这些毒素又被肠壁汲取,进入血液循环被输送到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将造成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带来一系列的亚健康症状。
⑧ 问题肌肤——亚健康的涉外窗口 肌肤作为人体中的一大器官,肌肤疲劳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新陈代谢明显减慢,肌肤的血液微循环明显缺少活力,结果造成眼眶周围出现皱纹,面颊上显现出色素沉着,肌肤没有光泽,出现亚健康状态。
⑨ “心病”——亚健康的心理阴影 心理亚健康可分为11种症状:紧张、多疑、自卑、妒忌、敏感、忧郁、骄傲、害怕、残酷、压抑、不良嗜好。这些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如不及时排解,均有可能构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⑩ 食欲不良——亚健康的饮食障碍 经常有人会说自己“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没有食欲”,实际上,这种现象也是亚健康的一个症状。由于食欲差与疲劳等亚健康症状是互为一体的,往往出现疲劳症状的人,通常食欲均很差。
⑪ 胸闷胸痛——亚健康的隐形杀手 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的胸闷不是心脏病导致的,如有人遇上不愉快的事情就会胸闷。这部分人除了胸闷以外,还时常伴有气短、头晕、失眠、疲倦、易出汗、情绪容易波动等症状。经检查,心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而这种胸闷及胸痛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是典型的亚健康症状。
⑫ 性功能减退——亚健康的男女困惑 从人的生理方面讲,人老了之后,多种器官及其功能都会有所减退,其中也包括性器官。这种减退,有的人来得晚,有的人却早早地出现了。如男人阳痿、早泄,女人性冷淡、性功能障碍等,都是典型的性功能减退,属于亚健康状态。
2.亚健康的分类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交往症状三个方面。
(1)躯体性亚健康 躯体性亚健康有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痞闷、胸肋胀满、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物质文明的发达前所未有。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从学生时代开始,人们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沉重,导致疲劳、倦怠。疲劳,虽然不像心脏病那样可能会直接而迅速地造成死亡,但是作为一种危害现代人的隐形“杀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现在,我国也已开始面临这一问题。近些年来,中年知识分子普遍出现体质下降、慢性病多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疲劳,积劳成疾或导致死亡。
(2)心理性亚健康 心理性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心中懊悔、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精力下降等症状。
心理性亚健康是亚健康的另一重要表现。其中焦虑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恐慌是一种固有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便是焦虑和忧郁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除焦虑状态外,还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多种表现形式。
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是人对事物有预测性、预见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但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环境中真正存在的实际风险,而是杞人忧天式的虚无空想,常常觉得生活周围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当焦虑者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现象。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便会造成心灵疾患,并由此诱发心脏病、癌症。
从事的是自己不理想的职业,日久天长,心理压抑和紧张逐渐加剧,致使烦躁顿生,而且烦躁与压抑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仅在上班的特定环境中发生的烦躁现象,称为职业性烦躁。职业性烦躁所导致的负性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影响全身,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抗病力减弱、内分泌失调,从而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对外界事物的承受力、接受力和处理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差错与事故。
(3)社交性亚健康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包括社会交往、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家庭中家人关系、邻里关系以及社区人际关系等。社交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没有亲朋好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
人际交往需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水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孤独、冷漠、猜疑、自闭、虚荣、傲慢等是社会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的代表。现代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屏障,这也是现代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人数众多的原因。
(五)怎样面对亚健康
1.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①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③ 按生物钟安排生活。明确个体的生物节律类型,生物节律类型分为:a.百灵鸟型(白天精神好,记忆力好,创造效率高);b.猫头鹰型(夜晚兴奋型);c.混合型(白天、清晨或傍晚随时可以进行创造)。尽量按生物节律安排生活、工作、运动和休息。
④ 合理均衡的饮食营养。
⑤ 戒烟、限酒。
2.保持健康的心理
(1)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危机 心理素质与先天遗传有关,但可以被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改变、改造,关键是要有自我保健意识,认识自我、战胜自我、改造本我、超越自我,争取实现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人的理性、道德、心理在意识领域的升华,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合乎法律、责任、伦理的,它像一个“管理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径。
(2)调节不良心态 积极调节不良心理状态,适应复杂环境;尽快从生离死别或重大意外事件的烦恼、苦恼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工作,以冲淡不快情绪和悲伤心情;宣泄压抑情绪;化悲痛为力量;宽以待人;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
(3)培养健康心理 培养乐观精神,寻找欢乐情绪;树立自身价值观,克服性格缺陷;提高生活质量。
3.适应社会与友好的人际交往
(1)适应社会 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包括:① 高智能;② 懂道德、守法纪、有礼貌;③ 情绪乐观、目标实际;④ 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社会适应不良综合征包括不良行为和方式、社会适应不良、环境适应不良、工作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等诸多方面的不完满表现。防治方法主要为提高心理素质,加强文明修养,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个人应尽的义务,加强养生和道德修养,积极主动投入生活和社会实践,改造自己、改造环境。
(2)友好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包括:目的性、相容性、吸引性、开放性、能级互补性、交往定势、纵横性。
人际交往困难的解决方法包括: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正确的评价;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学会真诚对待别人,与人增加感情交流;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养成特长和兴趣爱好,用自己的真善美培养出高尚的道德风尚。
4.心理养生与运动健身
(1)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要求做到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境平和,与人为善,淡泊名利,积极自信。常用的养生方法有很多,其中简明扼要者当属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养生“十二少”与“十二多”。“十二少”为“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应用对比法倡导“十二少”,反对“十二多”,提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2)运动健身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科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度运动以保持协调的脑力和体力活动,是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运动后,人会觉得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身体无异常不适感,运动后睡眠好、食欲增加。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体力劳动者可通过工种互补的方法增加部分肌肉、脏腑、关节的活动;脑力劳动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常用的比较有价值的体育运动方法有:散步、慢跑、登山、游泳、跳绳、跳舞以及传统的中医导引术,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太极拳等。
5.清除环境污染
经济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在逐渐加剧。各级政府部门都应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个人则应尽可能地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六)体育锻炼对亚健康的益处
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手段。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全身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从上至下统一协调,使人体各级机能得到全面提高。体育锻炼能改善人的生物状况和机能,奠定适应社会的生物学基础;体育活动还能弥补和纠正人们由于生物功能对社会功能适应而形成或产生的亚健康。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在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质量,可以在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心理学的角度克服紧张、焦虑和不安,还可以在社会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体育运动追求身体、精神和社会文化的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强壮、健美,使人从外在形体和内在生命素质上透射出对生活追求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体育运动为社会输送活力,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引导人们塑造自身,实质上也就是塑造生活。体育运动对意志力和进取心提出要求,激励并支持人们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去战胜依赖、懒惰等人性的弱点,与其他人沟通情感、增加友谊,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运动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益于心理健康,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进行体育舞蹈、有氧韵律操、门球、登山、太极拳等这些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时,虽流得一身汗,但换来全身爽。这些轻松、活泼、有趣的活动,能有效地缓解现代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紧张情绪,能陶冶人的情操。不仅如此,体育锻炼还能预防心血管病,改善呼吸与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研究数据表明,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在维持能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可通过减少脂肪组织、改善脂类和糖代谢,从而减少导致慢性病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
① 体力活动可抗衡肥胖的遗传因素的作用。
② 有氧运动可降低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代谢水平,从而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③ 有氧运动可显著延迟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进展。
④ 坚持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这对预防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⑤ 运动对涉及运动部位的骨骼有减轻骨质疏松的作用。如果人们在青年时期就注意全身的运动训练,那么将可能不仅提高骨密度峰值,而且由于长期的全身肌肉的维持,即使进入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晚于一般人群,同时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有效性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体育锻炼后,人们的焦虑、紧张、心理紊乱等情况显著降低,自信心在运动锻炼后有显著加强,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运动锻炼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即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有氧训练对记忆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