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狂之美
“刚刚虽然是在跟大家讨论美,但其实我们也讨论到了思考的价值以及智慧的价值。其实在我心中,存在一种美,这种美是因为智慧和思考而迸发出来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体会?”柏拉图又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另一个思考方向。
听了这个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不像之前那样争着回答问题了。大家都在想,思考和智慧能够带来什么美呢?
看着大家都沉静下来,柏拉图老师说:“那么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国家的伟人,他叫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之一,他有一篇文章叫作《论磁石和磁体》,当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们肯定对于磁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人们认为这个现象充满了奇妙色彩。我们觉得很神奇,磁石不仅能吸引铁本身,还能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吸引其他铁环。其实这种现象跟大家在一起思考和辩论的时候很像,好像总有能够相互感染的东西,触发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所有人的思想都好像升华了一样,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
陈学硕起身发言:“柏拉图老师,在您的课堂上,我丝毫不像在其他课堂上那样觉得压抑或者沉闷,您会不停地引导我们去思考,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一些角度和方向,就好像为我们在大脑里铺平了道路,让思维流畅驰骋。而且我们还能够听到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促进我们自己的思考。我想老师的启发和同学们的启发,都像是您刚才说的那种磁石的力量吧。我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但是不知道如何来形容它……”
柏拉图老师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开心,说:“你的这种感受很深刻,可见你经过了认真思考,也认真听了老师的讲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这种感觉其实就是我想要跟大家说的‘灵感’,大家之前应该都听过这个词吧,你们觉得灵感是什么呢?”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听过,但是形容起来好像有点儿难。
“灵感就是思维中闪现的一些想法。”
“灵感通常都有正确性和引导性,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都是有所帮助的。”
“灵感应该是属于艺术家、作家或者科学家的吧?”
“那可不一定呢,现在也有很多创意公司、灵感工厂,可以看出灵感在我们生活当中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所有与之相关的灵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们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我们对某个问题有没有灵感。”
柏拉图老师听得津津有味,说道:“看来你们对于灵感一点儿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和重视。那么,大家能够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迷狂’吗?”
“迷狂,听起来好像是某种疯狂的状态吧?”
陈学硕看着大家踊跃发言,也按捺不住了:“老师您好像故意将灵感和迷狂放在一起给我们介绍,那我觉得它们之间一定是有所关联的。我猜想,迷狂应该是灵感的一种疯狂和不受控制吧,在这种状态下,一定是灵感和思维爆发的时刻,没有什么控制得了,所以就是迷狂。”
身边的同学却对这种说法表示不太理解:“这种状态会不会太过于理想化了?真的存在吗?”
陈学硕又说:“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当然我自己也没有过这种迷狂的体验,但是我觉得按照柏拉图老师的引导,应该是这样吧。老师,您说的这种迷狂状态真的存在吗?”
柏拉图老师接着这两人的对话继续讲:“我认为,迷狂是存在的。当然这是建立在我的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上的。我给大家举个典型的迷狂的例子,就是诗人写诗的过程。我认为,诗人的灵感其实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的,因为我常常跟我们那时的诗人聊天,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诗根本不了解,也不能做深刻的解释,所以我认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能够看到在另外一个世界中真正的美。所以这种迷狂并不是一种疯狂或者疾病,它只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状态。”
冯延明老师评注
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他认为世界是由理念构成的。这个观点在美学中,就是认为美是理念。
大家都在琢磨着老师说的话,安静地低着头思考。等到大家都觉得想出了些眉目,想要跟柏拉图老师再继续交流的时候,才发现柏拉图老师已经消失不见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陈学硕还沉浸在刚才的思考当中,一直没回过神来。坐在旁边的王超然,也是还在思考着什么。
柏拉图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会饮篇》 柏拉图著。这本书是柏拉图的一篇对话式作品。这篇对话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会饮、交谈,参加者有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整篇对话重点谈论了爱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