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启示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形成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理论。本书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梳理汇总,将它们归纳为三大类,即国际贸易理论、跨国投资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下文进行详细论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是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也是绝对优势理论和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者。他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有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他看来,如果市场经济中的参与主体能够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实施专业化生产,通过市场进行交易,那么将会实现福利的最大化。如果这种交易行为发生在不止一个国家的范围内,那么就会自然地产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基于上述逻辑进行推理,在国际社会中,一国政府应具有整体发展意识,基于现有优势,引导国内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制定自身的生产经营策略和方向,从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为存在“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所以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交换,能够使得“别人所需的物品,他能予以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予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客观而言,对于参与者来说,随着交换活动的持续推进,国家经济能够实现进一步发展。(30)
以此为基础,亚当·斯密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大多数国家均在生产上拥有他国所无法比拟的某种优势,因此,采用专业化生产模式就可以形成各自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并与他国进行产品交换。这样的发展方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确立是基于某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拥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该优势予以强化。在市场资源配置中,价格机制作为其中的关键所在,能够对企业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企业会通过作业效率的提升或生产成本的缩减获得价格优势,为产品竞争优势的获取作良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优势理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大多数国家均拥有这种显著“优势”,也就是说,并未将那些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考虑在内。只是事实并非如此,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时也会“被迫”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此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此外,亚当·斯密在该理论中并未对具体的分工合作以及利润分配等问题作详细论述,在实践活动中,这一理论的适用性并不大,甚至有部分学者将其视为比较优势理论中的一项特例。(31)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也被称为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他在自己的专著中对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由于客观条件不同,每个国家的禀赋资源差异巨大,这种差异的存在为绝对优势的出现和非绝对优势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就后者而言,哪怕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方面均不存在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也能够通过出口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赢得一席之地。同理,也许一个国家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中均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不会生产所有产品。对于该国企业来说,在确定具体生产的产品种类时,首先要计算产品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经过比较权衡后,选择利润水平最高的产品。可以说,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的更新升级。首先,基于社会发展现状,该理论把区域分工和区域贸易往来提升至新的高度,进一步拓展了其影响范畴。其次,该理论以劳动生产率为主体进行了探究,并未提及其他要素的重要性,并且无法回答比较优势相同的两个国家是否存在贸易关联的问题。大卫·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基于理想假设基础之上,与现实不符,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假设条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又名“钻石模型”,由四个要素构成:首先,生产要素,通常指初级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等;其次,需求条件,主要包括国内需求结构组成、需求的质量、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等;再次,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主要包括纵向支持和横向支持,如企业的上游产业在零部件、原材料等方面给予的支持或相似企业的友好合作与信息共享;最后,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竞争对手发展状况等。除此以外,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还直接受到政府和机会的客观影响。政府的适度介入能够对其中的任一因素造成一定影响,以此达到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目的;此外,行业技术的更新和蓝海领域的出现为落后企业逆风翻盘提供了最佳时机。提出者马克尔·波特认为,这四种核心因素决定着整个“钻石模型”,具有不可替代性。任一因素的缺少或不配合均会扰乱政府作用的发挥。然而,尽管政府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自身,与政府并无直接关系。(32)
二、跨国投资理论
1977年,邓宁在其专著《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中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跨国投资理论,又名国际生产折中理论。1981年,他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与普通企业相比,跨国企业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是其选择国际经济活动方式的根本原因。
第一,所有权优势。它在理论上指一国企业拥有的独特优势。该优势必须是他国企业没有的,如生产要素禀赋、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管理技能等。邓宁认为,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面临的潜在风险也会一路走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依旧喜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收益,关键是因为企业拥有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比较优势。相对而言,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带来的收益要高过其带来的风险。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多会选择通过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或商品出口来实现以上目的。邓宁认为,无形资产包括多种资产,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资产。可以说,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决定着其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但这里还存在一个企业选择的问题,即虽然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但并不等于企业就会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内部化优势。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而将企业所有权内部化的行为。外部风险主要源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譬如因政府干预而出现的市场失灵,企业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而设置的贸易壁垒。二是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此时,企业难以获取市场信息,且交易成本过高,受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影响,企业拥有的优势极易丧失殆尽,因此,企业管理者将会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将其内部化。此举不仅有助于实现供给与需求交换关系,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的垄断优势得以保持。
第三,区位优势。它是指东道国比跨国企业所在的投资国在投资环境、制度、政策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优势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资源禀赋优势,指东道国优越的地理环境、宜人的自然气候、价格低廉的土地等等。二是政策制度优势,指东道国拥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相对健全的法律条例、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等。2000年,邓宁在《跨国公司活动的经济和商业理论的折中范式》一文中对其作了进一步补充。在国际市场中,只有当东道国拥有的区位优势特别明显时,才有可能获得企业的青睐。上述优势包括且不限于完善的基础设施、低廉的物流和通信费用、政府为吸引外资所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等。经过了解发现,企业只有具备了上述3种优势条件,才具备了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33)
三、区域经济理论
(一)均衡和非均衡理论
1.均衡理论
均衡理论为研究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均衡理论源自阿罗-德布鲁证明的一般均衡定理。该定理认为,在经济参与者和行为模式得以确立的前提下,通过假设有限的参数和所有市场的出清能够获得唯一的均衡解。其中最关键的是劳动市场的出清,这一机制为劳动力的完全就业提供了必要保证。此举在Krugman(1979,1980)(34)(35)引入同质企业和Melitz(2002)(36)引入异质性企业的理论模型中均得到了验证。均衡理论认为,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回报应是相等的。以区域同质性为前提,基于均衡分析,发展经济学中的均衡发展理论顺势而生。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均衡发展理论,一经面世即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学者们认为,为促进各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当不同区域、产业都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和技术应处于区域平衡状态。早期的研究多采用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其理论架构的核心在于,增长中各生产要素具备依赖性和互补性,只有区域和产业都实现均衡发展,才能保证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因某一部门或区域落后而影响整体水平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被扩充为认为区域间经济增长存在外部性,认为产业间应进行支持性投资,不断完善需求循环链条,为产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以区域和产业同步增长为基础形成良性循环,即产业—投资—增长—需求循环。均衡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促进了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对后发地区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即完善分工体系。其次,后发地区给发达地区的产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在合作中,后发地区的购买力将会相应提升,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为两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基于上述分析,在区域开放型经济中,均衡发展不仅有助于后发地区提升开放度,还能消除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优化配置这类地区的稀缺要素,充分挖掘地区潜力,发挥地区独特优势,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37)
2.非均衡理论
(1)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者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他将“增长极”解释为“在一定时期内在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口”。从理论层面来说,增长极能够将某一特定空间中的优质资源聚集到一起,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性实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与产业推进呈高度融合状态。(38)在佩鲁看来,增长极是指那些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关联效应与其他部门密切联系的一组工业,譬如工厂。但是,在这一理论中,佩鲁并未对现实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经济水平不增反降的现象进行必要阐述。随后的学者罗德文和布代维尔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从宏观角度来看,增长极的发展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某些经济发展较为理想的区域或工厂拥有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极点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在极点地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极点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扩散效应是指当增长极得到快速发展后,被极点吸纳的生产要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外围渗透,为周边地区提供必要的发展动力。通常而言,上述两种效应始终同时存在于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种效应的作用不同:增长极在发展初期,以极化效应为主;随着增长极的发展成熟,扩散效应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而极化效应则开始减弱。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增长极理论创立的基础,该理论认为首先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聚集到一点以物尽其用,其次对处于发展状态的增长极进行培育,不断提升其综合实力,最后在扩散效应的帮助下为周边地区产生积极影响。(39)
(2)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1944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他的专著《美国的两难处境》中提出了该理论,随后在《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国际经济学》等多本经济学读物中对其进行了详述,经过后来多位学者的补充更新,成为一个模型。在缪尔达尔看来,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经济发展绝不会均匀分布、同时发生,从而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这种差异程度会日益增大。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优势地位逐渐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呈现出“累积循环”的变化态势。累积循环因果理论认为,一个区域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实现发展成果:一是回流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流入本地。在缺少必要生产要素的情况下,落后地区的经济将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难以实现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二是扩散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造成本地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区域吸引力降低,生产要素逐渐流出,形成倒流现象。从整体角度来看,在扩散效应的影响下,落后地区能够获取新的发展机会。缪尔达尔认为,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的强势干预不可或缺。当某些地区具有明显优势时,政府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将那些具有一定增长势头的地区作为优先扶持的对象,使其拥有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率,实现快速增长,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但应注意将区域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政府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出现累积循环因果造成的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而带来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40)
(3)不平衡发展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专著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资本的形成并无太大关联。这一观点被视为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一种挑战。从理论层面来看,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存在于各区域,而是会一个或几个区域先行发展,再为其他区域提供重要助力,最后实现共同进步。鉴于上述情形,各国政府需要本着资源最大化的原则优先发展那些少数重点部门或行业,如“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以此为背景,赫希曼结合关联效应原理,对不平衡发展理论作了进一步详述。他认为,应以关联效应原理为据,对“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予以确定。通常而言,只有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才会获得优先投资,并优先发展。该产业具有需求价格和收入弹性高的特点。该产业能够作为先锋产业,通过自身发展带动整个产业或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对存在于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的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着重强调。为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该理论根据其发展特点制定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发展路径。这一理论不仅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和梳理,还为国家各产业发展次序的确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1)
(二)梯度推移理论
1966年,弗农提出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弗农指出,工业产品也有生命周期。按照时间顺序,工业产品的生命运行区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产生阶段、生产阶段、繁荣阶段和衰落阶段。对于特定区域而言,其产业结构特点,特别是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决定了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主导产业部门中,如果专业部门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本地区就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被纳入高梯度地区。由此可见,“创新”是梯度推移理论的核心,决定着区域发展梯度的层次。从实际情况来看,创新活动与地区梯度层次呈正向关系,即地区梯度越高,创新活动越活跃。但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生产活动会出现区域转移,即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通过城市系统的扩展而完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梯度推移理论即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其适用性展开分析探讨,认为我国采用以沿海地区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途径契合该理论原理。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该理论还不够完善,其缺陷十分明显,并由此提出了“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我国政府应大刀阔斧地对西部落后地区进行开拓,无须接收国内第一、第二梯度的转移。(42)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从宏观视角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有机系统,由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形成,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一些学者认为,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不应只指已经形成的模式,还应包含其形成的动态过程。有些学者则认为,从狭义的含义来看,经济一体化等同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他们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权威机构的引导下,统一进行经济发展政策、金融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清除贸易壁垒,为域内合作扫清发展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本书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主权国家实行的一种制度安排,以实现区域内外经济合作的目的。
依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几个国家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第二类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合作;第三类是几个国家某些部分的经济合作。巴拉萨按照时间顺序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①自由贸易区表示两个及以上的经济体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结成经济一体化组织,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合作组织,在贸易区域内,商品能够实现自由流动而不会受到各种限制,只是这种贸易待遇只出现在参与主体之间。②关税同盟。该理论的提出者是维纳(1950)。他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展开分析,指出两个或多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取得的成果决定着关税同盟能否结成。这一研究成果成为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础。③共同市场理论是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对一体化内部成员国的收益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各国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为保护本国利益不受影响,多会从自我发展角度出发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不可否认,此举的确为本国弱势产业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但是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导致该国无法获取大批量生产利益。以此为背景,随着共同市场的出现,保护主义将被消除,原本狭隘的市场将逐渐得到统一,实现规模的进一步拓展,为专业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不可或缺的外部发展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市场的理论基础为大市场理论。
综上分析可知,对于开放型经济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同等重要,两者“既是过程又是状态”。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只要有助于两者发展,就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成果取决于参与各方的合作情况。巴拉萨指出,就过程而言,它包括各种为了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待遇而制定的措施;就状态来说,它是指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而最终呈现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能够打破时空地域等客观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跨越国界向全球范围进行渗透,拥有较为宽泛的参与性,在成员国之间存在多边利益关系。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范围小、影响力弱的特点。首先,成员国通过协商,在消除经济交往障碍方面达成了共识,创建了相对稳定的合作组织。随着国家之间开放度的提升和贸易往来活动的增多,彼此之间的依存度持续增强。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发生在一国境内,此时各地区在贸易往来中不存在货币差异以及各种关税问题,彼此间的合作更为顺畅。(43)
(四)中心—外围理论
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该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全球经济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由“中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前者为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后者为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该理论为研究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国际经济关系的视角。它的核心特征是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在诞生初期,研究界主要用其解释贸易层面的不平等关系。区域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使得技术先进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技术落后的国家处于体系的边缘,成为“外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要注意的是,不应将“中心—外围”简单理解为“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并不等同于中心国家,要成为中心国家,除了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能通过某种机制对周边国家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外围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决定着体系的运行规则和特征。因此,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中心国家。(44)
四、对本章的启示
在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投资理论方面,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截至目前,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国际贸易依然处于低迷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保护本国经济,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对外设置经济壁垒,给以出口经济为主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我国,贸易壁垒成为阻碍我国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为了减轻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我国政府积极拓展国际贸易投资空间,依据区域经济理论,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边境地区由此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配角变身为主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关注点。由于边境地区多处于内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也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同时,从总体来看,边境地区还存在着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这种不平衡,边境地区一是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边境地区优势产业集群。二是要重视边境城市在本地区的龙头作用,加大建设投入。政府应在财政上向这类城市倾斜,完善边境城市的基础设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将其培育成边境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三是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边境地区积极对外合作,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四是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出台更多差别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国际贸易理论、跨国投资理论还是区域经济理论,都为本书探讨的中国边境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区域差异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