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北京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现代农业服务业概念、模式与机制,以及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考察,并从归纳演绎、计量模型、比较分析、制度经济等方面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的互动原理、影响效应、典型模式、国际比较、制度安排等,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分析法。广泛收集了21世纪以来关于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方面的文献,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其研究特征并提出了当前本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的参考。

(2)理论分析法。通过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相关理论,界定了互联网环境下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涵、特征与典型模式,揭示了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

(3)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能客观反映北京休闲农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81家北京市休闲农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与比较,进一步揭示当前北京休闲农庄信息化发展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

(4)超效率DEA-Tobit模型。为揭示互联网对北京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选择北京休闲农庄作为决策单元,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来估计企业创新绩效。然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互联网对北京农业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与Tobit模型相结合测算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然后构建结构模型,度量企业(或合作社)对互联网技术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5)典型案例分析法。通过实证调研,对互联网促进北京现代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农业金融服务业、农业流通服务业等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发展需求、创新模式及相关经验启示。

2.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定量测算—模式分析—路径设计”的逻辑思路,首先基于相关基础理论对互联网促进农业服务业创新的理论内涵、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二手资料分析法对北京市农业服务业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与此同时比较典型国家农业服务业创新的主要做法与经验;进一步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方法对北京农业服务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互联网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互联网促进北京农业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法凝练总结互联网促进四类北京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实践模式,最后结合相关研究结论设计互联网促进北京现代农业服务业的路径并提出对策措施。

图1-5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1]R. Barras. New technology and the new services towards an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Europe [J]. Futures, 1986, 18 (6): 748-772.

[2]Pim Den Hertog. Service in innovatio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KIB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0, 4 (4): 491-528.

[3]Sundbo J., Gallouj F.. Innovation as a loosely coupled system in servi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technology, 2000, 1 (1): 15-36.

[4]Gallouj F., Weinstein O.. Innovation in service [J]. Research policy, 1997, 26: 537-556.

[5]Blazevic V., Lievens A.. Managing innovation through customer coproduced knowledge in electronic servic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 (1): 138-151.

[6]吕飞,许庆瑞.服务创新初探[J].经济管理,2003(6):39-43.

[7]朱晓青.现代服务业的特性[N].中国财经报,2007-06-19.

[8]韦福祥,宋琳曦,李金凤.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服务业创新模式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为例[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7):101-107.

[9]芦千文.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范围、供给模式和发展对策[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2):199-206.

[10]杨慧莲,霍学喜,王征兵.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陕西“大荔模式”运行机制及创新价值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4(6):103-106.

[11]马晨,李瑾.“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新内涵、新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7.

[12]Reinert K. A.. Rural conform development: A Trade Theoretic View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8 (4): 1-17.

[13]Poster H. H.. Factor content of canadi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7 (2): 209-211.

[14]鲁钊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3(2):23-29.

[15]郝爱民.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4):580-584.

[16]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97-102.

[17]潘锦云,汪时珍,李晏墅.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产业耦合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1(12):40-47.

[18]Dimelis S., Papaioannou S.. ICT growth effects at the industry level: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S and the EU [J]. Information Economics & Policy, 2011, 23 (1): 37-50.

[19]Dale W. Jorgenson, Kevin J. Stiroh, Robert J. Gordon, et al. Raising the Speed Limit: U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00, 1: 125-235.

[20]肖建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1]郭沛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7):126-127.

[22]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和溢出渠道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6):51-59.

[23]陈笑艳.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7):152-153.

[24][美]阿兰·奥佛尔,克里斯托福·得希.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5]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9):29-33.

[26]李明伟.“互联网+”发展的动力和关键要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0):65-69.

[27]黄天龙,罗永泰.互联网服务业平台式泛服务化创新内涵与模型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3):24-32.

[28]谢泗薪,张志博.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攻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6(3):55-61.

[29]DR Soriano, TB Ribera, RL Alcamí, et al. Social networks and Web 3. 0: their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of organizations [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2, 50 (10): 1880-1890.

[30]P. Ballon. Scenario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4G in Europe [J]. Info, 2004, 6 (6): 363-382.

[31]马秋颖,王秀东.“互联网+”对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及推进策略[J].农业展望,2016(10):48-52.

[32]祁欢.“互联网+”视域下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2):45-47.

[33]刁书中.“互联网+”形势下的农业信息服务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5):17-18.

[34]薛素文.农信互联:打造农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J].农经,2016(2):49-51.

[35]北京:创建优质“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N].农民日报,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