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字学研究

说“(1)

赖怡璇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要:楚文字有一月名“”,最早见于春秋晚期器“钟”,字形从亦从示,葛陵简此字从夜旁,《楚居》证明“”必于夜间举行,楚简“”依其“夜祭”之义,或即读为“夜”,“夜”与“亦”于字形、字音皆有关,秦简作“夕”应是将“亦”(“夜”)声字改为“夕”,将罕用字改为常用字,同时记音与标义。本文并整理楚简中与夜祭相关简文,夜祭祭祷时间虽以月为多,但只要是占卜的吉日皆可祭祷,对象为先祖人鬼与神祇皆可。

关键词:楚月名;;夜祭

楚文字有一月名“”,见于“夏”、“冬”、“屈”、“远”四个月份,“”字葛陵简另作“”,朱德熙先生指出天星观的“屈”可与睡虎地秦简《日书》秦月十一月“屈夕”对照,“夕”与“亦”古籍常为互文(2)。葛陵简“”字形结构一般认为是“亦”与“夜”的音近互换,此说当然可行,然而“”的造字本义或许与“夕”、“”之间有字义的连系,进而促使楚文字以“”表示秦简的“夕”。

饶宗颐先生引《尚书大传》之说,认为一年之末即为“夕”,故睡虎地秦简十月称楚冬夕,十一月称楚屈夕,十二月称楚援夕(3)。饶先生之说仍有商榷空间,《尚书大传》:“岁之夕,月之夕。”,郑玄注“自九月尽十二月,为岁之夕”。楚简月名有“夕”名的唯十至十二月,与郑玄之说有一个月份的差距,同时与郑玄文中“一年之间,得作为‘朝、中、夕’三段划分”有别,李守奎先生亦指出“包山、九店等楚简中称‘’,字当秦简之‘夏夕’,此月即非年之终,又非夏之终”(4)。因此饶说不可从。

”字见于楚系金文“钟”与“大市量”二器,“大市量”为战国中期的楚器(5)。学者对于“钟”的时代意见分歧,《信阳战国楚墓出土乐器初步调查记》依形制和铭文认为是春秋时物埋葬于战国楚墓中(6),刘彬徽先生从器形考虑认为是战国中期(7),顾铁符先生、马承源先生、李学勤先生与吴镇烽先生、董珊先生等学者依铭文“晋人救戎于楚境”史事,将年代定为春秋楚昭王时期(8)。邹芙都先生与张连航先生以铭文形体角度,认为“楚”“晋”等字皆是战国中期特色,非春秋晚期的修长形体(9)。铭文的字形确实与战国文字较为接近,但就记载的史事而言,学者对于铭文史事考释皆于理有据,“钟”当为春秋晚期器为宜。

钟”可见目前最早的“”字,依据相对应的秦月名,学者皆将“”读为“夕”,“”为夜间祭祀,清华壹《楚居》简5:

惧其主,夜而内,氐今曰=()必夜

简文明确记载“祭”必于夜晚举行,李学勤先生将《楚居》本句理解为“这种夜祭的习俗,成为楚国特有的传统,称为‘’”,楚国将秦简的“夕”都写为“”,表示“”意即夕祭(10)。陈伟先生认为此处的“夕”指“是祭祀前夕检视牺牲的仪式”(11)。罗琨先生以殷礼为基础,指出商代即有夜祭传统,认为李学勤先生说法较为可行(12)。楚国的夜祭另体现于《楚辞·九歌》中,李大明先生、黄灵庚先生、萧兵先生皆已详细考证(13),李学勤先生对于“”字理解较为合适。

春秋晚期的楚地表夜祭之字从亦从示,学者认为“亦”读为“夕”当然是可行的,但或许楚文字的“”本读为“夜”,加“示”旁表祭祀义,《说文》:“夜,从夕,亦省声”“夜”“亦”二字于形、音上皆有关系,楚简可见二字通假,如清华贰《系年》第二十三章即以“亦”读为“夜”,而此种用字习惯可上溯至甲骨文时期,李宗焜师将部份甲骨文的“亦”读为“夜”,例如“大亦”即读为“大夜”,可能指深夜或后半夜(14),若此,则“”为夜祭本字,即读为“夜”,葛陵简作“”与“”二形,葛陵简改从夜不仅是声符通用,亦为义化现象(15)。曾宪通先生指出“云梦秦时属南部,原为楚之故地,……说明秦时云梦一带仍沿用楚历。”(16)以时代以及地区性而言,楚月名“屈”即为秦月“屈夕”的本字,至秦代的楚故地,“”从“亦”声改为“夕”,将罕用字改为常用字,同时记音与标义。

从夜的“”仅见于葛陵简,葛陵简“”与“”共出现48例,4形较为残泐,余下44形可分为三类:

1、(8例) 2、(11例) 3、(25例)

第1类从亦,第3类从夜,较有争议的为第2类。乙一31+25出现第1和第3类,形体分别为,前者从亦后者从夜,属同一书手不同的用字。第2类的“亦”形另见上博二《民之父母》简3“”,高佑仁先生依葛陵简字形认为《民之父母》此字应为“夜”(17),程鹏万先生依据铭文“”(朱家集铸客大鼎,《集成》2480)形体,认为此形上从亦,再于亦字上加了“夕、肉”两个偏旁(18)。“夜”为从夕、亦省声之字,朱家集铸客大鼎于下方已从夕,因此上方从亦为宜,此种上下结构的“夜”字亦可见于包山简、清华简等,当然此字无法完全排除下方的“夕”形为增加义符的可能性。第2类可视为第1类“亦”形的增繁或为第3类的草写。

罗琨先生指出商人即有夜祭传统,杨华先生整理出土文献夜祷记载,认为除葛陵简之外,夜祭亦见于天星观简、九店简以及江陵岳山秦墓M36《日书》(19)。杨华先生引用九店简56号墓简44的“君受某之芳粮”文句,将“昔”读为“夕”,认为与夜祷有关,学者已将“昔”改隶为“向”(20),因此九店简夜祷无关。江陵岳山秦墓整理者指出M36号墓与睡虎地时代相近,其墓葬特色与楚墓相同(21)。杨华先生所引岳山秦墓简文为“田大人丁亥死,以祠之”(壹VIII),“勿”字原释为“夕”,陈伟主编的《秦简牍合集》依红外线改隶为“勿”(22)。因此出土文献中可见以“夕”、“昏”二字记录的夜祷记载,仅见于天星观与葛陵简中。

夜祭的月份,楚简中的“”见于冬,屈,远和夏(以下四个月份统称“月”),若“”为夜祭,《楚辞·九歌》祭祷神祇、人鬼皆于夜,那么楚地是否皆于这四个月份举行祭祷呢?确切于月傍晚进行祭祷的例证,仅见天星观简44“黃芋以漆蓍為君□□,見於白朝,含(今)夕□□□甲午之夕,禱白朝特牛、犝,樂之,贛。”简文完整记载月傍晚以乐献祭诸神,可与《太平御览》版本的《楚辞章句·九歌序》载“于夜必作乐鼓舞以乐诸神”对应,葛陵简虽有以“昏”、“夕”二字表示的祭祷时间,但相关简文皆未能见祭祷的月份。

战国楚地卜筮祭祷简虽多,但可确定“祭祷月份+祭祷方式+祭祷对象”的完整记载不多见(23),葛陵简仅存六例,五例于月祭祷,但零248远并列,祭祷对象为人鬼:

乙一28:夏之月,己丑之日,以君不怿之故,就祷灵君子一;就祷门、户屯一羖;就祷行一犬。壬辰之日【祷之。】

乙一4+10+乙二12:夏之月,己丑【之日】,以君不怿之故,就祷陈宗一。壬辰之日祷之。

乙一17:夏之月,己丑之日,以君不怿之故,就祷三楚先屯一牂,缨之兆玉,壬辰之日祷之。

甲三5:赛祷于荆王以逾,训至文王以逾

零248:□远赛祷

袁金平先生曾依据《楚居》简文认为夜祭的对象仅是祖先神(24),葛陵简乙三60+乙二13“巳之昏荐,且祷之地主。”“地主”为神祇,《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因此夜祭对象应是祖先神与神祇皆可,传世文献例证如《楚辞·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洪兴祖先生指出“神降多以夜”(25),汤炳正先生认为《离骚》此节“要巫咸”、“降百神”当为祭祷“鬼神”之事(26),可见楚地的夜祭对象为人鬼或神祇,与先祖无必然关系。

葛陵简乙四43于夏、亯月祭祀自然神“、亯月祷大水佩玉兆。择日于屈”后文择屈之月进行某事,可能亦为祭祷之事,然而简文残断难以证实。

包山简、天星观的卜筮祭祷部份记载详细,包括前辞、命辞、占辞、祷辞和第二次占辞五部分(27),简文中的月份大多指占卜时间,记载祭祷月份材料不多(28),包山简仅见于以下二简,皆于月祭祷,对象为先祖人鬼:

简205:冬之月癸丑之日,祷于昭王。

简206:冬之月癸丑之日,祷于文平夜君、郚公子春、司马子音、蔡公子家,各特豢,馈之。

天星观简见十例,其中四例于月祭祷(29)

1-2:择良日冬赛祷惠公特豢,馈之。

29:择日冬赛祷宫地主一羖,择日冬至尝于社特牛。

39:远之月,举祷,五差各一牂,后土一。举祷大水一,吉玉,壁之。

44:今夕□□□甲午之夕,祷白朝特牛

六例于其他月份祭祷:

13-2~13-3:择良日爨月,举祷,司命、司祸各一牂,后土一。举祷犬、大水一。择良日献马赛祷卓公顺至惠公大牢

28:择良日八月赛祷劳□特豢,酒食。

78:择良日爨月,举祷

92:三月,赛祷,司命、司

155:秋三月,择良日赛祷白朝特

楚历无“三月”一词,简92的“三月”可能为简155“秋三月”的残文,应指秋天的三个月份。九店简56号墓简41记载“凡吉日,利以祭祀、祷祠”,“吉日”即天星观简的“良日”,天星观中冬、远、八月、爨月、秋三月、献马皆可为祭祷月份。望山简1号墓简10“爨月丁巳之日,为悼固举祷柬大王”,此简是唯一记载祭祷月份的简文,祭祷对象为先祖人鬼,祭祷月份则为爨月。

就季节来看,李家浩先生以九店简《日书》为依据,认为荆、夏、亯月为春季,夏、八月、九月为夏季,十月、爨月、献马为秋季、冬、屈和远为冬季(30),楚简中可见祭祷月份:

相关的祭祷简见于上述四个坟墓,时代皆为战国中晚期(31),几乎没有时代区别,但包山二例皆于冬祭祷先祖,葛陵简则是于春季祭自然神,月祭祷人鬼,望山是爨月祭祷人鬼,而天星观不论祭祷事由、月份、对象、祭牲皆未见规则,难以判别。目前楚简虽然能见月份+祭祷的记载不多,整体而言祭祷时间的确有集中于月的趋势,简文于春秋二季祭祀,或为不当祭的淫祀之风,抑或是祭礼非夜祭。

袁金平先生认为《楚居》简文即是促成楚人夜祭传统的源由(32),罗琨先生与牛鹏涛先生指出商、周即有夜祭礼俗,以“”为夜祭专名虽是楚人创造,但与商、周以“夕”记录夜间祭祀不可说毫无关系(33)。后者之说较为平实,《山海经·大荒西经》、《楚辞·离骚》与《楚辞·天问》皆指出《九歌》是夏代乐舞,李大明引用文献证据得出夏之《九歌》为郊祀乐舞,夏之郊祭于昏时,亦为夜祭(34)。不论从甲骨文或文献皆可知楚人夜祭有其源由,虽楚简的祭祷月份以月为多,但仍只要是占卜的吉日皆可祭祷。

感谢田炜教授、林清源教授审阅指导

2019年7月30日初稿

2020年4月22日改定


(1) 基金项目:本课题研究得到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编号:20WKPY117)资助。

(2) 朱德熙:《解》,《方言》,1979年第4期,收入氏著《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3—114页。

(3) 饶宗颐:《秦简日书中夕()字含义初探》,《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三,台北市: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31—440页。

(4) 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岁〉篇残简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第43页。

(5) 唐友波:《“大市”量浅议》,《古文字研究》第2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0页。

(6)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调查组:《信阳战国楚墓出土乐器初步调查记》,《文物》,1958年第1期,第15—16页。

(7) 刘彬徽:《楚国有铭铜器编年概述》,《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46页。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8) 顾铁符:《信阳一号楚墓的地望与人物》,《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第76—80页。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26页。李学勤:《论“景之定”及有关史事》,《新出青铜器研究(增订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363—365页。吴镇烽:《競之定铜器群考》,《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第82—89页。董珊:《救秦戎铜器群的解释》,复旦网,2011年11月16日。董珊:《救秦戎铜器群的解释》,《江汉考古》,2012年第3期,第87—94页页页。

(9)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第75—76页。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19—121。张连航:《楚地出土材料中的纪年》,《古文字与上古汉语研究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8—140页。

(10) 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第57页。

(11) 陈伟:《清华简〈楚居〉“楩室”故事小考》,武汉大学简帛网,2011年2月3日。

(12) 罗琨:《〈楚居〉“必夜”与商代的“夕”祭》,《出土文献》第四辑,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第38—48页。

(13) 李大明:《〈九歌〉夜祭考》,《辞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2—223页。黄灵庚:《〈九歌〉与简帛文献举例》,《楚辞与简帛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5—196页。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一个微宏观互渗的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3—529页。

(14) 李宗焜:《论卜辞读为“夜”的“亦”——兼论商代的夜间活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2本第4分,2011年12月,第577—599页。

(15) “文字义化”为田炜老师观点(2019年2月21日)。

(16) 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第98页。

(17) 高佑仁:《谈战国楚系“夜”字的一种特殊写法》,孔子2000网,2005年4月3日。

(18) 程鹏万:《释朱家集铸客大鼎铭文中的“鸣腋”》,武汉大学简帛网,2005年11月27日。

(19) 杨华:《楚人“夜祷”补说》,《简帛》第十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79—84页。

(20) 周凤五:《九店楚简〈告武夷〉重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四分,2001年12月,第954页。

(21) 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第537—563页。

(22)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州博物馆编;陈伟主编:《秦简牍合集.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03—104页。

(23) 简文多处出现月份记录,但因释文残缺,无法判断用于卜筮或祭祷,故仅取确定为祭祷记录简文,释文与竹简拼合依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24) 袁金平:《〈左传〉“夕室”考辨—读清华简〈楚居〉小札》,《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9卷第2期,第57页。

(25)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页。

(26) 汤炳正:《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第7页。收入氏著:《汤炳正论楚辞》,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77页。

(27)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28) 占卜之日与祭祷之日为不同时期,可参杨华:《新蔡楚简所见祭祷礼仪(二则)》,《古礼新研》,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23—325页。

(29) 释文出自朱晓雪:《天星观卜筮祭祷简文整理》,武汉大学简帛网,2018年2月2日。

(30) 李家浩:《包山祭祷简研究》,《简帛研究二〇〇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31) 葛陵简为战国中期,宋华强认为墓葬年代下限为公元前401至公元前395年,包山楚墓约公元前316年下葬,望山简1号下葬时代约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299年,天星观公元前340年左右。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4页。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序言》,第1页。潘灯:《论望山桥楚墓出土文字及其下葬年代》,复旦网,2015年5月14日。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111页。

(32) 袁金平:《〈左传〉“夕室”考辨—读清华简〈楚居〉小札》,第57页。

(33) 罗琨:《〈楚居〉“必夜”与商代的“夕”祭》,第45页。牛鹏涛:《清华简〈楚居〉的记史特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第30—33页。

(34) 李大明:《〈九歌〉夜祭考》,第219页。

Explanation“

Yi-Syuan Lai

(Sun Yat-sen University)

Abstract:”is one name of month in Chu script,which was initial found on“钟”in late perio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it's font with Yi(亦)& Shi(示),the font is with Ye(夜)in Ge Ling(葛陵)bamboo slip,the record of Chu Ju(楚居)proved that the“”is held at night,the“”is read as Ye(夜)based on the meaning of night sacrifice & pray,the font and pronunciation of Ye(夜)& Yi(亦)is related,which is read as“Xi(夕)”in Qin bamboo slip in common and record it's pronunciation & meaning as well.We organize the related of night sacrifice & pray from Chu bamboo slips,the time frame of sacrifice and pray were held in the moth of“”mostoftime,butitcan be held in the good timing ofdivination,which are forancestors,human,ghost and god as well.

Keyword:Month name of Chu period;;Night sacrifice and p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