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当然有虚构
“自传体的小说”是苏青的挡箭牌,而小说中当然有虚构。“范其时”的具体身份虽与梁式吻合,但他身上有个别虚构环节,这里予以点明。
虚构主要出现在“郑烈”邀约的苏州之行中。小说这么写:
这次同到苏州去玩的共有十几个人,年纪最老的木然先生,《中国报》总主笔范其时,《妇友》编辑秋韵声小姐,另有一个女记者张明健,她本是江北的左倾女性,给郑烈手下的特工捉过来,备受酷刑,不肯投降。后来郑烈本人由惊奇而发生兴趣起来,不知采用何种手段,居然使得那位女英雄帖然就范了——至少在表面上。
这些人都有原型:“木然”影射周越然(见黄恽《苏青〈续结婚十年〉的“木然”》,收入《缘来如此》),“范其时”影射梁式,“秋韵声”影射关露,“郑烈”影射袁殊,“张明健”影射吴婴之(她可能就是丁言昭《关露传》中采访过的吴中,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本文不赘)。
现实中的这次苏游发生在1944年,确系袁殊邀约。《杂志》第十二卷第六期(1944年3月号)辟有“春游苏州特辑”,报道说:
二月十二日,本社社长袁殊先生招待上海作家游苏,被邀参加者有潘予且、谭惟翰、实斋、苏青、谭正璧、班公、钱公侠、卢施福、关露、江栋良、文载道诸先生,因事不克参加者有周化人、周越然、柳雨生、周黎庵、张爱玲诸先生,由本社鲁风、吴江枫、彭正光、吴婴之四君陪同诸作家前往苏城。
可见梁式其实未受邀请,未去苏州(周越然曾受邀,但也未去)。
“范其时”一直陪“苏怀青”在苏州待到最后一天。现实中参与这次苏游的上海作家都为“春游苏州特辑”写了文章,看得出众人并非一齐行动,而是自动分组游玩。苏青写的《苏游日记》里,只提到与实斋(何永康)和文载道(金性尧)一同出发。实斋虽陪同前往,却提前返沪;小说中写到“裘尚文”和“苏怀青”边谈边走出车站,影射了和苏青在车上聊天的文载道;陪同苏青参观的年长者,只剩苏州本地的汪正禾(汪馥泉)——他们都与“范其时”的形象不合。
“特辑”中霜叶(吴江枫)的《苏州点滴》说,大多数上海作家都陆续离苏,最后一天还准备到沧浪亭等地游玩的只“剩下了我们五人”,除了他自己,还有汪正禾和苏青(文载道仍在苏州却已不见影踪,并不包括在五人中)。而小说中,“秋韵声”(关露)和“张明健”(吴婴之)等人和“苏怀青”最后一起上了火车。回到上海之后——
我与他们道声再会,就由范其时送我回家。房间里面有一股冷的灰尘气,我把窗子都打开了,又捻亮电灯,家具什物依旧,树影依旧,凉月儿依旧,我又回来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变更,一样的孤独,一样的寂寞,范其时去后,我不禁伏在枕上落几滴伤心之泪。
“范其时”显然也同车回沪,才能送“苏怀青”回家。互相印证,可见现实中最后一天剩下的五人应是吴江枫、汪正禾、苏青、关露和吴婴之,送苏青回家的人只可能是吴江枫。
“范其时”在苏州曾“惋惜潘子美事冗未能偕来”。现实中梁式没有去苏州。而吴江枫是柳雨生、苏青的熟朋友,又是张罗此次苏游的《杂志》编辑,倒是有可能感慨柳雨生“事冗未能偕来”的。
小说后面,“戚太太”(周佛海之妻杨淑慧)又八卦“苏怀青”是不是要和“范其时”结婚了,“苏怀青”为此大感讶异,“连做梦也想不到”:“一个胆小的读书人,又老又穷,家里有太太有孩子,怎么能够同我结婚呢?是的,我曾与他同到沧浪亭,访曲园旧址,瞻仰章太炎墓,然而我可从来没有想到同他发生爱情或结婚之类呀!”梁式和吴江枫这时都已结婚生子,但小说中强调同去苏州,那么这些话在现实中可能是针对吴江枫而言。不过,现实中吴江枫没有和《中华日报》(“中国报”)发生瓜葛,小说里也没有单独影射吴江枫,看来苏青把他的一些事迹糅在了“范其时”身上。
小说中“范其时”的最后一次出现,在抗战胜利后“中国报馆”被接收时:
报馆门口戒备森严,我走进去了,鲁潘两人都不在,只有范其时愁眉苦脸地在与一个三角形脸孔的男子密谈着。我在沙发上坐定,范其时便凑近身来对我说道:“这位宓先生是郑烈先生派来的人,他要接收这个报馆,他们是地下工作者,他们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我莫名其妙地点点头,心想郑烈不是也一样吗?为什么他倒可以来接收别人的报馆呢?什么叫做地下工作?当时我听起来简直是莫名其妙,想起来总是件大事情吧,便点头对他说道:“鲁思纯今天来过吗?我想你还是同他们商量一下吧。”正说间,那位叫做宓先生的也过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油印的表格,他对我说:“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苏小姐吗?政府以后借重你的机会正多着呢。不过你的大作是在沦陷区内出版的,现在最好填一下表格,那完全是手续问题,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且不答话,只好奇地把表格拿过来细瞧,天哪,名称便是“敌逆分子调查表”,各项所应填的除姓名籍贯年龄等等外,还有“附敌或附逆经过”一项,我不禁冷笑把表格递还给他道:“我既未附敌也没有作过什么逆不逆的事,为什么要填这种表格呢?”他连连解释着说:“不是的,不是的……”范其时恐怕我说话会得罪他,也就慌忙劝着我说:“苏小姐,你又何必斤斤从字面上计较呢?总之你若肯填一张,郑烈先生一定帮你忙的。”我说:“郑先生自己不更应该填一填吗?他又有什么资格来叫我们填?”范其时几乎要哭出来了,仿佛大祸就在眼前似的,我拂衣径去,走到门口又回头对他说道:“范先生你再仔细考虑一下吧,万里江山一点墨,别临表涕泣得不知所云才好。”
“郑烈”影射的袁殊在抗战胜利后去往苏北解放区,“《中国报》”所影射的《中华日报》实由吴绍澍的三青团系统所接收。小说的情节或有所本,但关于接收者身份的描述则出于虚构。
现实中梁式被捕了。陶亢德回忆:“报社社长以下人员之被捕者,只有《中华日报》的梁式,而他之倒霉,据说是由于林柏生系统的冯节的检举……”据《申报》报道,1946年7月11日,梁式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褫夺公权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