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第六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造园林,寒云撰志

洹上村坐落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北门外郭家湾村北,京汉铁路东侧半里许,南临洹水(今安阳河),因而得名。养寿园是洹上村的东园,杨景震文已勾勒出大概,细节可藉由《养寿园志》窥见。

民国十一年(1922),袁克文在《半月》杂志连载《洹上私乘》,这是以洹上隐居为由头撰写的袁氏家史,第六卷题为《养寿园志》,袁克文序中说:

洹上村负安阳北郭,临洹水之上,村之左辟地百亩,艺花树木,筑石引泉,起覆茅之亭,建望山之阁。漳河带于北,太行障于西。先公优游其中,以清孝钦后曾赐书“养寿”,爰命曰养寿园。

此园得名于慈禧太后赐书,占地百亩,整体风格为叠山浚湖的山水园林,又能借太行远景,在北方难得一见。园中有养寿堂、谦益堂、澄澹榭、红叶馆、洗心亭、汇流池、天秀峰、卧波桥等二十七组景观。南部是湖区,占地十亩的汇流池可荡舟垂钓,众多建筑围湖而建。湖北岸是山区,有天秀峰和碧峰洞等连绵假山,山间点缀亭榭。山南北平坦处分建谦益堂、养寿堂,是主人读书、会客之所,北部营造出果林、村舍等郊野景色。

谦益堂

园中匾额和对联,多由袁克文撰拟,其中红叶馆、五柳草堂、杏花村等,均据实景命名,乃至有“纳凉厅”,未见巧思。谦益堂前的对联,由袁世凯自撰,袁克文记云:

谦益堂:堂居园南,面汇流池,倚碧峰嶂,左接峻阁,右挹新篁。明窗四照,远碧一泓,南园之胜,一枕收之。榜为先公书,缀以跋曰:光绪辛丑季冬,皇太后御书“谦益”二字赐臣某,圣意深远,所以勖臣者至矣。园居成,谨以名堂,俾出入瞻仰,用自循省云。联曰:“圣明酬答期儿辈,风月婆娑让老夫。”亦先公作也。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一宗袁世凯档案,内有一页他手录的“张文和门联”:“让老子婆娑风月,看儿曹整顿乾坤。”袁世凯将“看”改为“勉”,在“整顿”旁注“酬答”二字。文和是康乾间大臣张廷玉的谥号,这个对联从明代即流传,据说是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所撰,大概张廷玉也曾写过。袁世凯将此联再三斟酌修改后,用在自己门上。

洗心亭,位于汇流池中,舟楫可通

养寿堂的联额,袁克文也有记云:

养寿堂:堂居园之中央,凡三巨楹,周拓广廊,轩敞为全园冠,遂以名园者名堂。堂额以孝钦后赐书“养寿”二字,勒诸贞木。楹帖乃吴江费树蔚集龚孝琪诗句,曰:“君恩彀向渔樵说,身世无如屠钓宽。”书则绍县沈祖宪代书也。

养寿堂。楹联的上联题“集龚定庵句”,下联题“容庵主人书”

“龚孝琪”云云,实出寒云误记。此联集自龚自珍《己亥杂诗》,上句出于第十一首,下句出于第二百十八首。龚孝琪乃自珍长子龚橙(字孝拱)在小说《孽海花》中的影射名,并非实有之人。

袁家移居时,养寿园尚未完工,袁世凯种花植树,亲为布置。建成后,游园成为他的日常活动,每有宾客到来,还会陪着游览。严修来访,袁世凯就陪同游园,严修日记说:“宫保导余与墨卿遍游其东园(名养寿园),有乐静楼、红叶馆、杏花村、五柳草堂等处,每至一处则坐憇茶话。每处俱有林木成桁,统园内之树计之,约有万数云。”

每至一处则茶歇,足见园子规模之大;林木成行,可免“树短墙新”之诮。杨景震对树木的印象也很深,说“园内有土山数个,山上遍植花木,园中树俱是洋槐垂柳,迁入时已树荫蔽天,不可极望”,这些都说明养寿园并非仓促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