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第六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起高楼,袁氏移居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1909年1月2日),正担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被朝廷以“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为由,“著即开缺,回籍养疴”。

突如其来被罢官,袁世凯于十四日携眷仓皇出京,先到他早前在河南卫辉置办的住宅暂住下来。袁世凯是项城人,既然“回籍养疴”,为何不回项城呢?一个原因是他家口众多,项城袁宅住不下,另一个原因则因兄弟反目,不愿回乡。他的三女儿袁静雪(叔祯)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说:

我父亲的兄弟姐妹,一共九人。除了我的大伯世敦是嫡出的以外,其馀兄弟五人、姐妹三人都是庶出。我父亲的生母是刘氏(亦即生父之妾)……后来,我祖母刘氏死在天津。当时我父亲任直隶总督。他请了假,搬运灵柩回转项城安葬。但是我的大伯世敦,认为刘氏不过是一位庶母,所以不准入祖坟正穴,可是我父亲却和他争执了很多次,由于大伯坚决不答应,最后只得另买了新坟地安葬。从这以后,我父亲和大伯世敦就不再往来。还由于这个原因,以后就定居在彰德的洹上村,不再回项城老家。

回到河南,半年内袁世凯换了三个住所,在宣统元年五月十日前后移居彰德。二十四日,他写信给严修,说明近来行踪:

弟南归半载,调治宿疴,迄无大效。今年春间,就苏门山下营一别墅,小有竹林荷塘稻畦之胜。居彼两月,引泉叠石,蒔花灌园,颇得优游之乐。四月杪,回卫辉度节,卫寓庐舍狭隘,水土又劣,加之天气亢燥,家人多有病者。适彰德北郊有舍亲何副都统仲瑾空宅一所,去城少远,似较爽朗,遂于月中旬挈同全眷移来此间,迩日布置略已就绪。下月仍拟独往苏门,藉以避嚣养病。(《袁世凯全集》,第18卷,第422页。下引袁世凯书信均据此书)

按袁世凯的语气,洹上村似乎是借居何姓亲戚的房屋,不过袁克文在《洹上私乘》中道出原委:

是年,何仲瑾姻丈创纱厂于安阳北郭,且就厂之左偏辟地百亩,建为广厦,逾年而成。知先公卜居未定,爰举以为赠。先公以丈属至戚,遂受之。盖丈乃家四弟外舅也。先公既迁入,即以洹上名村焉。(卷七)

在清人口中,“赠”常是售卖的委婉说法,袁克文说的“赠房”也是这样。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所云,差得其实:

宣统元年……五月,移居彰德府北门外之洹上村。津门何氏先营别墅于此,公爱其朗敞宏静,前临洹水,右拥行山,土脉华滋,宜耕宜稼,遂购居焉。

这几个人说的都语焉不详,似乎洹上村是袁世凯罢官后才从亲家何炳莹(字仲瑾)手中买来的,但从实际情况看,袁氏购建洹上村,应在罢官之前。

宣统二年正月四日,严修前往彰德看望袁世凯,当日在日记中记下:“宫保寓城北河北之洹上村,土墙四周,地广二顷有馀。”一顷为百亩,则洹上村占地二百多亩,环村筑有周近三里的高大围墙,围墙四角还建有碉楼;村内有房屋三百多间,加上园林,可称规模宏大。内宅由九个相互连通的四合院组成,正符合袁世凯一妻九妾分房居住的需求,应是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袁世凯罢官到移居彰德,中间只隔六个月,一小半日子是冬天,还过了一个新年,并非建房季节。即使何氏原有空房在此,要在短时间内重新设计、改建以满足袁氏一家需要,从时间看难以做到。不说别的,如此大的工程量,仅取土烧砖,也须时日。

养寿园外,从洹水南岸眺望

袁世凯在移居前两次写信给何炳莹,均未言及彰德建房之事。移居后,五月十五日信中说“已于前日挈同全眷移居彰德,村野空阔,似较爽适”,仅通报移居,未提房舍与何炳莹的关系,竟似毫无关系。六月二十四日信中说:

弟移居彰郡,业已帀月。村野空旷,较之城市殊形清爽。房廊构造颇合法,工料亦坚致。小园一所,花树皆新栽,围墙四周,杂树槐柳,数年长成,当有可观。诸荷经营,甚感甚感。

对何炳莹表示了感谢,但并非谢其赠售之举,而是谢“诸荷经营”,即帮忙出力。对洹上村的建造,袁静雪回忆说:

我父亲回到北京以后不久,就接到了让他“回籍养疴”的命令。这时,他内心的恐惧,才慢慢地缓和下来。当时彰德的住宅正由我大哥袁克定监工修缮改建,尚未完工。我父亲便带了第五、第七两个姨太太由北京先到河南辉县暂住。

“彰德的住宅正由我大哥袁克定监工修缮改建”,说明袁世凯罢官之前,此宅已在修建(袁罢官后,袁克定留在农工商部参议任上,未回河南,不再监工),也可见袁世凯较早时已购得何炳莹别墅,并按自己的需求设计改建,到宣统元年上半年基本建成。这本是一个权臣求田问舍的韬晦之计,没想到此时派上用场,可谓“人算不如天算”之一例。

洹上村的建造耗资巨万。在袁氏移家后半月,五月二十七日《申报》就发出消息,称“项城将终老是乡”:

开缺军机大臣袁项城,近于彰德府城外京汉铁路附近新筑府第一所,墙垣峻固,规模宏大,环院墙挖濠河一道,亦颇深阔。此项工程不日即将完竣,闻所费之款约在十八万金上下。观此,则项城之志,固将终老菟裘矣。

这位记者未进入村内,只从村外看到高墙深濠,探听到袁家花费十八万两银子。在村内住过的“居民”,则不止一人记下洹上村的格局,以袁家塾师杨景震的回忆为详:

该房周围筑一大土墙,似小城;向南开一大门,大门内有二门,二门悬匾额一方书“袁宫保第”四字;二门内修九个院,袁居中院,其馀各院为各姨太太和儿女居住。二门外有群房若干间,系听差等住室;尚有中药房,聘中医数人;二门内东院是家校,西房是西药房,亦聘西医数人在此。房迤东为花园,园门上悬匾额一方,书“养寿园”三字。园内凿一大池,设小船以供游荡,建一木桥以供过池。园内建一书房,门联云:“圣明仰答期儿辈,风月婆娑让老夫。”再北修一大客厅,以招待宾客。园北面建小楼一座,内供慈禧太后像和御赐玩物。有时袁犯肝气即向太后像痛哭。迤西有数处小房,类街上商店。……园墙外周均栽大杨树。此新宅建筑既成,命名曰“洹上村”。此村实只袁一家。(《袁世凯清末下野出山在家事略》,见《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1卷《晚清·北洋》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此为洹上村之大观。

养寿园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