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对近代上海乳业市场发展及其管理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检验制度

如何保障外侨能饮用到品质良好的牛奶是工部局急需解决的问题。早期会审公廨处理牛奶案时,对“不洁”牛奶的判定,多从气味和外观上判断。《英界公堂琐案》,《申报》1885年11月16日,第3版。《英界公堂琐案》,《申报》1885年11月21日,第3版。这样辨别牛奶,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工部局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成立,开始负担起检验牛奶的重责。

一、检验方法

工部局在1896年就创设了卫生实验室,至1898年时,后者已成为卫生处的核心部门,包括病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于1906年成为一个独立机构,负责给本地牛奶样品做化学分析。《上海工部局医官造民国元年卫生清册》1912年,上海图书馆藏,第35页。在5月23日的董事会议中,董事李德立(Edward Selby Little)建议,纳税人交来检验的牛奶一旦发现有掺假,可免交检验费用。《工部局董事会议录》第16册,第641页。6月13日的董事会议中,对此事决议:如果发现有掺假,纳税人必须负责提出控告,若没有掺假,则可免交费用。《工部局董事会议录》第16册,第644—645页。1909年5月,卫生官认为每周出版的工部局公报上应刊载牛奶场“黑名单”,向公众公布那些经化学实验室检测出有掺假的牛奶棚。Health Officer's Report for May, The Municipal Gazette, NO.76, June 10 1909.

本地报刊也开始翻译介绍一些牛奶检验的方法。《互相问答:第六十七上海友人问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格致汇编》1876年(秋),第9—11页。《验牛乳法》,《大陆报》1903年第12期,第8页。《商务纪闻:试验牛乳优劣之简法》,《万国商业月报》1909年第17期。这些检测方法主要是化学实验和成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测定牛奶中的比重,脂肪、乳糖、灰分和固体含量等。每月市场稽查员巡查时,会随机挑选送奶工手中要送给客户的牛奶作为样品化验。Milk Suppl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1905,上档,U1-1-918。如有掺水情况,则根据奶瓶上的牛奶棚名称,找到牛奶棚主人,然后在会审公廨当场试验掺水程度。再由会审公廨判决,轻则罚款,重则监押一个月,屡教不改者取消执照。《妨碍卫生》,《申报》1910年8月6日,第20版。

检验方式一般有普通直观和化学分析。普通的方式,如将牛奶滴入一碗水里,看其是否沉降,如果不沉降而且散乱于水中,则说明牛奶品质不好。又如,在指甲上滴一滴牛奶,如果这滴牛奶呈球形而且不流散,则说明牛奶品质比较好;反之,如果稀薄而且随时会落下,则说明品质不佳。从外观上来看的话,颜色纯白,稍带黄色为佳。如果用玻璃容器盛牛奶,接近玻璃的部分呈黄青色的,则说明奶质稀薄。《鉴别牛乳良否法》,《童子声》1914年第5期,第26页。

以上方法较为简单,如果要进一步检测牛奶的有效成分,则需要借助一些设备,通过化学方式来检验。例如乳比重计是一种比较早开始使用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牛奶脂肪含量与掺水率。鉴于上海市场上牛奶掺水率很高,上海科学仪器馆在1905年就从国外进口这种仪器,向市民出售。《验牛乳法》,《大陆报》1905年第12期,第8页。此后,由于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在家庭中操作,上海各大药房也曾大批进口,将此称为“牛奶表”。《牛乳检查简法及其原理》,《申报》1923年1月29日,第9版。《新到试验牛奶表每支一元》,《申报》1923年9月29日。工部局化验室也常使用乳比重计,分析牛奶的掺水情况。但这种方法也并不完全准确。乳比重计在高于95华氏度(约为35摄氏度)时,读数会发生误差。Analyses,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1915,上档,U1-1-928。有时,一个比重计在一杯牛奶中会有三种读数。“Pure Milk”,《字林西报》1923年1月12日,第4版。况且,有时在牛奶中混入其他液体,比重计也不能检验出来。如花生汁等。《饮鲜牛乳者注意》,《申报》1928年3月6日,第17版。

碘酒法和石蕊试纸也较为常见。在牛奶中滴入碘酒,如果牛奶中掺有米汤等淀粉类物质,会出现蓝色或紫色的现象,如果颜色很深,则表明掺入的淀粉类物质较多。Shanghai's Milk Supply,《字林西报》1923年1月11日,第4版。或者,使用石蕊试纸接触牛奶,若试纸变成红色,则说明牛奶已经腐败。因碘酒和石蕊试纸也比较容易在药房和西医处获取,故也有不少家庭用这两种方法检测牛奶。《牛乳检查法》,《申报》1918年5月13日,第9版。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则比较复杂。如1923年工部局化学实验室开始使用冰点法,以辨别非脂固体含量,是由于牛乳本来质量较差,还是掺杂少量水分所致。这种方法必须具备仪器和溶液,且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在实验室完成,不适合在家庭中操作。Laboratory(Chemical),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23,上档,U1-1-936。

二、含脂率和非脂固体含量

牛奶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含脂率和非脂固体含量的测定。工部局化学实验室曾在1906年测得,上海本地牛奶含脂为4.5%,较当时英国标准高出1.5%;同时,非脂总固体(牛奶脂肪以外固体)含量在8.25%,英国为8.5%。Milk Suppl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06年,上档,U1-1-919。

然而,这并非是因为上海的牛奶质量好,而是由于当时本地市场上有大量掺杂水牛奶的牛奶出售。如前所述,直到1869年英国爱尔夏牛进入上海后,沪上才有了乳用牛种。此后,红白花牛和黑白花牛也进入上海。但是这些乳用牛种都被控制在少数外侨手中,直到20世纪初,本地川沙杂交牛才普及开来,在很长时间以来,农民用于挤奶的多为自家耕牛,尤以黄牛和水牛为主。根据工部局统计,1880年1月1日,华人牛奶棚存栏牲畜中,本地母牛有20头,英国种母牛有9头;1882年7月,本地母牛有49头,英国种母牛有19头。而水牛最多时达到190头。Return of Animals Kept at the Native Dairies:Shanghai,《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关于华人牛奶棚存栏牲畜双周简报和卫生稽查员的年度报告》,上档,U1-2-1105。水牛奶在上海市场上较为多见,也有农民将奶牛的牛奶和水牛奶混合出售。

卫生官曾在报告中提到,水牛奶因其相比奶牛所产之奶更富含酸凝乳成分,适合病人和婴幼儿饮用。Milk Suppl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898, U1-1-911。

表2-2 水牛奶和奶牛奶成分对比

资料来源:Analyses,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898,上档,U1-1-911。

从表2-2可知,水牛奶脂肪含量和固体含量较高,这也意味着水牛奶相比奶牛所产的牛奶更不易消化。因此,在牛奶中掺水以调整脂肪含量,成为了早期上海牛奶市场上的一项“潜规则”。

工部局化学实验室在1912年对376个样品的研究中发现,即使牛奶中脂肪含量只有3%—4%,非脂固体含量也不低于8.6%,多数样品的含脂率介于5.4%和4.49%之间,平均含脂率为5.2%,相应的非脂固体含量也在8.76%和8.8%。实验人员还发现,随着牛奶中脂肪含量的增加,非脂固体含量也会明显增加。实验人员认为,无法给出一个确定无误的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有相当大的可变动性。这种变动,主要来自牛只品种和饲料喂养方式的差异。所以,研究人员参考了英国公共化学室的标准,即“一万分牛乳内,有八百五十分非油质之实质、方为纯粹牛乳”,也就是非脂固体含量为8.5%,同时脂肪含量最低为3%,比较适合上海本地情况。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12,上档,U1-1-925。《上海工部局医官卫生清册》1912年,上海图书馆藏,第36页。如果达不到这项标准,则被认为是掺杂水分或者已经被提取脂肪。

三、掺假和无照

“掺假”(Adulteration)这个词最早可追溯到1506年。至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西方社会在牛奶中掺假的类型主要包括:加水、抽出脂肪(中国人习惯性称为“抽油”)、对牛奶进行脱脂处理、添加增稠剂和起泡剂、着色剂(通常是黄色)和化学防腐剂。P.W.Atkins., Liquid Materialities:A History of Milk, Science and the Law.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10, p.180.

从《申报》报道来看,在1898年执照政策还未施行前,会审公廨对牛奶案件的处理,除了偷盗奶牛和牛奶瓶外,主要涉及假冒,如1885年某华商洋货铺销售假冒美商鹰牌炼乳。《控拘冒顶》,《申报》1885年3月10日,第4版。《重惩假冒》,《申报》1885年3月11日,第3版。《牛奶案结》,《申报》1885年3月18日,第3版。《株连议罚》,《申报》1885年3月25日,第3版。《英界公堂琐案》,《申报》1885年3月29日,第3版。《英界公堂琐案》,《申报》1885年6月9日,第3版。1898年后,随着执照政策在租界范围内的实施,会审公廨处理有关牛奶的案件主要涉及“掺假”和“无照”。

表2-3 1922年至1926年上海公共租界无照牧场样品掺假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Classification of Samples, Ann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22—1926,上档,U1-1-935~939制作。

表2-4 1922年至1926年上海公共租界执照牧场样品掺假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Classification of Samples, Ann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22—1926,上档,U1-1-935~939制作。

图2-3 1907年至1926年牛奶样品掺假百分比趋势图

资料来源: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years,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07—1926,上档,U1-1-920~939。

图2-4 1910—1924年牛奶样品掺假比例

资料来源:Analyses,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10—1924,上档,U1-1-923~937。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添加1%—30%的掺假最多,也有掺假者达到50%以上。商贩们通常是将牛奶中的奶油成分抽出,再将剩余的牛奶和其他诸如水牛奶或者黄牛奶混合,或者直接在牛奶中加水,还有在牛奶中添加淀粉以增加其黏稠度和增白。有的样品中甚至被检测出有不明胶质物。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12,上档,U1-1-925。除了在牛奶中掺水外,还会混入豆浆和花生汁,这会造成部分消费者产生胀气感,一些对花生过敏的客户也会感觉不适,米汤、棉仁油也经常被混杂牛奶中。《牛乳制造法》,《农工商报》1908年第25期,第13页。《饮鲜牛乳者注意》,《申报》1928年3月6日,第17版。掺假行为对牛奶安全形成了极大挑战,特别是掺杂了不洁水质的牛奶,经常被贩卖给执照牛奶棚,大大提升饮用者患霍乱、痢疾等疾病的可能性。Veterinary Surgeons' Report,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898,上档,U1-1-911。

自1907年后,掺假比例有所下降。在掺假者中,无照牛奶棚的情况最为严重。尽管工部局要求在租界区域内贩卖牛奶必须持有执照,但是仍有人将牛奶运入公共租界偷卖。从1900年开始的统计表明,掺假受罚者多来自新闸一带。特别是在20世纪初,川沙农民掌握了奶牛养殖技术后,开始生产牛奶。因为他们没有执照,故只能将牛奶运到靠近公共租界的新闸一带出售。这些铤而走险之徒被抓后,一般由会审公廨送至浦东巡警总局处理。《公共公廨早堂案》,《申报》1906年12月22日,第18版。侦查无照牛奶棚是工部局卫生处一项较为艰难的工作,费时费力,后者在防止无照牛奶流入租界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执照牛奶棚亦有存在品质不过关的情况。Miilk Suppl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13,上档,U1-1-926。

在侦查过程中,工部局稽查员的一些做法也招致商贩的反感。有的工部局稽查员借着手中权力,随意勒索牛奶商。1904年2月26日,有人向工部局捕房投诉某稽查员讹诈,会审公廨查明事实后,开除雇员,并给予其相应惩罚。《美租界捕房纪事》,《申报》1904年2月26日,第9版。《美租界捕房纪事》,《申报》1904年3月4日,第9版。另外,工部局对于一再犯禁的牛奶商,为了“以儆效尤”,一般会吊销其执照或将其赶出租界,但是有时会直接拆除牛奶棚,这也导致牛奶棚主的不满。《不准售奶》,《申报》1910年4月11日,第19版。Cattle Plague,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896,上档,U1-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