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为振兴中华学习机器制造技术

过去,恩平俗尚早婚。1899年,冯如仅十六岁,即奉父母之命回国,由父母做主,与恩平县岗坪堡竹林村(今属开平县大沙区)女子梁三菊结婚。翌年,辞别父母妻子,赴美国纽约船厂做工,先当学徒,后当工人,以后又转到纽约的发电、机器等工厂工作《冯如历史调查记录》(冯如妻子梁三菊、儿子冯崇,同乡族人冯绍材、冯敬业、冯其运、冯立朝,同乡郑尚尧,冯如助手朱兆槐的儿子朱卫民等提供材料)。。在当时美国排华、虐华恶浪冲击下,冯如饱受种族主义者的歧视和侮辱,备尝身处异域的辛酸。然而他胸怀大志,不同流俗,愈见外国科学技术及工业先进,就愈加激起刻苦学习,振兴中华的坚强意志。冯如在纽约工作期间,不但工资明显比白人低,同工不同酬,还曾被无理解雇。多亏他在美国的同乡、亲友帮助,在这一工厂被解雇后,便转到另一工厂工作。其中也有个别的工厂对冯如比较好,让他免费在工厂实习。转换工厂或工种,虽然给冯如带来了不少困难,但他也由此接触到更多种类的机器,增进了机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冯如历史调查记录》(冯如妻子梁三菊、儿子冯崇,同乡族人冯绍材、冯敬业、冯其运、冯立朝,同乡郑尚尧,冯如助手朱兆槐的儿子朱卫民等提供材料); 《中国飞行家冯如君行状》, 《东方杂志》第九卷第五号,1912年11月1日;Chinese Aviator Preparing to Fly, 《旧金山呼声报》1909年9月21日;Chinese Aviator Successful Flight, 《旧金山纪事报》1911年1月19日。

恶劣的环境对畏难怕苦的人是严酷的打击,对奋发向上的冯如却是激励其前进的动力。他节衣缩食,省钱买书;他强忍疲惫,学习不息,白天在工厂做完繁重的劳动后,晚上回到家里,就聚精会神地研读有关的科技书籍,总结经验,非到晚上三点,从不上床歇息。初时,冯如研读英文科技书刊,不得不借助字典,先把这些书刊的内容译成中文,再仔细地加以深入研究Chinese Aviator Preparing to Fly, 《旧金山呼声报》1909年9月21日。。这样艰苦的学习,不但使他逐渐提高了研读英文科技书刊的能力,切实掌握书中的科学技术知识,也有助于日后把这些知识介绍给祖国的同胞。

冯如经过十年(连在旧金山学习英文,为研习机器作准备的三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特别是他制造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运输、移动方便,而且发电效率优良,一台小型发电机足供八盏电灯之用,其光度与电灯公司供电的电灯无异。“又复自出心裁,发明拔水(抽水)、钉桩(打桩)两种机器,最适于用。”《华人制造之神妙》, 《广州劝业报》第75期,1909年7月27日;《中国飞行家冯如君行状》, 《东方杂志》第九卷第五号,1912年11月1日;He Will Fit Wings to The Chinese Dragon, 《旧金山星期日呼声报》191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