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壮山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军中,两位主将杜聿明、甘丽初往事历历

杜聿明、甘丽初都出身黄埔一期,一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南方人,同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杜聿明,字光亭,1904年11月28日生。老家是中国“美女之乡”陕西米脂县。其祖辈是当地地主,也算那时的“土豪”。父亲杜良奎,清末举人,倾向反清革命,在西安长安大学堂执教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数度回家乡,鼓动县里的民团赶走了清政府官吏,并参加了后来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杜聿明

杜良奎的思想倾向和革命行为对子女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杜聿明报考黄埔,参加国民革命,追随蒋介石反共;坚决抗日,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借用中共党史专家李忠杰先生的话,杜聿明是个“蓝色”人物。他的弟弟杜聿德就很容易定性,他绝对是一个“红色”人物。杜聿德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共,以国民革命军高桂滋第47军教导团第3营营副的身份从事地下兵运工作,参加组织领导1928年4月9日阜阳起义,担任皖北工农红军副指挥,在起义的战斗中被捕,不屈而牺牲。

杜聿明的堂哥杜斌丞和杜聿鑫也是有革命色彩的人物。

杜斌丞是杜聿明的堂哥,又是他的老师,大他16岁。杜聿明到了16岁该上中学了,杜斌丞已是陕北名镇榆林城里榆林中学的校长。杜斌丞虽然以“教育救国”立世,但一生追求爱国民主。后来加入民盟,历任民盟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和民盟中央常务委员,坚决反对封建独裁统治,触怒了蒋介石,1947年10月,杜斌丞在西安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杜聿鑫与杜聿明同龄,比杜聿明大几个月,他们一起南下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杜聿鑫于1927年8月30日牺牲于与北洋军阀巨头孙传芳部队激战的龙潭之役,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的连长。

据杜聿明后来回忆,榆林地区的革命思潮以及杜斌丞的革命倾向对他走出陕北向往革命是有影响的。老师的教育使从小喜欢玩枪弄棒的他产生强兵富国的思想,中学时代已掌握步枪射击要领。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的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传到陕西。1924年3月,杜聿明和杜聿鑫、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11人联袂南下,在于右任推荐下,顺利通过报考程序,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生。

杜聿明毕业后被分配到黄埔教导团第1团第1营第3连,担任见习官兼军需上士。也许在上中学前曾有过操办家务的经验,他把士兵每月每人6元的伙食费计划得十分周全,亲自带人买菜和下厨房,全连伙食办得很好,深受全连官兵的称赞。但是,他转正担任副排长后,人缘变得很差。士兵对他严重不满,背后骂他为“北方愣子”,因为他对他们要求严苛。第一次东征淡水之役后,杜聿明长了一身疥疮,皮肤奇痒难忍,请假回广州医治。这一小恙改变了他前期的革命经历。疥疮治愈后,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派他和其他3人去北方帮助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2军军长胡景翼办理军校。并要他们路过北京时将一封信转交给孙中山。这一差事使杜聿明在北方辗转了一年半的时间,其间艰难曲折,还经历了晋军和孙传芳军阀给他带来的牢狱之灾。

1926年冬,杜聿明从孙传芳的南京狱中逃到武汉,被安排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任第1营第3连中校连长。宁汉分裂后,他到南京。从此,他紧跟蒋介石,得到了蒋的信任。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杜聿明跟着失业,靠黄埔同学会每月12元津贴维持生活。蒋介石复职后,杜聿明得到重用,职务不断升迁,历任中央军校第七期第4队中校队长、新编第1师第2旅参谋主任、教导第2师第6团上校团长、第4师第24团少将团长、第17军第25师第73旅旅长、第25师副师长。

如果把张治中率领国民革命军第5军参加1932年的淞沪抗战当作中央军第一次投入反侵略战争,1933年春的长城抗战则为第二次,这一次有了杜聿明的身影,其表现也不凡,这是杜聿明第一次参加反侵略战争。

1933年的元旦,华北人民欢乐祥和的喜庆日子被日本侵略者打破。当天深夜,山海关日军守备队长落合甚九郎派人在其营房内投掷手榴弹并鸣枪数次,却反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这种贼喊捉贼的诡计是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的惯用伎俩。

第二天,日军重兵向山海关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千里冰封的长城的山海关一带,被日军猛烈疯狂的炮火搅得地动山摇,冰化水流。日军遂得山海关,热河也被拿下,其侵略野心极度膨胀,马上向长城沿线各口进犯。中国人民掀起了长城抗战。

其时,原国民革命军第4师后改编为第17军正驻扎在安徽蚌埠。该军辖第2师、第25师和骑兵第1旅,军长徐庭瑶,第2师师长黄杰,第25师师长关麟征,两位师长都是黄埔一期生。杜聿明时任第25师副师长,是他的老乡关麟征的搭档。

1933年3月1日,日军第1军第8师团及骑兵第3旅团迅速突破左翼东北军第112师守卫的阵地,进占古北口关口,并乘胜向第25师发起进攻。关麟征指挥所部张耀明第75旅反攻,在争夺一高地时负伤。

杜聿明受命于危难之际,代理师长职务,指挥该师官兵继续战斗,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直到第二天第2师赶到接防,才率部退出阵地到密云整补。

杜聿明第二次参加反侵略战争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其时,他担任军政部装甲兵团团长。这可是中国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建立于1937年3月,由国民政府军委会直属战车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组成,杜聿明成为这支中国机械化部队的第一任首长。他率领第1营的第2和第4连奔赴淞沪前站,在上海汇山码头协同步兵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

1938年1月,装甲兵团撤到湖南湘潭整训,不久该团扩编为第200师,隶属军委会直接指挥。杜聿明得天独厚,捷足先登,成为第200师师长。这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杜聿明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责任既光荣又艰巨,任重道远。他认为,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拥有优良装备只是条件之一,最重要的是有能够使用这些先进装备的官兵。因此,他下了决心集中全副精力大举练兵,在短期内将第200师练成一支能够驰骋疆场与日寇打硬仗的劲旅。

杜聿明对于练兵问题要求官兵一致,必须掌握机械化装备的基本技能。他自己以身作则,穿上工作服,刻苦学习驾驶和修理技术,常常钻到车底下修底盘。他还积极思考机械化部队的战术问题,提出来与同事们研究和探讨,形成合理的战术规则。如战车和步兵的协同作战,战车群协同作战,战车与炮兵协同作战,战车射击和伪装技术等。

杜聿明是装甲兵的门外汉,虽然曾到过南京陆军交辎学校任职,但其职务只是学员队队长,属于学员学习生活管理者,对汽车、装甲车等只是耳濡目染。湘潭整训练兵,他着实是潜下心来学习,刻苦学习,不耻下问,深入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终于由外行变成内行,逐渐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技能。他的表现,得到该师官兵的称赞,新闻媒体也如实报道他的进步。国民党随军记者在一篇战地军营报告说:“他(杜聿明)虽非机械专科出身而钻研机械知识,极有心得,治军之暇,仍手不释卷,将来学问之造诣,兴事之成功,无可限量矣。”

1938年11月,第200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部队从湘潭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升任副军长(军长徐庭瑶)。1939年2月,新编第11军改为老的第5军番号,杜聿明升任第5军军长。该年3月,第5军开赴广西界首参加全国军队校阅,名列第一。此时,杜聿明年仅34岁。时值初春,他的心情与南国春光融为一体,满脸春风,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暗暗地发誓要率领自己训练出来的劲旅在民族反侵略战争中建立奇功。

报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1939年10月14日,日本大本营正式发布了“彻底切断中国西南补给路线”的“大陆令”第375号命令。当年11月15日8时10分,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在广西钦州湾的企沙登陆,向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袭击。24日上午,南宁失陷。在广西告急、南宁危在旦夕之际,最高统帅部令杜聿明率领第5军连夜由衡山向南宁驰援。这是杜聿明第三次参加反侵略战争。

第5军先头部队第200师第600团于11月25日到达南宁郊外二塘附近时,南宁已在前一天失守。日军兵锋正盛,12月4日占领了位于南宁东北约50千米处的昆仑关。昆仑关是桂南战略要地,势在必争。陈诚在战前来到第5军军部,给杜聿明下达收复昆仑关和直下南宁的死命令。

12月18日,收复昆仑关的战斗开始。此役中国军队以第5军为主力,日军以第5师团第12旅团为主力。双方在以昆仑关为圆心的地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斗整整打了18天,于31日以中国军队获大胜而告结束。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统计,这次战役,其第12旅团长及军官死亡85 %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

这一仗打得日军口服心服。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12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

1940年10月间,英国重开滇缅公路,接着派了一些敦刻尔克撤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到中国来,学习游击战。1941年1月,英政府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开始和中国酝酿中英军事同盟,第一步骤是通过中国对缅甸、印度、马来亚的军事考察,两国共同商定保全缅甸的具体军事措施。

蒋介石在杜聿明被委任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实际负责人之前派他作为中国缅印军事考察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军事。

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于1941年1月间成立,成员如下:

团长商震,副团长林蔚。

团员:陆军杜聿明、侯腾、冯衍、唐保黄、刘方矩,空军王赞,海军周应聪,外交郑康琪,秘书刘耀汉。

考察团于2月初出发,考察期3个多月。

杜聿明任劳任怨,不计较得失。团长把考察报告的起草任务交给他,他义不容辞地把任务接下来。参加考察活动,平常人是走马观花、游山玩水,杜聿明却不是这样。他看得认真,想得仔细。休息时,大多数人还留恋和回味被接待的欢乐,他却拿起笔来拟写报告,经常是通宵达旦。考察一结束,报告初稿已出炉。考察报告约30万字。他指出:“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的。日军侵略越南并与泰国建立友好条约表明,它即将向英国的远东殖民地进军,这样既可夺取英殖民地,又封锁中国,起一箭双雕的效果。”

有鉴于此,杜聿明建议中英两军应以确保仰光海港为目的,应集结主力在缅甸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

果不其然,日军在不久之后向英国东南亚殖民地发动进攻,中国最高统帅部选调第5军为入缅作战部队,杜聿明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长官。

甘丽初年长杜聿明三岁,早年比杜进步快。

甘丽初

甘丽初,字日如,1901年生于广西容县辛上里古友堂。容县位于桂东,邻近粤西,地灵人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许多军事人才,就黄埔一期而言有学生9人,其他8人是罗奇、李绳武、陆汝畴、陆汝群、潘国聪、李强之、李武军、罗照。除后两人毕业后没有从军记录,前6人都在军中服役,罗奇最为出色,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副总司令。

甘丽初早年就读于容县县立中学,1922年考入广东农业专科学校。在广州读书使他“近水楼台先得月”,较早获得黄埔军校创办及其招生的信息,顺利考入第一期,编入第2队,与李之龙、许继慎、周士第、郑洞国、桂永清、黄维等是同学。毕业后,甘丽初始终在黄埔军校、党军服役,参加两次东征,平定商团和刘杨叛乱,其职务不断升迁,参加北伐战争时已担任第1军第1师的营长。

1926年12月,江西底定后,甘丽初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划归北伐军东路军第2纵队,第1师师长王俊为第2纵队指挥官,原该师第3团团长升任师长。

1927年1月下旬,北伐军东路军从衢州出发,向东进攻。第1师和第2师作为中央军兵分两路,分别攻打洋埠和游埠。孙传芳部顽强抵抗,北伐军反复冲锋。北伐军从29日拂晓战至下午2时才将孙部击败。北伐军也损失很大,第2师第6团团长郭俊阵亡,军官伤亡60人,士兵伤亡近700人。2月12日至15日,北伐军东路军与孙传芳“最能战斗的部队”李俊义、刘士毅在桐庐激战,北伐军几乎全歼李俊义的第14师和击溃刘士毅,取得桐庐之战的胜利。甘丽初在该役中表现不凡,立功受奖,被提升为第1师第3团团长。

宁汉分裂后,南京蒋介石方面组织“第二期北伐”。蒋介石兵分三路,其目标是肃清津浦路南段及江北之敌。甘丽初所在的第1军第1师划归第一路,总指挥何应钦,辖第1、6、14、17军,集中于沪宁路,向扬州、靖江、南通进攻。第一路分为4个纵队,第1军第1师为先遣队。这赐予甘丽初立功的机会。

第一路于1927年5月20日开始攻击,26日已全部实现战斗目标,占领南通。第一路迅速扩大战果,向北挺进,5天内占领了高邮、盐城、淮安。甘丽初在“第二期北伐”时已有了团长这个更大的平台,充分发挥英勇善战特长,立下不少战功,被提升为第1军第1师副师长。黄埔一期毕业生此时军职达到师级的寥寥无几,仅有范汉杰(浙江警备师师长)、胡宗南(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

1928年4月,甘丽初率部参加蒋介石复职后举行的“第二期北伐”。第1军与第4、9、10军为第1军团,第1军战斗任务不断变化,时为总预备队,时为进攻部队,接近济南时,是作为攻击泰安的主力部队。

1928年4月28日午后4时,甘丽初协助第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蒋鼎文指挥第1师占领了泰安城东、南、西三门附近阵地,并对城中之敌进行攻击。为防止张宗昌部退逃,甘丽初建议派兵1个团进占通往济南的摩天岭、黑龙潭一带高地。5月2日下午3时,甘丽初致电第1军团总指挥部,称:“泰安城之敌,本日完全解决,获步枪千余支,机关枪十余挺,迫击炮十余门。”电报不是蒋鼎文发出而由甘丽初发出,可见蒋鼎文对甘丽初的信任。

1928年7月,蒋介石完成了“第二期北伐”。之后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即将原有各军缩编为师。甘丽初所在的部队第1军第1师与第22师和军教导团各一部、第33军第3师合并缩编为第9师,师长蒋鼎文,副师长岳相如,第25旅旅长甘丽初,第26旅旅长李延年,第27旅旅长岳相如。此时,黄埔一期毕业生担任旅长的为数不多,甘丽初、李延年之外,只有胡宗南、李默庵、桂永清等。翌年9月,第9师由3个旅6个团改为2个旅6个团,辖第49、50、51、52、53、54团,由甘丽初和李延年分别担任第25、26旅旅长。

缩编后不久,国民党军队之间发生了蒋桂、蒋冯、蒋唐、蒋冯阎之战等内战,甘丽初无役不从。从史志记载看,在1929年12月下旬至1930年1月初发生的蒋介石与唐生智之间的战争中,甘丽初有出色的表现。

在1929年夏天发生的蒋介石和冯玉祥的战争中,唐生智是站在蒋介石这一方的。之后唐生智靠近汪精卫等反蒋派别,于当年12月3日发出反蒋通电,自称护党护国军第四路总司令,由河南沿平汉路向武汉进攻。蒋介石与山西阎锡山结成联盟,从南北两面夹击唐生智。在武汉地区,蒋介石以7个师的兵力建立讨逆军,由刘峙任第二路军总指挥,辖右翼军第9、11、13师,左翼军是新编第14师(后改为第7军)以及预备队第1、2、6师。

蒋唐战争的第一枪是甘丽初旅首先打响的。1929年12月23日,风雪交加,甘丽初旅的第49团沿平汉路的左侧北进,在确山附近与唐生智部不期而遇。第49团马上拉开架势,向对方发起攻击。唐军是由北向南进军,没有料到蒋军行动如此迅速,而且以守为攻,一时措手不及,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退。

蒋冯阎中原之战结束后,甘丽初升任第9师副师长。

1931年7月,甘丽初率部参加国民党对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其第9师编入左翼集团军,集结于江西南城。后战局变化,第9师由东向西进攻,进至江背圩一带。这时,红军为造成敌之错觉,以红35军和第12军第35师伪装主力,向赣江方向佯动,其主力却于8月4日晚,巧妙地通过第9师和第19路军韩德勤第52师之间20千米的空隙地带,迅速转移到兴国与宁都之间的莲塘地区。蒋介石发现后令第9师向泰和集结。9月7日,第9师先头部队第27旅进至老营盘突遭红军奇袭,后被全歼。一周后,甘丽初旅以及第26旅在黄土坳被红军包围,适逢蔡廷锴率19路军赶到,才得解围。

1932年,甘丽初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1935年毕业后,升任第4军第93师师长,驻军贵阳,后调驻广东。1936年10月,甘丽初晋升陆军中将。

甘丽初第一次参加反侵略战争是1938年春夏之间的台儿庄战役。此时,甘丽初任第75军第93师师长,隶属孙连仲第2集团军序列,担任台儿庄以东至北洛一线的右翼防御,实行持久抵抗,以加强台儿庄附近的阵地。5月,全军撤退,甘丽初率第93师向东南突围,经灵璧到泗县集结。

1938年9月,甘丽初升任第6军军长,仍兼第93师师长,率部参加武汉会战。作为军长,甘丽初与杜聿明并肩作战是1939年12月的昆仑关之战。昆仑关失陷后,国民政府向桂南增调了第2、6、64军和新编第33师共8个师的部队。当杜聿明率第5军攻打昆仑关时,甘丽初率第6军在侧翼牵制和打击日军,使第5军最终拿下昆仑关。经过昆仑关收复战的激烈战斗,加上前期作战损失较大,第5军撤到后方休整补充。第6军与第36、60、99军一起接替第5军,防守于昆仑关一带。后因日军1940年2月2日迂回到昆仑关的后侧宾阳并占领之,第6军和其他兄弟部队有被切断后路遭受夹击和包围的危险,才主动弃守昆仑关,向安全地带转移。

两年后,这两位黄埔一期同学,同样的军职,曾经在桂南保卫战并肩战斗过,为了共同奋斗目标,又走到中国远征军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