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生逢一知己足矣
杨资元
我与岑桑同志相识于1941年韶关志锐中学,那时我们是初中二年级的同班同学,后一起升入志锐高中,后又先后是中山大学同学(他读法学院社会学系,我读文学院中文系。由于聪明过人,他没读完高中二年级,即考入大学,因此,比我早一年入大学)。
我曾于2001年9月手书一副对联赠岑桑村居(南海黄岐),联前有几句话:“与岑兄中学同班,大学同校,数十年心魂共守,意气相投,不堕书生本色,人生得逢知己足矣。桑兄嘱书,赠此联。”
旧梦可重温,记否中流击水?
小楼成一统,何曾曲意随风。
我就从此联有关的往事,相连的思路谈起:
岑桑从来就是一位智商很高、很聪慧的人物。少年时在同学中就不同凡响,班里的第一名,历年总是他,别人无法超越。他的文章写得好,文采斐然,特别是新诗和散文,不但这样,他的其他功课,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科都是班里最高分数的保持者;除此之外,他的美术、音乐也非常出众。我记得读初中时,我们班命名“白浪”及人手一枚的班徽章,就是出自岑桑之手。说到这里,可以讲一个故事:初中时男女同班,到高中则男女分班,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女同学,有二三位在班里也是非常出众的,容貌、文采、功课都倾倒过当时班里的很多男同学(是否包括岑桑在内,由他自白),女同学升高中男女分班后,她们把女班命名为“绿波”,很明显是受了男班的影响,有意表露这种关联,今天,我肯定地说那是受了岑桑的影响,岑桑当年魅力很大。当年的韵事、故事,这里不能再多说了,留待我们同学如果有缘再相聚时再去说吧!
岑桑是一位勤奋严谨的学术文化工作者,他以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学术文化工作,这有他主持的《岭南文库》和《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为证。
关于这两个文化工程以及岑桑在学术文化工作上的成绩、价值,会有学术文化界人士作深刻分析,我不是文化人士,更在学术上寡闻,不敢班门弄斧,但我可以大胆地说一句话:如果没有岑桑同志的长久不懈怠的努力坚持,没有岑桑同志的渊博深厚的学识基础,没有岑桑同志的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有这两部巨作。那是屹立在岭南学术文化群山中的高峰,是岭南文化学术队伍中的旗帜。
岑桑同志现在已80岁,但身体还好(老年病则不可免),重要的是现在头脑清晰,思路敏锐,在学术文化界中奖掖后辈不遗余力,致力学问,多有发现。希望广东出版界学术文化界能认真总结岑桑同志的心路、人生、工作历程,为创建广东文化大省再创辉煌。
最后,说一句心里话,我的讲话是没有讲完的,可能永远也说不完,真可谓言犹未尽,纸短情长,祝岑桑同志身体健康,在学问境界中再上一层楼。
(摘自2005年杨资元为“庆祝岑桑同志从事出版工作五十年座谈会”召开所写的文章,作者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