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读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隋唐时已是“粤东重镇”,素有“岭东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千百年来惠州一直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如今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并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而位于惠州市中部,东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东部,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的惠城区,已是惠州市的中心区,也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殊不知,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惠州设卫城开七门奠定城市格局以来,到30多年前的1988年惠阳(当时行政区划为惠阳地区)撤区设市时,惠州市的惠城区还处在“三个一”的落后境地:“一条马路、一路公交车、一个交通执勤岗”。用第一位地改市市委书记邓华轩的话说就是“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加快,城市化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人口剧增,并大量聚集在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城市里,城市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和困扰。环境的治理、生态的治理迫在眉睫。纵观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其发展脉络莫不重复这样一个模式:前50年,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后50年,牺牲发展来换取环境。所庆幸的是:从野蛮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的前工业化时代,到以生态为本的绿色经济时代,人类正在一步步向着自由王国迈进。
以惠州市惠城区为例,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拆迁”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敏感而又沉重,因为它拆掉的不仅仅是那些老旧、凋敝、杂乱无章的旧屋老宅,同时也拆掉了老百姓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好记忆,拆掉了他们故土难离的情分。但如今的惠城区已是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城在山中、楼在林中、景在水中、人在画中,如同一幅酣墨淋漓的山水画,成为改革开放40年惠州城市发展的缩影。
惠城区政府是如何处理好征拆补偿这一情况的?如何让牺牲了个体利益和短期效益的平民百姓看到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如何创出了零上访、零事故、零投诉、零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局面?如何让“拆迁”这个冰冷的字眼变得有骨血有温度?这其中有许多跌宕起伏、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一个个的小故事,就像串起来的一串珍珠,在温煦的岁月里,闪烁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美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