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梭”的绿豆稀饭
初夏,天气有几分热,我在加班加点赶书稿,不觉间已是子夜时分,肚子唱起了“空城计”,于是出门找夜宵。虽说夜已深,可八一路一隅的饮食夜市仍旧灯火辉煌。这里什么吃的都有!可吃点什么好呢?我徘徊良久,来到了经常光顾的那家有稀饭凉面的面摊。
吃稀饭凉面并非我囊中羞涩,而是“爬格子”太费精力。烧烤、卤菜、炒菜、串串香莫说吃,看看就很腻,再说书上都说“半夜吃油腻的食物不利于健康”,而稀饭凉面清淡“肯梭”(下咽快),又补脑养胃,还立等可食,快捷“撇脱”(省事)。
我刚坐下,摊主老李便过来招呼:“大哥,你来了。今天天气热,有绿豆稀饭。”然后他又喊道:“一碗稀饭,一个盐蛋,二两凉面——少辣哟!”因为我是“熟脸嘴”,老李比较了解我的喜好,所以我还没有开腔,他就替我作了安排。摊边一美少女对我点头笑笑,端过来一碗绿豆稀饭,然后手脚麻利地在凉面碗里依次放上酱油、醋、白糖、红油辣椒、葱花等作料。这时一丝淡淡的香味拂面,是绿豆稀饭香,是凉面香,还是美少女的发香呢?
吃着吃着,我脑海里浮现出重庆著名民俗作家张老侃描述的“山城盛夏纳凉消夜图”:
山城暑热,八月如火炉。在没有空调甚至连电扇也没有的“很久很久以前”,每当日落黄昏时,太阳的酷热融进扬子江里,闹市区的小什字、七星岗、上清寺,在沿街的门前,各家各户先以凉水泼地,待降温后把矮桌矮凳移至街边,然后摆好碗筷,把熬好的绿豆稀饭端来,桌上摆一盘经爆炒水急的干胡豆,凉拌苦瓜或藤藤菜,几片刚泡好的泡萝卜、子姜。一家老小捧着稀饭碗“嚯嚯”地吃将起来,男人无论胖瘦一律赤膊,重庆方言叫“打光胴胴”,女人也只是用薄衫遮住羞处而已,正所谓“暑天无君子”。人们喝稀饭发出“嚯嚯”的响声,大汗如雨,这时在一旁必有一盆洗脸水,内有毛巾,食者一边拿毛巾擦汗,一边擎大蒲扇摇风。蒲扇如蝴蝶的翅膀不停地扇动。此时谁如果登枇杷山顶四下俯看,满城的蝴蝶飞,满城的光胴胴,满城一片喝稀饭的“嚯嚯”之声,把两江波涛声全都压盖住了。
稀饭,是重庆人的主食之一。因而盛夏喝稀饭是重庆的一种食俗。重庆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盛夏酷暑难当,稍微动弹就汗流浃背,心情烦躁,口舌苦涩,食欲大减。这时,用泡菜、凉面下稀饭,特别开胃解烦、驱热降躁,既饱肚皮又能补充因大量出汗流失的水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那幅“夏日纳凉,坐街沿边摇蒲扇打赤膊吃干胡豆下稀饭的市井风俗画”已成为历史记忆,但重庆人喜欢在夏天喝绿豆稀饭的习俗仍然延续。我想,绿豆稀饭,于重庆人生命中是不能少的。